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直到決定要來美國做博后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應該早點學車的。
大學的時候,上過一門有趣的選修課,老師帶著我們體驗不同的技能,其中就包括開車。一節課的時間,在學校廢棄的廠房空地上,老師開來一輛教練車,先給我們大概講解一下油門、剎車、方向盤、轉向燈等基本知識,然后七八個同學輪流上場體驗開車。當時,第一次摸到方向盤的我,很有些緊張,稀里糊涂就結束了體驗。那時候也有些同學會報考學校周圍的駕校,擠著時間練車考駕照。雖有聽說,我卻從沒往自己身上想,因為學費貴,而且沒想過可見未來里自己會有需要開車的那天。
等到了新加坡留學,終日聽人感嘆新加坡學車、開車成本高的離譜,倒不如用公共交通來得方便環保。直到快畢業的時候,決定要來美國做博后,聽導師和網友們普及,這才發現在美國開車是生存必備技能。本想著趕緊補票上車,休假回家的時候,連教練都聯系好了,卻又作罷。教練是初中同學的親舅舅,那天他都開車到了村里來接,被我爸知道,斷然回絕。看著那位舅舅絕塵而去,老爸才告訴我他的考慮,一來我在家時間太短,沒有足夠的時間練車,倉促之下難以學好;二來,他鼓勵我來美國之后再學車,以美國這樣開車為家常便飯的的環境,學車定然有好方法,不必急于求成。現在想來,老爸的人生經驗的確賦予了他很多洞悉世事的直覺。
就這樣,我和陳先生兩個人,連油門和剎車都分不清的兩個開車文盲,直愣愣地來到了美國東北大農村。在底特律入境之后,我們轉機來到波士頓,然后又坐了三個小時的大巴,才終于進村。半夜十二點,車站外看過去一片漆黑,小鎮和他的子民們早已陷入熟睡。慶幸的是我們同組的另一個博后,熱情的意大利女生Chiara已經開車等在了車站。接下來一段時間,Chiara幫了我們很多忙。小鎮在工作日早晚六點之間,有公交車運行,間隔約半小時。我們依賴公交車上下班,其他的活動,比如買菜和周末聚會,都是Chiara接送。
安頓下來第一件事,就是買車學車。經過一番研究,我們打算分這么幾步來,首先學習理論知識,通過考試拿到臨時駕照,然后買車,找朋友教開車,持有臨時駕照練車并且開車通勤,最后等練熟了去路考,換正式駕照。
1、在哪考
達摩禪院位于新罕布什爾州NH,一河之隔便是佛蒙特州VT。不同于國內的治理,美國這邊每個州都有很大的自治權,很多政策天差地別。最大的差別在于稅收,NH是免稅州,買賣東西不需要交州稅,個人收入也不需要。而VT的州稅是6%,個人收入的這部分交給州政府,就連網上購物寄到家里也要額外出6%的價錢。
但是就考駕照來說,VT更有優勢。NH的政策更像國內,需要上正規的駕駛課,價格高昂,關鍵是在離我們有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州首府。公共交通是不用想了,就連uber都不一定能打到,每次都要找朋友接送的話實在麻煩。而VT相對寬松,你可以找任意一個有駕照你人教你開車,學會了自己來考試就行。因此,我們選擇了在VT考駕照。簡單的學習和練題之后,筆試輕松通過,臨時駕照到手,有效期六個月,只要過期之前考到正式駕照就行,過期需要重新筆試。
2、買車
拿到臨時駕照之前,我們已經開始物色買車了。美國的二手車買賣市場非常成熟,各處經銷商都有各種價位的二手車可供選擇。若是私下買車,也能在可靠的網站上查到車輛所有信息,其中包括事故信息,所以不用擔心被人蒙騙。作為實打實的新手,我們覺得二手車更適合練手,后面的經歷也證明我們的預見是非常正確的。
由于地處美國東北,這里氣候條件類似黑龍江。冬天長達四五個月,且常有零下三十度的極端天氣。因此買車首選全時四驅,否則大冬天的極有可能在某個上坡的地方倒滑下來。有趣的是,本地亞系車非常盛行,馬路上最常見的就是斯巴魯,現代和豐田。我們考察一番之后,發現經銷商處的二手車往往溢價更多,原因可能在于他們會把車打理得很漂亮,這部分成本不低,尤其是考慮到美國人力費高昂。故此,我們一直在留意論壇上的賣車信息。有一天,我們在學校論壇上看到一個車主的賣車信息,是一輛2014年的斯巴魯XV,里程數4萬英里出頭,一切都是我們想要的樣子。
于是我們馬上和車主聯系上,約時間看車。那天我們找了組里一個博士睿哥幫我們試車,簡單地交流試車之后,立馬拍板買下了這輛。車主其實就是學校的一個老師,因為要搬家,所以把自己的車賣掉。信得過而且價格公道,車輛合意,我們不禁感嘆自己運氣真好。
3、學車練車
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我們兩有人指導的學車時間一共一個下午。在鎮上一個空曠的停車場,還是睿哥,教了我們基礎知識,陳先生在副駕駛,我在后座。我們先觀摩了一番,然后輪番上陣實操。試了幾個來回之后,發現我的天賦遠不如陳先生,所以后面我就一直坐在后座,看他練車了。就想著等他開好了,再來教我。這叫集中資源,先開帶動后開。
這之后的頭一個星期,我們把車就留在停車場,每天坐公交車下班后,我們都會先來練車一兩個小時,再回家吃飯休息。這一個星期,我們都老老實實地在停車場里面打轉。大部分時候都是陳先生在開,偶爾累了也讓我上手。他常笑稱,“看你開車比我自己開車還累”。一個星期之后,陳先生已經非常熟練自信了,從停車場開到了小鎮街道上繞圈圈,練完車之后,也敢開回住處了。再過一個星期,我們有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周末開上大公路練習。
我們打開地圖,發現附近有一個大湖,就愉快地決定要開過去看風景。從小鎮主路出去往東,我們駛上了一條限速40英里(約64公里)的縣際公路。我看著眼前變幻莫測的起伏,感受著旁邊疾馳而過的車輛,心里頭緊張得要命,而陳先生居然看起來淡定自若,信心十足,不過也沒有心情跟我聊天就是了。開到湖邊,景色如畫,然而我們兩人哪有心情賞景。這個湖名字叫Mascoma Lake,成長條狀,中間有一根“腰帶”橋梁橫跨兩邊,我們繞著上半個環湖公路開了一圈就開回了家。那天回到家,他才告訴我當時他也好緊張,手心都出汗了,不過看我怕成那樣,他便不敢表現出來。我不禁想,要是開車的是跟我一樣心理素質差的另一個我,還不一定能安全回家呢。
經此一役,陳先生愈發熟練,每日開車帶我上下班,慢慢地駕輕就熟起來。只是,到底技術稍微欠缺點火候。有一次我們在停車場發生刮蹭,雖然只是給一輛舊車加了兩道淺印子,事后也賠償了500美元。另一次,在倒車時撞到了墻上,撞裂了左側尾燈。至今這道裂痕還留著以示警醒。所幸除了這兩次小意外,沒有發生其他嚴重的事故。
4、路考
陳先生的路考相對順利,我們就近約了一個考點,第二次陳先生就考過了。這里的規則是,持有臨時駕照可以參加三次路考,兩次間隔不少于兩星期,若是都沒過就要從筆試開始重來。路考的難度和國內比定然是小巫見大巫。開始考試前,把車停止停車場制定位置。正式開始考試之后,倒車出車位,慢速出停車場,在小鎮的街道指定地點實現兩點調頭、街趴、換道、左右轉、斜坡側停等基本操作,最后把車開回停車場就結束了。整個過程無關炫技,只要基本操作熟練,安全意識明顯即可。
說起來很簡單,可是當時作為新手的我卻一考試就有點緊張。在最近那個考點連續兩次都差一點點沒過路考之后,我換了一個考點,終于把正式駕照拿到手了。之后,因為有陳先生在,我還是很少開車。一來,當時已經懷孕,樂得有司機代勞。二來,我對自己的車技很沒有信心,就不太愿意主動開車,越是這樣,越難以進步。直到后來,我才意識到,當司機,就是一個“耗油翁”,要開好車就跟要當好賣油翁一樣,無他,熟爾。
5、無他 熟爾
2020年初,休完產假回去工作沒多久,疫情爆發,我們都變成了居家工作,直到今天仍然如此。皮皮周歲前,爺爺奶奶一直在這邊照顧他,我們可以在上班時間把自己關在書房安心工作。皮皮過完周歲生日的第二天,爺爺奶奶啟程飛回國內,及早從美國疫情脫身,回到安全的國內鄉下。 這之后,為了我們能正常工作,工作時間,皮皮被送到托兒所。
因此,我有了機會練習開車,逐漸熟練掌握開車技能。每天早晚,我都要開半個小時車左右,往返于托兒所。從VT的小山之中開出來,過大橋,爬上小山坡經過學校所在的小鎮,再開過幾個小山丘就是托兒所得位置。經過半年時間,這條橫穿小鎮的路線我已經越來越熟稔,我甚至能從自己的經驗判斷出來,每一個時間段走哪一條路更通暢,比谷歌地圖更為精準。
開車的時候,我總是聽著調頻 FM 88.1,古典音樂頻道。伴隨著或舒緩、或悵惘、或激烈的音樂聲,看著起伏的山丘,廣袤的天地,湛藍的天空和輕靈的白云,常有一種“仰觀天地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及視聽之娛”的酣暢淋漓。深秋時分,公路兩側的金黃和落葉,展開的是一幅優美的油畫,穿行其中,仿佛自己身入畫中,也不難理解為何會有油畫藝術的誕生和存在。寒風凜冽,白雪皚皚的時候,天地一片白茫茫,世界也顯得格外寧靜,沒人有會再像秋高氣爽時節那樣,一邊開車一邊打開窗戶分享音樂。你感覺自己把車開進了無人之地的寂靜嶺,空寂中的交響樂愈加振聾發聵,直擊心靈。而春天來的時候,新嫩水潤的綠,好像簇擁在你身邊的一汪春水,柔和而柔和,化人于無形。更多的時候,會在傍晚看見整片天空像火燒一般熱烈,像是殘存的夕陽拼著老命,要把最后一絲余光余熱留在深愛的這片大地才肯離開。春蠶到死絲方盡,殘陽灼空日始還。
一日一日積累下來,如今的我已非當日。對于油門、剎車和方向盤的控制能力也日趨熟練。開車讓我有了更多時間,停下手頭的其他事情,讓頭腦安安靜靜地思考,不必像平日從忙碌中停下來那樣焦慮。感觸最深的莫過于兩點。其一,類似于開車的很多事情,要想做好,其實就是四個字。“無他,熟爾”,在反復練習中,大腦和肌肉都在學習在記憶。其二,深刻感受天地之廣,人類的渺小,讓我意識到自己眼界須得拔高,胸襟需要更寬廣,奉獻燃燒自己就應像那烈日一樣,方不算白為人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