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20號,很不錯的一個日子。中午時分,拿著一本《人生效率手冊》細細的品讀,這種感覺很不錯。
此刻情景很美好,但是內心卻是非常惶恐。通過這本書的前三章閱讀,我發現了自己很多問題,當然了也很高興,畢竟他讓我意識到了我的盲區所在,或者更準確的說法是:我知道了我的元認知以后的一個發展方向以及以后應該怎么去成長,此刻的我需要進行反思。
反思在很多人看來,可能就是自己做錯了,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它卻是一個褒義詞,須知沒有反思,沒有深刻的思緒,我們很難去察覺自己的真實情況,而反思不僅可以做到這一點,,它還可以讓我明白我改朝著哪個方向去成長。
在效率手冊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目標、什么叫做時間管理、什么是高效、什么是堅持。這些都是自己深刻去反思的,我總結為以下二個方面:
1、目標不是隨隨便便的,它是一種生活方式,需要我多個維度去理解。同時我要知道我的目標與我現在能力的匹配度是怎么樣的?需要在目標中去提煉各種能力,而能力的提煉也不是簡單的隨便說一個能力而已,而是需要和目標相結合,7個人物法是一個不錯的提煉我們能力的方法。
目標只是一個維度,我們還需要把時間管理結合進去,目標清晰要有一個可以衡量的具體數值標準,時間要和目標做一個合理的規劃,如何去利用碎片化時間和整塊時間,時間管理一個好的方法是單點突破法,我們要用項目管理的方法來對我們的時間進行管理,這是一個循環的體系:計劃、實施、總結、評價、再實施。而這些概念和方法在自己的腦海里很多都沒有,這都是需要去調整的,尤其是目標匹配以及結合目標項目管理時間。
2、高效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習慣以及認知。它需要我們去培養形成一種習慣,甚至是儀式。比如早起,早起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大部分人也做不到,因為堅持太難了。它需要我們有一種認知,甚至是儀式感來讓我們覺得早起是自己的一種使命。事實上也是的,因為早起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更好,讓我們的學習更加高效。
早上是我們精力最充沛的一段時間,早起起碼讓我們每天比別人多2~3個小時的時間去學習。如果我們80%的早上都可以這樣,那么這是一個怎樣的力量?同時高效讓我們知道,每個在成長的路上都需要去分類精度和泛讀,精學一般是在早起的時光,泛讀可以是碎片化時間,也可以找同行者去交流學習。
這些我也不曾想過,還有關于堅持,細思下來極恐,因為在這24年里,堅持并不多。但是我現在必須要明白堅持是一種怎樣的力量,這些都是我去應該反思,去成長的地方。
生活從來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我們必須要走下去。現在我發現了這么多自己需要去成長的地方,這是我的不完美,我也要也必須得走下去。知道與做到從來都不是一回事,我現在需要做的是做到并且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