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想去做好,只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因此讀大師的自傳,像大師一樣生活,一定會讓你也變得優秀起來。
一說到富蘭克林,就想到美元上的那個人像,其實除了為國家做出了的巨大貢獻,他的傳記對人們影響深遠。在時間管理、德行日記也深受人們追捧。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大師是怎么生活,而我們可以怎么去做吧。
我們從最著名的十二條德行準則來看。
我們常常說自己年輕不懂事還要慢慢來,或者說已經年紀大了改不了啦,富蘭克林在23歲就建立了信守一生的準則,那么只要你想要努力變好,沒有太早太遲。
首先,節制。我們人本身就感性動物,會有許多的欲望,而最初源頭就克制欲望,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就像沉默,就是集中精力和精神不浪費在瑣碎的事情上。簡樸不是摳門,而是將錢花費在有益的事情上。寧靜是為了收心、及時止損。這些都是某種意義上的節制。
第二,秩序。曾經覺得什么東西都固定是在限制自由,可是現在想說有序才讓你更自由。你省去了每次要思考、把世界翻個底朝天,你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做你喜歡、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么清潔是必不可少的,雜亂的生活環境并不會有序,而清潔的你會更愿意讓你信賴。那么想要保持,勤勞必不可少。我們說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勞也讓你每時每刻做有用的事,摒棄那些無用費時的事情。就好像你說沒時間看書,卻可以抱著手機刷微博、淘寶好幾個小時。
第三,決斷。我們面對事情猶猶豫豫就會錯過最佳時機。總是有許多想法卻不去做那就等于什么都沒有。決定就去做,做的過程中去完善吧!但是做事情要有度,就是老祖宗說的中庸。做事做人都要掌握分寸不找極端。
第四,高尚的品德。我們說天時地利人和,那么品德就是他人看到的你。那么你要誠懇,當你不欺騙別人說到做到,那么別人就會愿意相信你、支持你。你要正直,你不做壞事,不為了利益犧牲他人,就會贏的別人的尊重。你要謙遜,你對待別人別人什么態度那么別人也是怎么對你的。每個人都會犯錯,別抓著不放學會寬容他人,你贏得的是人心。
你也許會發現,其實這些品質都是我們平時生活中提倡的、向往的,可是我們并沒有真正的把它拿出來按照它做事。把這些內化為自己的準則,也許你不是偉人,但你一定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