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中彈奏——《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 ? ? ? “誰看見過風?我和你,都不曾看見過。”

? ? ? ? 看到這句話,不禁想起了《海上鋼琴師》中的這句臺詞—— “天堂的名單里,沒有他的名字。他從未出生,從未死亡,從未存在。”1900,一個寧愿一生孤獨,不愿隨波逐流的人,傳奇中的傳奇。

? ? ? ? 我知道,我和他不一樣。因為我是個“喜歡刨根問底,虛度了很多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不停四處游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的陸地人。所以,當電影進行到1900和佛吉尼亞號一起被炸毀時,我哭了很久很久。不止為1900的死亡而哭,還為世人不曾知曉這么出色的鋼琴師的遺憾,更為我世俗的模樣。對我來說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比生命重要,而他卻選擇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

? ? ? ? 為什么不想離開大海呢?因為外面的世界是上帝的鍵盤,城市什么都有,除了盡頭,是因為這樣嗎?

? ? ? ? “那個世界好重,壓在我身上。你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結束,你難道從來不為自己生活在無窮選擇里而害怕得快崩潰掉嗎?”學習、工作、為人父母、然后老去,聽來仿佛一切都已明了,人生卻還是那樣長。我們一直生活在這個“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見它的混亂,卻因為某一瞬間體驗到的那些溫情,那些無以倫比的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著它所給予的傷害,努力彈奏出最華美的人生樂章。

? ? ? ? 1900是勇敢的,堅毅的,而又孤獨的。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要什么。我們都想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愿意做的自己 ,但卻又害怕是個與眾不同的異類。究其心理,是我們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卻不愿意為之而取舍,為之而付出代價。“這里有著希望,但僅在船頭船尾之間。你可以在鋼琴上彈奏出你的歡欣快樂。”需求被削減,就能更準確的找到自己的熱望,一生的悲喜歡樂,將可以全憑自己彈奏。

? ? ? ? 我們或許從來都不屬于海洋,但是我們至少能做到初心不銹。我們從堅硬和純白開始,學會圓滑,學會世故,但內心深處,終究會一直記得,這一生所做的種種妥協,不過是為了在人生這個疾馳的風道,招來那場紅葉極妍的漫天飛舞。在這架上帝給予的鋼琴上,創作出獨屬于自己的旋律與琴音。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