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翁,高山仰止。與莎翁比肩的文學巨擘,唇齒輕碰他的名字都會讓人生畏。《安娜卡里尼娜》,托翁的代表作之一。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顧一切追求愛情的女性文學形象。堪稱經典。
托翁的筆法技巧是不容置疑的,他使死亡的陰影,一直籠罩著整部小說,從一開始那個臥軌自殺者,到安娜生產時的性命之虞,緊接著是弗龍斯基的飲彈未遂,再到尼古拉艱難的死亡過程,連作者的自傳體人物列文都曾屢次想到過自殺。結尾也結束于自殺,停在了安娜與疾馳而來的列車迎面相遇,可謂匠心獨具。但是,今天我想提一些不一樣的看法,一個有關于“綠帽子”的看法。
卡列寧,頭上綠油油的。妻子安娜與弗倫斯基有染,在整個社交圈子都在風言風語時,卡列寧選擇了隱忍。妻子出軌,自己頭戴綠帽,這是對男人最大的侮辱。更何況,卡列寧位居高位,掌握著俄國的總舵。這樣一位上層人物,居然家中鬧出了這樣的丑聞。我相信他的內心一定是奔潰的。但是,基于愛或者是男人的尊嚴,卡列寧一次次的選擇原諒出軌的安娜,并且一再表示,自己愛著她,她永遠是自己的妻子。但是,對于這種極品好男人,安娜給出的回答是。老娘不尿你,我和我的小情人要去國外度假了。于是,安娜拋家棄子,一個人逍遙快活去了。對于這樣的女人,我也只能呵呵了。更為可笑的是,在生弗倫斯基的女兒時,安娜抑郁的要死,然后卡列寧看她那樣了。就原諒她了。居然原諒了。好吧。綠帽子也抵不過我愛你。
卡列寧,位居高位,不貪污,不受賄,不亂搞男女關系,在情人很正常的那個時候。連情人都,放到現在就是一絕種好男人。對安娜出手大方,在外工作認真,并且對安娜上心,用心。雖然沒有陪安娜一起出游,但是每一次卡列寧都會去接安娜回家。我就搞不懂,這怎么就成了虛偽了?難道像弗倫斯基那樣始亂終棄才是男子漢?而且在小說的開始安娜去莫斯科那會兒,她還是非常得意自己卡列寧夫人這個稱號的。對于卡列寧的多項指控是在和弗倫斯基相戀之后,就像是分手之后說著前任種種事非的人一樣。換一種說法,就好比自己明知自己理虧,良心不安,為了緩解這一情緒,所以就進行自我辯解,都是因為你如何如何,所以我才出軌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話說回來,就算是卡列寧虛偽、偽善,難道就因為這樣的性格。他就活該被背叛?活該失去一切去成全你安娜?試問,生活在人類社交的圈子中,有幾個人是不虛偽的呢?再者,何為虛偽啊?難道我看一個人不爽,我就上去指著他的鼻子把他罵一頓這就不虛偽了?我笑臉相迎,噓寒問暖我就虛偽了?拜托,我這是禮貌好不好。我這是教養(yǎng)好不好。所以,當我看到卡列寧選擇訴訟離婚并要兒子為報復安娜的時候,我是感覺很暢快淋漓的,并且是很佩服卡列寧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那么大度,換了我可能會歇斯底里。可能會進行更瘋狂的報復。
可能托翁也是鄙視出軌者的,所以一直潛在告訴我們,不能出軌啊,出軌就要臥軌啦。做小三會被火車輾的。并且托翁在安娜卡列尼娜的扉頁上寫:“伸冤向我,我必報應”。我認為這就是作者的意圖,這句出自圣經的話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我”指上帝,這話大概意思和我們國家的因果報應差不多。我認為這才是安娜的故事最想表達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