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德年間,唐高祖李淵結束戰亂,統一中原,建立新的朝代,但是國家初立,仍有內憂外患,戰火一刻也不曾停歇過。
在太原地區,王小明在媒人的做媒下,娶了鄰村的一個農家女二丫,兩人剛剛大婚三月,王小明就被征兵前往前線。
王小明一去不回,家中留下剛剛成親的美嬌娥和母親何氏。母親聽到王小明被征兵,前往前線的消息,幾次昏厥過去,整天以淚洗面。
為什么何氏得知自己的孩子前往前線會幾次昏厥,差點挺不過去呢?
原來是王小明的母親何氏的丈夫和王小明的遭遇是一樣的,那時的何氏剛剛嫁入王家,兩人男耕女織,日子一天天有起色時,何氏的丈夫被抓去服兵役。一去就是二十年,至今下落不明,可能已經尸骨無存。
在王小明的父親被抓走后,何氏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何氏有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王小明,何氏一個人含辛茹苦的將王小明扶養長大,其中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
何氏眼看現在自己家的日子慢慢有起色,可是老天不開眼,又將王小明抓走。何氏知道,王小明這一去應該就是天人永隔,才會幾經昏厥,還好有兒媳婦二丫在一旁照顧,否則何氏真不知道怎么過去。
二丫也是傷心欲絕,剛剛成親,丈夫就被抓走,家里的男人就沒有了,二丫感覺天都塌了,整個人都癱軟在地上,不管她怎么阻攔,官兵還是把王小明帶走,臨走時,二丫把家里的一塊玉掰成兩段,一段自己留著,一段給了王小明。
看到婆婆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二丫強忍心中的傷心,安慰著婆婆。
何氏自從以后,每天都坐在村口,眼睛一直盯著路口,希望能看到兒子回來的身影。
二丫只得扛起家里的負擔,地里的活還得做,否則來年顆粒無收,只能餓死。
時間兩個月過去了,沒有傳來任何有關王小明的消息,只有戰爭的慘烈,戰場像絞肉機,好多人都已經識別不出來。
二丫也慢慢感覺不對勁,自己最近老是反酸水,想吐,肚子也微微隆起,二丫沒有多想,只以為是悲傷過度。
何氏是過來人,一天吃飯時,她看見二丫剛吃兩口就跑到一旁干嘔,她心生警覺,把二丫扶到床邊,對二丫說道:“二丫,你這種干嘔的癥狀多久了?”二丫回到:“大概有一個多月了。”
何氏聽了心里有譜,知道二丫是懷孕了,但是何氏是既高興又悲傷。
高興的是二丫懷孕,有了兒子的骨肉,王家也沒有絕后。悲傷的是何氏自己知道自己當年是有多么的難,一個女人,要把孩子生下來,撫養長大,其中的苦不是常人能受到。
當年何氏自己九死一生才把兒子養大,自己一個人,無依無靠,地里有收成還好,要是沒有收成,就只得去乞討和野狗搶食。
何氏知道那段時光是有多難熬,何氏再三思量對二丫說道:“二丫,你這是懷有身孕了,但是這個孩子來得不是時候呀。”
何氏深呼一口氣對二丫說道:“二丫,我知道你是一個好姑娘,嫁到我們王家委屈你了,你把孩子流了吧,重新找個好人家嫁了吧,不要為了王家守寡。娘是過來人,你聽娘的。”
二丫聽了何氏的話,淚水蓄滿眼眶,摸摸肚子道:“娘,這些話就不要說了,我不會改嫁的,我要把孩子生下來,你不要勸我了。”
何氏見勸不動二丫,嘆了嘆氣,張了張嘴,但是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
從這晚以后,何氏不再去村口等王小明回來,而是下地干活,一連幾天,何氏沒有和二丫說話,就在二丫疑惑不已的時候,何氏買了一個雞腿回來,燉了一鍋雞湯,給二丫盛了一碗,告訴二丫懷孕需要營養。
二丫喝了雞湯,但是由于懷有身孕,聞見肉腥味就想吐,于是吐了不少出來。
就在二丫下午休息時,突然肚子里一片劇痛。二丫整個人疼在地上打滾,好在隔壁的人聽見二丫痛苦的哀嚎,看見二丫,把她送到醫館。
原來是何氏見二丫執意要生下孩子,就想著給二丫墮胎藥,把孩子給打了,這樣二丫就不會被孩子束縛住。
經過郎中的一番救治,二丫沒事了,孩子也保住了。只是二丫身體虛弱,需要靜養一段時間。
二丫回到家,跪在何氏面前,對著何氏說:“娘,求求你,不要讓我打掉孩子,這是我活著唯一的念想了,等我生下孩子,一切都聽娘你的安排。”
何氏看到二丫這樣,也想起了自己當年不也是這樣,要不是發現有了兒子,自己早就死了。
何氏抱著二丫,兩人痛苦大哭。
十月臨盆,二丫生下一個大胖小子,或許是當時墮胎藥的原因,孩子看起來羸弱,何氏和二丫都把孩子當作手中寶。
轉眼,孩子三歲了,孩子在何氏和二丫的照顧下身體慢慢變好,二丫給孩子取名王勝。
何氏再一次向二丫提出改嫁的事情,二丫以王勝還小為借口拒絕何氏的提議。
何氏從這以后故意針對刁難二丫,二丫也知道婆婆何氏所謂何事,但是二丫一點不退讓,面對婆婆的刁難,二丫坦然面對,這讓何氏無計可施。
何氏一天帶了一個男人回家,男人看見二丫,心里十分歡喜。二丫知道這是婆婆為她物色的夫婿,在面對男人,二丫提了幾個要求,第一,自己不嫁過去,要男人入贅,第二,要男人養自己的婆婆和孩子,視如己出等等。
男人雖然對二丫心動,但是沒有答應二丫的要求。
婆婆何氏看見這個,很是心疼二丫,自己是過來人,家里沒有一個男人不行,但是看到二丫的堅決態度,就再也沒有提讓二丫改嫁的事情。
家里沒有吃的,二丫就去挖野菜,去打零工,掙錢補貼家用和給自己的兒子讀書。冬天,二丫就去給有錢人家洗衣服,在結冰的河里,用石頭砸開冰面。兩只手上全是凍瘡。
期間也有一些地痞流氓前來搭訕,甚至威脅二丫,二丫寧死不從,她手手上隨時都有一把剪刀,有人逼迫她,她就把剪刀掏出來,對準敵人,有一次,在面對他們時,二丫忍痛用剪刀劃花自己的臉。
就這樣,十里八鄉都無人敢前來調戲二丫,二丫也整日用一塊布把臉遮住。
二十年過去,二丫已經年近四十,面色蒼老,鬢間已有白發,婆婆何氏也已經去世,臨死前還在念叨著王小明。何氏手里抓著二丫的手,眼睛已經混濁,嘴張了張,沒說一句話就走了。
二丫也知道,婆婆一定是說辛苦自己了,因為這句話,婆婆平時沒少說。二丫也沒有說話,只是緊緊攥著婆婆的手。婆婆下葬,孫子王勝替父守孝。
王勝熟讀四書五經,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守孝結束后被推舉到長安治學,而王小明也始終沒有回來,二丫也打聽了二十年也沒有找到任何有關玉的消息。
二丫的孩子王勝告別母親二丫來到長安。他腰間佩戴著當年母親留下的半塊玉,一副翩翩公子的形象,踏入這個大唐最繁華的都市。
王勝在長安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預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