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大唐武德年間,王小明剛剛成親就被抓去前線作戰,結果一去不回,留下母親何氏和剛剛結婚的妻子二丫。
現在轉眼二十年過去了,李世民玄武門兵變,殺兄囚父登上皇位。
在這二十年里,滄海桑田,王勝在母親和奶奶的照顧下長大,母親看王勝聰慧就送孩子讀書,王勝熟讀四書五經,于是被縣令推薦到長安治學。
王勝在家中拜別母親,背上包袱一個人前往長安,臨行前,母親把當年丈夫王小明留下的半個玉佩用紅繩拴好,系在王勝腰間。
王勝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從太原一路走到長安。
由于天下初定,還沒有達到太平盛世,一路上匪患猖獗,王勝還沒有走到一半就遇上了山賊,身上的錢財以及干糧被搶了個精光。
唯一留下的就只有幾本書,山賊也知道不能要讀書人的性命,所以王勝才多次在山匪手中活下命來。
由于玉佩被王勝放在一處安全的地方,所以玉佩也沒有被搶走。
就這樣,王勝靠著挖野菜,摘野果,一路上風餐露宿饑一頓飽一頓的到達了長安。
王勝本以為到達長安就可以安心治學。
但是王勝一路來長安風塵仆仆,加上多次被山匪搶劫早已經衣不蔽體,因此在進入長安城的城門時就被阻擋在外。
原因是流民不允許進城,王勝的推薦書也被山匪撕毀,于是王勝進不了城,只得在城外。
王勝在城外干著一些苦力活,才能有吃食,王勝多次想要放棄,但是一想到離家時母親一臉的期冀和自己這一路上吃的苦。王勝就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就這樣,在城門外待了兩個月,一天,王勝遇見一個公子哥出游,王勝于是趕忙上去,對公子哥說明原因,希望公子哥能帶自己進城。
公子哥在對王勝進行一番考教后,知道王勝是有真才實學,對王勝也是頗有興趣,于是在回城時把王勝帶上。
自從,王勝歷經磨難,終于進入了大唐最繁華的都市長安。
王勝在進入長安后,就被城內的景象驚呆了,城內城外可以說就是兩個世界,一個是窮人的地獄,一個是富人的天堂。
王勝想要憑借胸腔中的一腔熱血,報效大唐,但是剛剛升起的火焰馬上就被澆滅。
王勝是外來人口,在長安舉目無親,而且還窮困潦倒,沒有靠山的王勝根本無法靠近大唐的權力機構。
王勝投的拜帖沒有一家肯收,王勝心如死灰,在長安城里兩三天,錢就用完了。
王勝不甘心自己就這樣灰溜溜的回到家,他還想最后試一試,王勝找到當鋪,含淚把母親給自己的玉佩當掉,并發誓將來出人頭地一定要把玉佩贖回來。
有了玉佩換來的錢,王勝可以在長安多停留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里,王勝仍然給每家每戶投拜帖。
但是基本石沉大海,偶有回應的也是想要把王勝招進府里做一個跑腿小廝。
王勝也是有書生傲氣,怎么肯淪為下人,拒絕了這些回應。
就在王勝走投無路的時候,一群官兵找到了王勝。帶頭的人正是當鋪的掌柜。
一看到王勝掌柜就對那群官兵說:“各位官爺,就是他。”
官兵上前把王勝圍起來,王勝此刻還不知所措,官兵把王勝帶到一處宅子,這個宅子豪華氣派,是王勝一輩子都沒有見過的。
宅子里的丫鬟下人帶領王勝前去梳洗一番,換上上好的絲綢制作的衣服。把王勝領到大廳就退出去了。
只見一個中年男子正坐在主位上,手里把玩著一塊玉。王勝定睛一瞧,才發現是自己當掉的那塊。
王勝不知那人把自己帶來所謂何事,于是謹慎的開口問道:“不知大人把小生叫來是有什么吩咐。”
那人聽見王勝的話,回過頭來,仔細的打量著王勝,眼睛里泛起淚花。
就在王勝手足無措的時候,那人緩緩放下手中的玉佩,對王勝說道:“這塊玉是你當掉的?”
王勝見那人問起玉后,羞愧的說道:“大人,說來慚愧,我原本家住太原,來長安治學,不料路遇歹人,搶走我的錢財和干糧,我一路風餐露宿來到長安,由于囊中實在羞澀,不得已把母親送與我的玉佩當在當鋪來換取錢財過活。”
那人聽見王勝的話,“噌”的一下起身,對著王勝說:“你說這玉佩是你母親送與你的,那你母親叫什么名字?”
王勝見那人這樣,對他說道:“不知大人為何詢問家母名諱,是否與家母有舊識。”
那人沉默良久,從衣兜里緩緩拿出另一半玉佩,二者合在一起,嚴絲合縫,渾然天成。
王勝也一下呆愣住,嘴里說著:“這,這,這”
那人繼續說道:“現在可否告知你母親名諱?”
王勝說道:“家母名二丫。”
那人手里的玉一下掉落在地上,一把抱住王勝說道:“真是二丫!”
那人許久才對王勝說道:“你母親可曾改嫁他人?”
王勝說道:“母親未曾改嫁,自從父親上前線打仗,出走三月有余,母親才發現自己身懷六甲,然后再奶奶的幫助下把自己生下,把我拉扯長大,同時照顧奶奶。”
那人一聽頓時泣不成聲:“二丫,二丫,我找了你好久,你怎么才出現。”
有對王勝說道:“孩子,我是王小明,我是你父親啊!”說著欲上前擁抱王勝。
“父親?”王勝呢喃道,但是馬上王勝把王小明推開“不,不,我沒有父親,我父親二十年前就已經戰死沙場了。你不是我父親,我父親才不會不管我娘。”說著就往外面跑。
王小明于是趕緊追,終于在一處草叢看見了正在放聲大哭的王勝。
王勝說道:“娘親一直堅信你沒有死,給我取名王勝,是希望你能大勝,順利回家,可是娘親等了你二十多年,你一直不曾回去過,你在這里大魚大肉,娘親在家里食不果腹,每天挖野菜,去給別人洗衣服換取。還受地痞流氓的調戲,最后娘親把自己的臉劃花。可你呢?”
王小明聽了也淚流不已。對王勝說道:“孩子,父親當年被抓去戰場,我每次都是沖在最前面,就是為了立下戰功,好有封賞,多次重傷,幾次都瀕臨死亡,但是我還是挺住了,就是為了回去見你娘。等到戰爭結束,我再回到家鄉時,一切都變了,我找遍了所有地方都沒有你們的身影。”
王勝不信,對王小明說道:“我不信,怎么可能會找不到我們,你撒謊。”
王小明告訴王勝,明天我們就回去,接你母親,我和她說。王勝遲疑一下,還是答應了。
在府里,王勝看見了帶他進城的公子哥,他原來是王小明去的妻子生的孩子,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
第二天,王小明帶上家里的下人,騎馬和王勝趕回太遠,王小明經過長途跋涉,再次見到了那個令他魂牽夢縈的女人。
王小明一把把二丫摟緊懷里,二丫不停掙扎,拿出隨身攜帶的剪刀,還好王勝及時阻止,否則王小明身上免不了要多一個窟窿眼。
王小明對二丫說道:“二丫,我回來了”
二丫轉身跑進屋里,把門鎖得死死的,就是不讓王小明進去。
王小明隔著門,把這些年的經歷一一對二丫訴說。
原來,王小明真的每年都會前往太原尋找二丫,但是每次都是差一點。
因為沒有食物加上洪災旱災已經蝗災,二丫和母親在王勝出生不久后,就搬離了村子,到了山里面去生活。后面才又搬出來,去了隔壁縣城。
二丫剛開始也會隔三差五的回來看看有沒有人煙,看看王小明是否回來。知道幾年后,二丫才徹底死心,一年只回來一兩次。
期間王小明在家住過一兩個月,但是二丫因為婆婆生病沒有回來,等他回來時,王小明已經離開,二丫看到有人居住過的痕跡,等了好幾天也不見人,就以為只是有人路過暫住,就離開了。就這樣一次次和王小明錯過。
二丫打開門,一把撲入王小明的懷里,但是想到自己臉上的傷痕,又轉過身去。
王小明見狀上前,撩開二丫的面巾,用手輕輕撫摸這二丫臉上的傷痕。
王小明拜祭母親的墳,帶著二丫和王勝前往長安。
二丫在長安生活了兩年,就因為身體原因,返回太原,王小明告老還鄉陪同二丫一起回去。
不久,二丫逝世,王小明把二丫葬在母親墳旁。王小明在一旁修建一個茅草屋,終日和二丫還有母親做伴。
王勝在父親的幫助下,成功進入朝廷為官,后又自己主動請求返回太原,在二丫所在的縣當起了縣令。王勝清正廉潔,受到百姓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