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爆了的成人自行車
還在讀小學的時候,騎過一輛老爸重新刷過漆的舊式自行車。
車身比較高,前面還有可以載人的橫杠,騎著去上學,除了得夠著坐上車座比較費力外,對這輛刷得綠爆了的車,我還是很滿意的。可推車進學校車棚停車時,看著它突兀又扎眼地和一排嬌小玲瓏的自行車停在一起,有些在這樣的強烈對比中,察覺出它的異樣來。
路過的同學紛紛注意到了造型清奇的它,有低語說它“丑八怪”的,有嘲笑說它“傻大個”的,還有認識的同學上前問我:這不是你的車吧?就這么個破爛玩意能騎過來嗎?!然后和身邊的朋友一哄而笑,走開了。
那時,我又氣又惱,一早上來的意氣風發全都煙消云散。是的,在這一場并不善意的“被”圍觀里,我終于意識到,原來這只是一輛被大人淘汰的、過時又丑陋的自行車。可是,因為原先的車壞了,也因為老爸精心把它刷成我喜歡的草綠色,騎著它,讓我有一種騎著新車的新鮮感,我實在對它討厭不起來。在那樣的年紀,我不夠勇氣,也不夠雄辯,不知道怎么去表達異議,怎么去與這嘲笑的群體勢力坑衡。只是每天在老爸的目送下,依舊騎著這輛綠爆了的車上學,默默地承受同學異樣的眼光。
直到某個周末老爸空下來,買回一輛圖案鮮艷的新自行車,我的定制款綠爆車才又回到了它的閣樓倉庫里。而學校的那幾個小團體同學,也很快忘記了它的存在,恩賜給了我莫名其妙的再次接納。
買好NB鞋,就等著開學了
即便是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在我們那個鄉鎮小學,依舊有著生生不滅的物質較量的風氣,處下風者總是處于被排斥與欺負的困境當中。更何況現在這個物質豐富的年頭,即使整個校園都要求穿著統一的校服,希望保留純粹、不受擾亂的求學氛圍,但從學生腳下幾乎清一色的阿迪、耐克、NB、范思哲等品牌鞋,動輒七八百元,也看出了這份過早產生的物欲傾軋的端倪。
同事帆姐的小孩上初中,除了剛剛過去的暑假,要和同班同學看齊的國內一周旅行外,為著即將到來的開學,他想要父母可以給他買新款的手機,配備新款的書包和運動鞋。帆姐有些無奈,作為工薪階層,這些過多的開銷也無形增加了家庭的經濟壓力,她也曾和孩子聊過:購買生活所需品,把實用、耐穿作為首選條件才是正確的消費觀,不要一味追求新潮、名牌。
可從小浸淫在電視電腦各種媒介信息、對各種名牌如數家珍、又主見特多的孩子,并不是那么好說服的。孩子說,學校的同學都是這么穿的,自己不穿品牌鞋會掉價,會融不進主流的同學圈。說不好聽的攀比也好,或好聽的從眾也好,總之,他就身處這樣一個富養群體的整體氛圍里,不想失去正常交流交際的資格,也不想要變成那些可憐兮兮被邊緣化的同學。
帆姐想想,連成年人也無法抵抗這種風氣的圍毆,她又怎么能強求孩子做到呢?在她上班的公司,人人都是穿著高級時裝,每天光鮮靚麗。她本來覺得工作賣力就好,可這種環境下她沒扛多久,就拿著信用卡去商場刷了幾套衣服,敗家歸來才終于在公司找回了平衡感,不至于自卑自憐,失去平等對話的氣場。
成年人在這場坑衡中,至少還有對待同仁的理智與克制,而小孩間多的卻是無情地排擠打壓。這對還是未成熟心智的孩子來說,更是巨大的壓力。
和孩子聊到最后,帆姐還是同意了在一定預算范圍內,滿足他的開學裝備升級需求。
倒下的網游一代
回想我們讀書的時候,很少有現在這么豐富多樣的娛樂消遣。頂多,放學了,和小伙伴一起跳房子捉迷藏做游戲。再長大點,也頂多一天被允許看會兒《西游記》,還想多看,就得從門縫里偷偷瞟外面的電視機。再后來,也接近高考了,有電腦、有網絡游戲了,于是一批批奔赴網吧沉迷網游的男同學紛紛掉隊,在高考前馬失前蹄、摔了跟頭。
那段時間,身邊太多這樣網癮少年的事例,親戚聚在一起也聊的都是這個。有親戚聽聞孩子夜宿網吧,卷了鋪蓋就直奔學校,專門租了房子去督促孩子學習,遠離網吧。不過,因為孩子中毒已深,她的介入已晚,每天每天都在和強烈要求去網吧的孩子不斷沖突、對抗,進行以高考為終點的馬拉松拉鋸戰,孩子已無心向學,本來的學習尖子生最后考得一塌糊涂。
而現在的學生更是太早接觸各色“玩物”的誘惑,穿的吃的玩的,無不充沛。電視臺輪番播著的搞笑綜藝節目,手機ipad上鋪天蓋地的手游,市面上層出不窮的漫畫故事,還有社交工具上幾十個群信息等著爬樓回看回復。這其中的樂趣,相比沉重的課業,又美妙、歡樂太多!能夠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去讀書的學生,得付出超越我們當年N倍的意志力,才能抵制住消遣享樂的誘惑。
見過這世界的浮華,嘗過其中的誘人滋味,試問又有幾人,能就此罷手,安守清寧?
高考狀元,與母親的撕逼
武漢籍作家方方小說《萬箭穿心》中,女主角李寶莉在丈夫跳江自殺后,壓制住內心的痛苦,承擔起了養育兒子小寶的重擔。她辭去服裝批發店理貨的活計,在漢正街干起了“扁擔”,每天風餐露宿,起早貪黑,指望兒子出息后,一起過上好日子。但,操勞十年,學霸兒子小寶高考考取全省狀元的那一天,她大喜著苦日子終于熬出了頭,做著一桌菜想要全家一起慶祝,兒子卻指責父親的死與她強硬、驕橫的行事方式密不可分,決意要和她斷絕母子關系,并向她要回馬家房子的所有權,請她離開。
這樣一位全新全意用犧牲自己的方式,去換取自以為的孩子的明媚前程的母親,卻被剛考中高考狀元的兒子掃地出門,確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
身邊也有朋友曾經說,想自己努力成為富一代,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富二代,這樣就不用再辛苦拼殺,苦哈哈地租房、苦呼呼地找工作受老板氣,讓孩子可以任性過上他自己想過的生活。而在這樣一個本已誘惑四伏、崇尚享樂的新生代里,又出現這樣一位更具備犧牲精神、吃苦意識的家長,無異于更快地把孩子推進喪志的陷阱,前途迷失。
不入誘惑,不落前行
有一個老家的妹妹,家庭環境并不好,在她去省城念醫科大學后,應該算是赤腳,第一次踏進所有穿著名牌鞋的校園。
我擔心她像《變形計》里,所有從貧困山區進城的孩子一樣,會訝異,會驚嘆,但在回歸日常之后,又變得壓抑,沉默,失去了再去丈量未來的勇氣。
后來,每年過年遇到,看到她在一年年成熟,眼里依舊光彩奪目,說話依舊鏗鏘有力,依舊是挽著自己變得年邁的父親一起來的,孝心依舊,這讓我十分慶幸。
看著他們父女的互動,參與著聊天的話題,說著同學間的交往、學業上的安排、老師教導的話語與閱讀的書籍內容,生活的重點都是很純粹的學習與成長。
絲毫沒有焦躁家長們擔心的,會非常分心,出現只顧著“戀愛了,愛打扮了,去玩樂了”這些擾人問題。
不禁看到,不管處境多么艱難,一個價值觀端正且勇于堅持這個價值觀的家長,對孩子內心的信念,是有著多么強大的影響力,足以支撐她不入誘惑的陷阱,也不落前行的節奏。
ps:臨近開學,小抹茶溫馨提示,不做“熊”家長,給孩子買NB裝備,還不如用言行裝備孩子一顆足夠強大的心臟,足夠其三觀端正地自由生長,不入誘惑,不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