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點半,四周毫無例外是一片黑暗,我打開《簡書》迎接嶄新的一天的第一抹光亮
堅持寫作這個想法是去年萌生的,準確的來說,對寫作的向往來自于十五歲時不務正業天馬行空的想象,終無奈被當時繁重的學習任務及各種周末補習班擋住了前進的腳步
曾天真地以為順利走進大學校園之后便凡事萬事大吉,以為我終于擺脫父母的束縛可以在離家千里之外享受無盡的自由了,漸漸的,我變的不再對未來充滿幻想,而是每天過的極為舒適
大一課業壓力很小,每天下了課就回宿舍和朋友聊天,看電影,亦或是想想假期去哪里玩,實在沒事干便睡覺好了。寫作這件事早已被我拋在了腦后。
我以為我自由了
大一的寒假,當我迫不及待沖進奶奶的懷抱里時,我卻驚訝的發現她再以驚人的速度變老,聽覺不再靈敏,行動也慢了很多,我曾經誤以為 我不在家了,奶奶不用再把所有精力花在我身上,沒事的時候可以出門轉轉,不用在整日糾結下一頓要給我做什么好吃的,精神狀態會比以前還要好,只要每天開開心心的便會長命百歲,陪我一直走下去
不知奶奶是不是想念身在他鄉求學的我的心情太過沉重,腳步也變沉重了許多…甚至做飯時都會因為手抖多放鹽了,或者根本忘記放鹽。身在他鄉的我能陪奶奶的時間從之前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到如今一年只有八十天左右,奶奶耐心的陪我慢慢長大,而我卻基于對外面更廣闊的世界的向往選擇離開家鄉無法在她身邊陪著她慢慢變老
那年寒假讓我意識到比時間老人更無情更絕情的人是我,既然當初選擇離開家鄉,離開養育了我十幾年的奶奶,美其名曰一心想要看看外面更廣闊的世界,為何在離家千里之外終日我在幾平米的宿舍里?
上了大學的我終于自由了嗎?不,我過的太過自油,漫無目的,渾渾噩噩
是時候得要做出改變了,專業的選擇上基于對未來就業的考慮并不是學習我所熱愛的專業,所以只保證拿良好的成績,既然專業方面沒有選擇有大的作為,那至少應該發專自己的愛好,也是恍惚間才想起十五六歲時的我還有一個寫作的沖動。
直到打開電腦,慢慢開始敲字的時候才發現我的寫作水平急轉直下,半年的無所事事盡讓自己失去了表達的能力,且不說有沒有華麗的辭藻,就連語句有時都寫不通順,更無力去表達自己。
腹有詩書氣自華,我選擇從看書開始豐富自己的筆觸,盡管書讀的不多但我越發意識到自己思想的空洞。搜集了很多知乎大人,簡書大咖們對寫作提出的建議,決定從今天開始,每日讀書一小時,每天清晨輸出一篇文字。不論結果怎樣,我都會認證監督自己。
我想寫作,不是向往成為一個寫作大咖,而是對曾經十五歲花季少女對未來憧憬的無限懷念,是想要通過每天堅持寫作成為一個自律的孩子,想要通過寫作告訴奶奶我發現身邊無處不在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