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5 華杉
到底“親民”,“新民”哪個對?這段公案,覺得可以用王陽明在另一個場合對弟子的教導來解決:“你還管圣人對錯!圣人說話,各有不同角度,自己切己體察,放自己身上體會,在行動上踐行就是。”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與‘在新民’之‘新’不同,此豈足為據?‘作’字卻與‘親’字相對,然非‘親’字義。下面‘治國平天下’處,皆于‘新’字無發明。如云‘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之類,皆是‘親’字意。‘親民’猶如《孟子》‘親親仁民’之謂,‘親之’即‘仁之’也。‘百姓不親’,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親之也。《堯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親九族’至‘平章’、‘協和’便是‘親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親民’。說‘親民’便是兼教養意,說‘新民’便覺偏了。”】
王陽明回答說:“《康誥》里的‘作新民’,是要殷商舊地的民眾振作起來,做個自新之民,做周朝的新人民。朱熹老師說的‘在新民’,不是要人民自新,是自己去使人民新,這兩個‘新’,含義是不同的,怎么能作為憑據呢?”
我們仔細來探討一下《康誥》的新民是什么意思,先看《康誥》的歷史背景。康叔是文王第九子,周公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滅商,之后商國人又叛亂,周公平叛后,將康叔封在殷商故地,成立衛國。康叔就是衛國第一任君主。在他就國赴任之前,周公起草了《康誥》給他,作為給他的政治指導。作新民這一句是這樣的:
“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好了,你還很年輕,應該弘揚周王的期望,保護殷商舊民,也算是幫助周王順應天命,讓人民振作起來,“作新民”。
看起來,這里的“作新民”,說是讓那些曾經反叛的人民振作自新,“做社會主義一代新人”;還是說讓康叔去振作他們,以自己的明明德去新他們,其實都可以說得通。
這段公案,我覺得可以用王陽明在另一個場合對弟子的教導來解決:有弟子問他一些先賢大德所說的,對同一事物不同的定義和意見,問他誰對誰錯。王陽明回答說:“你還管人家圣人對錯,圣人說話,各有不同角度,自己切己體察,放自己身上、行動上踐行就是。”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朱熹老師和王陽明老師,也是不同角度,兩個老師的意見,我們都認真學習,不要去辯老師的對錯了。朱老師要改原文,要把“親”改成“新”,因為他在“新”字下面有話要說,我們就當是學朱老師的思想。舊本咱們再學舊本的就是。學了兩條,不是還賺到了嗎?
王陽明接著說:“‘作’字卻與‘親’字相對,然非‘親’字義。”
“作新民”這一句,和前面的“在親民”沒關系,是兩個事,不能以后面有“做新民”,就說前面應該是“在新民”。而“在親民”的下文,“治國平天下”等等,和“新民”也沒關系,怎么能改成“新”呢?
我覺得也不能說沒關系,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就是自新,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新民,關系也可以說很大。只能是不同角度吧!
王陽明接著引經據典講“親民”的依據: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這是親。
這一句,也是《大學》的內容,君子尊敬賢德的人,親愛自己的親人。君子親愛自己的親人,風行草偃,老百姓也跟著親愛自己的親人,天下就親愛和睦了。
“如保赤子。”這一句也是《康誥》里的,要像愛護嬰兒一樣愛護人民,這是親。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這句也是《大學》里的,人民喜歡的,我就喜歡,人民厭惡的,我就厭惡,這就是民之父母。就像我們現在講的“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這些都是“親”字的意思。
“親民”,就猶如《孟子》說的“親親仁民”,親愛自己的親人,由近及遠,就能對人民仁愛,“親之”就是“仁之”。
這一句,有點區別,對自己家人叫“親”,對天下百姓叫“仁”,對自己家人親的,才能對天下人民仁,如果一個人,跟自己家人都不親,他就不可能對別人仁。
“百姓不親”,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親之也。
當時世風敗壞,“百姓不親,五品不遜。”老百姓家里都不親睦。舜就任命契為司徒,主管教育,恭敬地推行五種倫理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倫理道德,這是讓百姓相互能親。
《堯典》里的“克明峻德”,就是‘明明德’,從“以親九族”,到“平章”、“協和”,便是“親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
《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這里的百姓不是老百姓,是百官族姓。平章,平是分辨,章是彰明。堯能發揚才智美德,使家族親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惡。百官的善惡辨明了,又使各諸部落協調和順,天下從此也就友好和睦了。
這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又如孔子說的“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親民”。“親民”本身就包含有教養、教化的意思,改成“新民”,反而把范圍縮小了。
“親民”有沒有包含教化的意思呢?如果說“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那就沒有教化的意思。
要教化,就要給人民立一個政治正確,在今天的語境下,希拉里是要新民,特朗普是親民了。當人民不給你新,精英就需要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