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件還是有關穿衣服的,這是一類發(fā)生在孩子身上老生常談的事情。
早上醒來,小女兒就在隔壁床上大叫。我走過去問什么事情,她不說話,居然在那里哭了出來。
我告訴她,如果只是在那里一個勁地哭,不說出自己想法的話,那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聽了我的話,她想了想,估計覺得有點道理,就停止了哭泣,然后和我一問一答起來。
通過和她的問答,我才知道原來她昨天和幼兒園小朋友約定一起穿裙子。那為什么哭呢?因為她估計大人是不會同意穿裙子的。
在穿什么衣服這件事上,我一貫的態(tài)度是寬容的,畢竟這不是什么原則性的問題。但外婆不同意,說是天氣比較冷,這樣穿會導致感冒。
在她聽到不同意的話后,沒有哭出來之前,我搶先一步和她聊起來。我說外婆說得也有道理,關鍵是你有沒有想好怎么辦。
她說我早就想好了,穿好裙子之后外面再穿一件外套。我說,既然你想好了,就按你想的辦,那你抓緊換上裙子,然后去穿上外套。
果然,她在換上裙子之后,到樓下找到了自己設想中要穿的外套。
二
早上在裙子事件中,小女兒以哭開頭;而晚上,她以哭結束了另一件事情。
這件事情比較簡單。馬上要過端午了,我們大家在一起討論節(jié)假日期間的安排。當媽媽說到最后一天安排家人去看電影,并且還將邀請姐姐的同學時,她頓時大哭起來。
對于她的哭泣,一時之間我們其他人感到有些莫名。經(jīng)過耐心的詢問才知道她并不愿意節(jié)假日姐姐和同學聚會,因為她擔心姐姐和同學聚會后就不再理睬她了。
我們后來分析了一下,她的這一體驗可能來自于之前五一節(jié)期間和其他小朋友相約一起去野生動物園的時候形成的。而且對于他這個年齡的小朋友來說,看電影其實并不是一件讓人感到開心的事情,尤其所看的電影還是英文原版的,她根本就來不及看字幕,對于電影的體驗度也就因此不高。
三
第三件事情則是比較有趣。
晚上外公在看電視。她為了讓外公出來安心吃西瓜,就拿過遙控器,把外公正在看的電視給關掉。
然后,等外公到外面吃完西瓜后再進房間時,發(fā)現(xiàn)電視機的遙控器不見了。隨后,不管外公怎么說,她都不肯去把遙控器找出來,還強調(diào)說,老是看電視,有什么好的呢?這句話是平時我們說給她聽的,現(xiàn)在她拿出來對付外公,我們竟然無言以對。
過了一會兒,外婆對她說,你悄悄告訴我,遙控器放在哪里我保證,不告訴你外公。她馬上接話說,我告訴你,你一定就會去告訴外公了。因此,她堅決不肯說出遙控器在哪里。
四
三件事情放在一起說,只想說孩子遠比父母想象中的成長來得快,而且有時快得讓人感嘆。如小女兒對穿衣服明顯有著自己的想法且能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了問題;第二件事情則說明她已經(jīng)初步建立起了同理心,已經(jīng)能把過去的生活經(jīng)驗移植到尚未發(fā)生的生活中;第三件事情則就像一面鏡子,平時小女兒的“不當”言行會受到很多人的“指責”,今天就是她把這件事情放到了鏡子中去處理了,并且敏銳地察覺到了外婆的真實意圖。
因此,身為父母真的不要認為自己的孩子則樣總是長不大,很多事情都幫不上忙。通過這三件事情,我感到孩子的成長是日新月異的,很多時候孩子看上去的“長不大”,反倒是因為父母一直沉浸在“長不大”的時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