過分敏感是否可取?
當我們被領導批評時、被朋友怠慢時,當我們與戀人產(chǎn)生矛盾時,我們是應該耿耿于懷、落落寡歡,還是應該大方應對、從容解局?
答案當然是后者。
因為后者的處理方式,釋放出一種對生活不敏感,即“遲鈍”的力量,簡稱“鈍感力”。這種力量,能讓我們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可以說,這是一種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鈍感力”,是一種摒棄激進、敏感、強硬之后的人生態(tài)度和人生智慧,它對于我們穩(wěn)步立足現(xiàn)代化都市的重要性,或許可以從渡邊淳一的勵志大作《鈍感力》中找到答案。
渡邊淳一是日本當代著名作家,1933年10月出生于日本北海道,2014年4月逝世于日本東京,享年80歲。
他早期擔任骨科講師,10年后從事專業(yè)文學創(chuàng)造,被譽為是日本情愛大師,作品引進中國后暢銷不衰。
2013年10月,以情感題材寫作為主的渡邊淳一,拋開了他熟悉的情感話題,創(chuàng)作了《鈍感力》一書,用以告誡現(xiàn)代人不要對日常生活太敏感。此書曾被業(yè)界推薦給日本安倍內閣,因為引發(fā)民眾的閱讀熱情,其影響力也不局限于婦女閱讀群體。
下面,就讓我們從健康、戀愛、婚姻、職場、人際關系等方面,闡釋“鈍感力”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01、凡是健康的身體,必然充滿了鈍感力
在如今這個國際化的時代里,無論到哪個國家、處于怎樣的環(huán)境之中,人們都能精神飽滿地活下去。
這種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的原點,就是鈍感力。正因為各色人等擁有各自的適應力,才保證了我們身體的健康。
鈍感力在這方面發(fā)揮的巨大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xiàn):
?鈍感力使自律神經(jīng)不易陷入異常刺激。
人體中幾乎所有的血管都是由神經(jīng)來控制的,這些神經(jīng)一般被稱為自律神經(jīng),其中包括交感神經(jīng)和副交感神經(jīng),兩者起著相反的作用。
當我們緊張、煩躁、不安,交感神經(jīng)就會令血管變窄、血壓升高,反之,當我們放松,副交感神經(jīng)就會令血管擴張、血壓降低。
那么,為了讓血管保持舒張狀態(tài),血液順暢地流淌,就要常處在副交感神經(jīng)的支配之下,同時,交感神經(jīng)也必須處于靜止狀態(tài)。
因此,保持開朗、放松的心態(tài),是讓血液循壞暢通無阻的最佳方法。
?而當人經(jīng)常處于開朗、放松的狀態(tài)時,是不會有精神壓力的,這就能讓整個人看起來狀態(tài)良好。
?鈍感力使五官不會被過度消耗。
?如果人們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過于敏感,則會造成器官的消耗,反之,擁有鈍感力的人,通常更為悠閑自在、胸襟開闊。
?鈍感力使睡眠更為安穩(wěn)。
?不僅是人類,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是靠睡眠補充體力、獲得行動的力量的,當我們擁有良好的睡眠之后,不光是身體得到了休息,同時頭腦和精神也得到了修養(yǎng)。
對于失眠者,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考慮那些無聊的或沒有結果的事情。
?鈍感力使腸胃堅強。
雖然說衛(wèi)生好并不是一件壞事,但環(huán)境衛(wèi)生搞得越好,雜菌驅除得越干凈,周圍就會變得一塵不染,與之同時,身體的抵抗力也會因此減弱,稍微沾上一點兒細菌,人們就可能得病。
因此,對于環(huán)境衛(wèi)生,不必過于神經(jīng)質,差不多就行了,這樣就能把自己鍛煉得強壯而鈍感,從而不容易生病。
?鈍感力使癌癥的患病率降低。
?誘發(fā)癌癥的外因,一般在于環(huán)境問題、食品問題等,那么內因,就是情緒、性格問題。
從不完全統(tǒng)計來看,情緒不穩(wěn)定、性格內向、神經(jīng)質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癥;但是當人們發(fā)揮自己的鈍感力,不拘小節(jié)、悠閑自在地生活著,這在一定程度可以達到預防癌癥的目的。同樣,如果心態(tài)良好,即使患癌,治療效果和恢復速度也比較好。
?鈍感力使女性不怕寒冷,也不怕出血和疼痛。
造物主賦予了女性不怕出血、不怕寒冷、不怕疼痛的特性和能力,因此,看起來嬌弱的女子,實際上擁有無比強大的鈍感力,也正因為如此,人類才不會輕易滅亡。
?鈍感力讓人們擁有強大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
?盡管呼吸的是同樣的空氣,但是每個人對于大自然等外在環(huán)境的變化,適應能力是不一樣的。擁有鈍感力的人,抵抗能力強、自愈能力強,而敏感的人,則相反。
02、凡是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功的人,除了擁有才能,還一定擁有鈍感力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人人焦慮而緊張,當一個人具備了必要的知識儲存,并且付出了相當程度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人們能否成功,不完全取決于才能,也就是說,有才能的人并不一定就能成功。
拿文壇舉例,如果非要說有什么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的話,那就是有益的鈍感力。當然了,其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才華,而能讓才華經(jīng)過磨煉熠熠生輝的,正是堅韌的鈍感力。
為什么職場上一定要保持鈍感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答。
?擁有了鈍感力,自尊心就會放低,不害怕嘲笑和質疑,也就不會輕易受到傷害而一蹶不振。
具體到職場上,我們可以用“唯唯諾諾”應對“嘟嘟囔囔”。就是說,當受到上司的指責,我們不必放在心上,也不必畏縮和緊張,只管開朗豁達地一邊回答“是,是”,一邊完成手上的工作,然后盡快掌握工作技術上的要點,成長起來。
?擁有了鈍感力,就是擁有了自信力,就能“得寸進尺、得意忘形”
語言可以救活一個人,也可以殺死一個人,但我們缺乏自信或者猶豫不決的時候,,無論怎樣的左思右想都于事無補,這時,就需要聽一聽那些最能使自己振作并快樂地努力下去的話語,從而堅定不移地、更為大膽地向前邁進。
當我們的才能被發(fā)掘和引導出來的越多,我們就能越快擁有成功。
?擁有了鈍感力,就能在團隊中獲得更好的生存空間和發(fā)展機遇。
每個工作日,除了睡覺,其他時候我們都是在公司里度過,甚至可以說,公司是我們在外面度過時間最長的地方了。
然而,這個地方,總有些人和事,是令人生厭的。比如領座的女士,喜歡穿艷麗的衣服,左邊的男士,喜歡抖腿,等等。
對于這些細節(jié),我們因為無法忍受,自然也就煩躁不已,從而不能安穩(wěn)地工作了。那我們該怎么辦呢?
這個時候,鈍感力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了。我們只有對那些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計,坦然處之,才能開朗、大度地生活下去,然后才會在蕓蕓眾生中出人頭地。
至于那些敏感人士,自然是耿耿于懷、心有不快,然后自然就是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效率,從而業(yè)績不佳,失去生存空間和發(fā)展際遇了。
03、在戀愛、婚姻中,鈍感力是維持雙方關系的良藥
現(xiàn)實中,如果想要個好分數(shù)、想要個好業(yè)績,或者,想要個漂亮的茶杯,我們都有辦法可以實現(xiàn)愿望。
但是愛情和婚姻,這就涉及到了不同于理性世界的感性世界了,在這個世界里,沒有規(guī)律性和準確性,也沒有衡量標準,那么,對于男人和女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來說,在發(fā)生愛情和締結婚姻的過程中,什么才是最關鍵的呢?
答案是鈍感力。
?戀愛中,只有擁有鈍感力的男人,才能贏得最后的勝利。
在愛情面前,女性是一種善于逃跑的動物,即便對男方抱有好感,也不可能見過一兩次面就以身相許。
在兩人的交往過程中,女性會通過吃飯、聊天等等,探究男子的誠意和真實情況,慢慢地對男方進行試探和考驗。
如果考驗期漫長,那么耐力就成了首要條件。當一個男人擁有了鈍感力,便能不緊不慢、張弛有度地接近對方,進行追求。同時,即使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拒絕,也決不灰心喪氣,即使進展不順利,也能忍受繼續(xù)追求。只有這樣的男人,才能贏得最后的勝利。
一定要記得,女性都是喜歡被人追求的動物,男性必須得慢慢來,才能獲得女子芳心。
同時,在飲食習慣上遷就對方,在某些事情的看法上不必太苛責,也是鈍感力的一種表現(xiàn)。
?戀愛中,最大程度包容對方,也是擁有鈍感力的表現(xiàn)。
?戀愛關系中的雙方,有時候因為各自性格不同、脾氣秉性不同,那么,發(fā)生爭執(zhí)和矛盾,也是常有的事。
這個時候,因為我們喜歡對方,希望將彼此的戀愛關系延續(xù)下去,所以,我們就要擁有原諒對方的胸懷。
凡事太計較、太自我,必然會令對方窒息,那么彼此的關系很快就會土崩瓦解。所以,如果希望兩個人永遠相愛、幸福美滿,在某種程度上,就要大度一些、包容一些、寬厚一些、鈍感一些。
當然了,這種鈍感力,是應用在戀愛后期、即將邁入婚姻殿堂之前的階段。比如說,女方提出周末想去看電影,可男朋友卻推脫沒時間,然后和朋友打高爾夫,這就是不具備必然的鈍感力了。
當我們突然改變飲食習慣,從前不愛吃的,現(xiàn)在欣然接納,那很有可能,是在遷就愛著的那個人。這就是一種鈍感力,它能使戀愛關系和諧順利地往婚姻的方向發(fā)展。
?婚姻中,鈍感力能守護著我們走過漫長的容忍之路。
一段婚姻幸福與否,可能要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才能給出答案。
因為婚姻與戀愛不同,戀愛時,男女方雙被眼前的快樂吸引,可以憑新鮮的激情維持,而婚姻是借一時的熱情住在一起,從此一起生活在狹窄的空間里,很多真實情況,是熱戀期無法想象的。
因為男女雙方無論是生長環(huán)境、興趣愛好,還是個人教養(yǎng)、價值觀等不可能完全相同,結婚后,住在同個屋檐下,就會爆發(fā)很多大大小小的矛盾,比如,丈夫不洗澡就上床睡覺,妻子花錢大手大腳等等。
類似于這種無所謂對錯、全憑人的感覺或感性認識的不同,而造成的雙方失和、令人煩躁的事情,數(shù)不勝數(shù)。
那么這個時候,其實爭論是沒有用處的,因為問題無法解決。關鍵還是在于,你是耿耿于懷,還是完全不放在心上。
鈍感力強的人,面對丈夫或者妻子的抱怨和指責,既不在意,也不往心里去,久而久之,對方也許就會養(yǎng)成了一幅好脾氣和好性格。
04、人際關系中,擁有鈍感力,就能對任何事情從積極的方面進行思考。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我們常常會被人中傷、刁難、嫉妒等等,這些傷害,會讓人非常委屈和難過,有時甚至因為過于不安和煩躁,導致身心出現(xiàn)異常情況;更有甚者,把這些傷害當做人生最大的痛苦,牢牢記了一輩子。
比如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中的李雪蓮,就因為前夫說了一句玩笑話,她踏上了十年上訪路。
其實,當我們擁有了鈍感力,就能把各種痛苦的事情,轉化成為對自己有利的因素,然后獲得一種積極進取的能力,坦然地生活下去。
比如,我們因為太出色,遭到別人的嫉妒和背后中傷,這個時候,敏感的人,就會十分惱火,怨恨對方的同時,還用更難聽的話還擊對方,于是斗爭越演越烈,而自己,當然也免不了會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所以這種方法是不妥當?shù)模覀兛梢該Q個思路想,因為自己的優(yōu)秀,對方不好受,他已經(jīng)夠可憐的,所以只能用嫉妒來宣泄,然后我們心里就對那些惡言惡語不在意了。
同時,對于別人的諷刺,以及周圍的目光和流言蜚語,我們也要用一種“與我無關”的架勢,大大方方地勇往直前,然后去挑戰(zhàn)嶄新的領域,變得越來越好。
05、母愛是鈍感力的集大成者。
據(jù)說,分娩時候的疼痛,是十級,和20根肋骨同時斷裂的感覺一樣。而這疼痛,每個做母親的女性,都會經(jīng)歷。
從十月懷胎,到孩子呱呱墜地,辛苦遠遠沒有結束。接下來,她們要對孩子進行整整一年甚至更久的貼身照顧。
比如,敞開胸膛、露出乳頭給孩子喂奶,媽媽們是不會害羞、難為情的,有的只是喜悅;比如,一天要給孩子換N此尿布、觀察大便,媽媽也不會嫌臟,只會緊張孩子的身體狀況;再比如,給孩子喂飯,他撒得到處都是,媽媽總是默默打掃干凈。
孩子的哭聲,在媽媽聽來,既是訴說,又是撒嬌,更是生命存在的證明。所以媽媽們對那聲音格外留意。
同時,媽媽總是覺得一切都可以原諒,甚至孩子犯了罪,她也能敞開寬廣的胸懷。這種種遲鈍的反應和鈍感,是上天單獨賜予母親的能力。
而媽媽和孩子的這種生死與共的關系,當然是由最為強大的鈍感力形成的。
那么,如何變得不那么敏感,從而擁有鈍感力呢?日常生活中我給大家提幾個操作性強的建議:
01、多多培養(yǎng)興趣愛好,比如舞蹈、繪畫、象棋、閱讀等等,我們在享受這些興趣愛好的同時,身心和靈魂得到了滋養(yǎng),人的精神自然也就非常愉悅,心情舒暢、性格開朗,自然而然也就不會鉆牛角尖了;
02、工作和事業(yè)上,認識真正的自己,找準定位,然后持續(xù)付出努力,即使失敗了,也不要畏懼和退縮。當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成功和自信自然就會屬于我們,那么敏感性格也就不存在了;
03、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睡眠、飲食都要有規(guī)律,不要一味追求刺激,更多地照顧到自己的身體。身體好了,就有了鈍感力,這能讓我們快速適應外界的環(huán)境、氣候等等變化;
04、照顧好家人,多多包容,多多互相傾聽、理解,因為家是我們最后的港灣,是永遠不會拋棄我們的地方,我們能從這里收獲最大的能量。
05、在平時,有意識地訓練自己扛打擊的能力,當我們的內心越來越強大,那些流言蜚語就沒那么容易把我們打垮,反而能使我們充滿斗志,繼續(xù)前進。
費里德里希?尼采說:無需時刻保持敏感,遲鈍有時即為美德。即便看透了對方的某種行為或想法的動機,也需裝出一副遲鈍的樣子。盡量從善意的角度去詮釋語言,保持比對方遲鈍的感覺。此乃社交之訣竅,亦是對人的憐憫。
愿我們都能成為這樣的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