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哭歧路,阮籍哭窮途。
一個為不知道選哪條路而迷惘,一個為無路可走而奔潰。
事關生死成敗,使得多少人為前路,或迷惘,或奔潰,或執著,或實干,或獨辟蹊徑。古之先賢,尚數不勝數。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有多少人感懷于屈子之精神,一旦篤定前路有光,便用畢生去求索。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有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有多少人不齒于空想,執著于實干。像魯迅先生一樣,致力于在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有多少人能夠審時度勢,不畏艱難,在絕境中走出一條生路來。
時至今日,又有多少人"晚上想走千條路,白天起來走原路"。寧愿在理想中徜游,不愿挽起袖子搏一搏。
總而言之,路之遠近、狹窄、崎嶇或平坦,黑暗或光明,雖是地利,但未嘗不可通過人力來改變。只要我們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來,堅信"人定勝天",最終能走出自己的路,且條條大路通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