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冬于20171217早上
還沒有進入到中國文化最深層的結構,但是仿佛已經進入了一座迷宮,很多概念應接不暇。
中國人的良知第二部分,身體化的傾向,第三部分,中國人的人心邏輯。從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一些事情去尋求中國人的良知系統。良知系統是宗教,哲學,意識形態這一類的精神價值體系,這是文化深層結構的重要基因。
比如吃這個問題。中國人傳統上喜歡吃補藥,用食物來進補,用藥物來進補,仿佛身體總是虛和虧。中國人對美食的關注舉世聞名,中國烹飪食品色香味俱佳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走到海外去的中國人開餐館是一種主要的選擇,見面打招呼會問你吃了嗎?不管紅事白事,也都以吃為一種聯絡的方式,仿佛只有坐在一張圓桌前,共同完成人類最原始的這種需求,才能分享歡喜,放下悲傷。最常見的,朋友見面,同事相聚,一起出去吃飯是必不可少的項目。
即便是在今天,所有這些現象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仍然普遍存在,而這些現象,恰是由我們文化的深層結構所決定的,并非偶然,當然也不是無意識。
書讀得越來越吃力,作者恣意揮灑,信手拈來,卻讓我如同進入了迷宮,在熱鬧繁復現象背后,順著作者的思路去探尋文化的深層脈絡。這一遍讀書,只能算粗讀,有個印象,遠遠不能跟上作者的步伐。
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