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開源2019年6月14日
一、功效及起源
? (一)功效
? ? ? ? 對肝病、關節病、痛風、痔瘡、蕁麻疹、胃腸病、失眠等多種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療保健效果。李少波先生也以108歲的高齡親證了該法的延年益壽效果。
? ? ? 除了具有良好的功效外,該功法還具備以下兩個優點:
? ? ? 1.方便易行。
? ? ? 2.相對安全可靠。
? ? ? 因此,向大家推薦。
(二)起源
? ? ? 有關該功法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起源于古代印度,印度瑜珈、佛教、印度教、苯教,均有傳承;二是起源于古代中國。《易經》、《道德經》、后來的《黃帝內經》、《周易參同契》均有相關描述。但上列內容均述敘不清,可操作性不強,且分歧很大。
? ? ? 百歲先賢李少波先生根據親身實踐,對東方傳統靜功認真整理傳承,并經眾多弟子檢驗,得到了這種操作性極強的有效功法,即真氣運行法。
二、練功禁忌
任何功法都是雙刃劍。練功得當,受益就多;練功不當,反受其害。而且,任何功法都需長期堅持才能見效。所以,要有信心;有恒心、有毅力;一門深入,長期熏修。不可能一踀而就。另外,也有要求或約束,或者說禁忌。
? ? ? 1.戒急燥。要循序漸進,小火慢燉。好飯不怕晚。在鍛煉期間,要順乎自然,不要過分貪求,不能強求,不生妄想。欲速則不達。越急越慢。心態平和,任其自然,是最佳心態。“恬憺虛無,真氣從之”就是這個意思。別人的進度,不一定與你相同。別人可能三天能通督,你可能要三個月。所以,要依照自己的進度。不怕慢,就怕急。通的越慢,持得越久。所以,要學會試探,遇阻勇于回頭,敢于撒退。久久為攻,圍而不打。久則障礙自潰。萬不可魯莽行事。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練功不成反傷身。
? ? ? 2.戒疑。對此功法要有信心,不能一遇障礙,就懷疑功法的真實性、可靠性。練功過程,難免有心亂、急躁、誤解等情況發生。個體差異很大,感受有所不同。別人的感覺只可參照,不可迷信。別人有的現象,你不一定就有。遇到困難不要怕。可從頭再來,反復試探,方能成功。一次就成的情況不多。要有心理準備。
? ? ? 3.戒怕。在鍛煉過程中,身體上會發生很多生理上的變化,出現各種觸動現象,這都是自然觀象。原來沒經歷過罷了。不是什么妖魔鬼怪在行動,也沒有神仙助力,大師施工。就是一種生理現象,不要胡思亂想。要泰然處之,任其自然。更不要刻意追求幻象。沒有鬼神作怪,這些現象會慢慢消失的。
? ? ? 3.調息要求用鼻腔呼吸,不可用嘴呼吸;要求自然呼吸,即呼氣、吸氣都要任其自然、不能人為深呼吸,也不要改變原有呼吸頻率。
? ? ? 4、不要在大饑、大飽、大怒、大驚等情志沖動時鍛煉。刮風、下雨、打雷時也不宜練功。
? ? ? 5、戒房事。尚未通督之前,須保存精力,節制房事,以免影響進步。女性如遇例假,不宜意守下丹田,可守中丹田(心窩部)。懷孕前期(1-4個月)不宜練,中后期可以鍛煉。
? ? ? 6.戒飲食。少葷腥,多素食。晚餐尤其要少吃。忌食蔥、蒜、艽菜、臭豆腐、腥膻之物,尤其在集體練功時,更要飲食清淡,體味重者不宜集體練功。
? ? ? 7.戒貪。初練時,時間要少,不可太多太久。不要指望幾日通督。也不是練得多,練得久就能快通督。得當才佳,過猶不及。此外,對通督要有正確認識,要有平常心。通督不是最終目的。通督也不意味著百病全無。更不能包治百病。練功過程重在培養健康意識,轉移注意力,讓心安靜,讓人不怕孤獨,有事兒可做。萬不可迷信。
? ? ? 8.戒專。初時應多動功,少靜功。以利氣之散發。避免體內散氣積聚過多,練功后應散氣。可采用背后七顛法、曳手法散氣。
? ? ? 9.戒亂。初練時內心要清靜,環境也要清靜。環境嘈雜,氣味污濁,心中有麻煩或閑氣,均不宜練功。心過亂時,用真誠懺悔、發愿、行善法(普敬心、普慈心、普愛心)先行轉化。待時機成熟再練。
? ??? 10.戒累。不宜過分疲勞,否則不可持續。
? ? ? 11.戒惡。多行善事莫做惡,以免心氣轉化。
? ? ? 12.九戒強。心有不愿、境有不宜、財有不達、氣有不順、力有不濟,皆不可勉強。強則生災。隨順自然。唯有緣,方可得。
? ? ? 13.戒時。不應在夜間睡眠時間練功。以免擾亂睡眠,影響作息規律。一定要在白天睡醒后練。可在睡起時練。
? ? ? 14.戒氣。練功的人不應生氣。功越深,生氣傷害越大。所以,修養不高,容易發火,情緒激動,暴燥者,不能忍者,皆易受傷。反受練功之害。德不足,越練害越多。所以,傳道者一定要認識對象,看他是否具足練功條件。條件不具備,萬不可勉強。
? ? ? 15.戒得。萬不可以道謀利。過分貪財,反招其災。為善不為利,則功自成,德自積。
三、功法要訣
? ? ? 百歲先賢李少波用一生經驗總結了五句話。體現了先賢大愛、大敬、大使命的精神。每字都反復斟酌。多一字都不愿說。所以大家不要嫌少。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每一句都勝過萬言,所以,必須先背誦下來,熟記于胸。
? ? ? 呼氣意在心窩部,意息相隨丹田趨,
???? 調息凝神守丹田,通督勿忘復勿助,
? ?? 元神蓄力育生機。
四、練功姿勢
? ? 1、坐式。坐式有盤腿和垂腿兩種姿勢,每個人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對初學者而言,盤腿坐如果感覺困難,可以采用垂腿(坐椅凳)坐式。本人由于腰椎不好,喜歡臥式和行式。
(1)盤腿坐式。盤腿坐式分雙盤式、單盤式和自由盤腿三種姿式。“雙盤式”是把左腳放在右大腿上面,再把右腳搬到左大腿上,兩手相合置于小腹前面;“單盤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手勢和前面一樣;“自由盤腿”是將兩腿互相交叉而隨意盤坐的姿勢。,是“怎么舒服怎么來”的坐式。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適宜的椅凳上。坐下來時與大腿與小腿呈90度;小腿與地面垂直;兩腳平行著地;兩膝間的距離以能放下兩拳(拳眼相對)為準。兩手心向下,自然的放在大腿面上。兩肩自然下垂;腰直,不要用力,不要挺胸駝背、仰面低頭。下頜略向回收;頭頂如懸。體態以端正自然為宜。這是最常用的姿勢。
2、臥式。右側著床;伸下腿;屈上腿;右手臂彎曲,放在眼前的枕頭上面;左手放在左胯上。這是坐功的輔助功法,體弱者可以采用該這種方法。
3、站式。站式有各種姿勢,在這里不一一介紹。比較方便易行的一個姿勢是:兩腳并立,兩手掌放在丹田處:左手掌心放在丹田部位,右掌心放在左手背上)。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虛心實腹;眼睛半睜半閉;其它要求與坐式相同。
4、行式。走路和散步時,眼睛看前方三五步處,意守鼻尖,神不外馳,調整走路的速度,一般為三步一呼,一步一吸,四步構成一個完整的呼吸。長期堅持按照這種方法鍛煉,可以增強體力、耐力。
五、其它要求或說明
1、口腔。閉嘴;上下牙齒相對;舌頭上卷約成九十度,舌尖輕地抵上腭。練功過程中如果唾液分泌多了,將舌頭放下慢慢地咽下去。
2、眼睛。閉目內視,練哪一步功就內視哪一部位。如第一步注意心窩部,就內視心窩部。這個步驟,就是調整眼睛注意力。
3、耳朵。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呼吸時盡量不要發出粗重的喘氣聲;保持從容自然;不可憋氣;也盡量少做深呼吸;避免使呼吸不暢。調動耳朵聽呼吸,是集中意念的有效方法。
4、呼吸。在練習真氣運行法的過程中,只需注意呼氣;吸氣則任其自然,不需注意。丹田真氣充實后,自然會貫通督脈。那時就會感到: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沿督脈入腦。即所謂的“呼入丹田吸入腦”。這都是隨著練習持久,水到渠成的事情。用不著刻意追求。練功時間累積到一定階段,就無需注意呼吸了。這個階段,呼吸就會感到細密綿長,若有若無。到達了真正的自然而然狀態。
5、收功。收功要做五種動作:慢睜眼;搓雙手;手搓面;指梳頭;再慢慢站起來活動。
6、異常反應
在鍛煉真氣運行養生實踐的過程中,體內的觸動現象是多種多樣的,古人總結歸納了八種,稱之為"八觸":大小輕重涼熱癢麻。時而感到身體很"大",時而感到身體很"小",有時感到身體很"輕",有時出現身體"重"如巨石的現象,有時感覺身體很"涼",而"熱"的感覺出現的最快也最多,還有"癢"、"麻"的感覺。除了以上的"八觸",實際練功中有人還出現了:自發運動,光感,還有殘、異等現象。這些都因人而異。但多數情況都是八觸。我個人的感覺是“過電”感覺,就是微電流運動的感覺。古代叫做玄妙。因為那個時代沒有發現“電”,沒辦法形容,這種“微觸電”的感覺,應該是人體氣體運動過程中自然生發的電現象。這些現象是真氣在體內運行的表現形式,都是積極有益的。
有些人遇到這個現象,以為出了問題,疑神疑鬼,心理負擔很重。有人過分好奇,刻意追求這些現象,結果越注意越厲害,以致不能控制。這些都是因為不懂人體自然規律的原因。懂得了真氣運行的規律,遇到以上觸動現象,就不會好奇,不會刻意追求,更不會驚慌失措。這是人體真氣運行過程中平衡體內電壓的過程。隨著鍛煉時間的增長,體內電壓就總體平衡了。各種反常現象自然就不復存在了。
======================================================
六、具體功法—五步操作方法及要領
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
? ? ? 1. 方法。做好練功準備,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內守,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
? ? ? 2. 時間。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條件許可的話,每天固定時間練功,養成習慣,對穩定思想更有幫助。沒有固定的時間也不要緊,只要抽空抓緊練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練習三次,每次二十分鐘。如認真操作,一個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 ? ? 3. 效果。開始幾天由于不習慣,姿勢也不夠準確,有的同志會感到頭暈,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這都是自然的現象。不要有顧慮,只要按要求堅持鍛煉慢慢就會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
? ? ? 1. 方法。當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氣即覺心窩部發熱時,就可意息相隨,自心窩部開始,呼氣注意丹田,不可操之過急。用力太大產生高熱也不舒服。
? ? ? 2. 時間。依法每天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鐘或半個小時,十天左右就可以氣沉丹田。
? ? ? 3. 效果。由于真氣已通過胃區,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氣沉入丹田后,周圍臟器如大小腸、膀胱、腎等都逐步發生生理上的改變,一般都感到食欲增進;大小便異常現象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第三步調息凝神守丹田
? ? ? ? 意守丹田是真氣運行養生實踐始終保持的一個準則。當丹田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會自然地順著經絡運行。這種運行的力量,是基于丹田力量的大小而定的。勿用意識導引,任其自然,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主觀導引是會出偏差的。
? ? ? 1. 方法。當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顯感覺,就可以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于丹田。不要過分注意呼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耗傷陰液,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少火生氣”正是此義。
? ? ? 2. 時間。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時以上。這一段是培養丹田實力階段,需要時間較長,一個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 ? ? 3. 效果。由于任脈通暢,心腎相交,中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靜。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夢,以及心臟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轉。通過練功不斷的給腸胃增加熱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體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氣充足,腎功能增強。患有陽痿病癥的大有好轉,女子月經不調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腎水旺盛,肝得滋榮。因此,在這一階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顯好轉。堅持鍛煉,自然痊愈。
第四步通督勿忘復勿助
? ? ? 1. 方法。原則上還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氣沿督脈上行的時候,意識應該跟隨上行的力量。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不要用意念去導引。這就是勿助。
? ? ? 2. 時間。每天練功次數可適當增加,每次的時間也應延長到四十分鐘或一小時左右。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通督的時間和力量不可能一樣。有的人一剎那就通過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動很大。有的人通督時間稍長,并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數在十天左右通督。
? ? ? 3. 效果。通督之后,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刻形成任督循環,養生界稱此為“小周天”。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實際情況。真氣不斷地補益腦髓,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凡是由于腎精虧損和內分泌紊亂所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酸腿軟、月經不調、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氣短、性欲減退等神經官能癥狀,都可得到改善。長期堅持,可以康復。因練功經絡通暢,有些多年不愈的頑癥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顯。一般情況表現為精力充沛,身體輕捷。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機
? ? ? 所謂元神,就是大腦調節管制的本能力量。與識神對立。識神是有意識的精神狀態。元神和識神是體和用的關系,元神為體,識神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脈,腎氣不斷灌溉腦髓,元神的力量不斷得到補充。心主神明,心氣上照于腦,才能發揮其全面的調節管制作用。
? ? ? 1. 方法。原則上還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后各個經脈相繼開通。如果頭頂百會穴(上丹田)處有活動力量,也可以意守頭頂。可以靈活掌握,這叫“有欲觀竅,無欲觀妙”。
? ? ? 2. 時間。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時或更長一些。總的說時間越長越好。大約一個月左右,身體內的各種觸動現象才能逐漸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現象。
? ? ? 3. 效果。根據身體的表現,尤其是丹田與頭頂百會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說明,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內分泌協調而旺盛。這種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現的越明顯活潑,對全身的生理生活機能調節就更好,真氣也就更加充實,不斷地補償和增強身體的代謝機能,可充分發揮機體的潛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強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減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愈。堅持鍛煉,就可以達到身心健康、益壽延年的效用。
? ? ? 以上五步是真氣運行養生實踐(靜功)鍛煉過程中的總體概況。在實踐中,由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具體條件又不一樣,所以效果與表現也是因人而大同小異。鑒此,鍛煉時既要順乎自然,靈活運用,不能刻意拘執;又要本著一定的要求,耐心求進,持之以恒,不可自由放任,實為成功之要訣。
七、致謝
? ? ? 感謝天地神人,感謝李少波老師,感謝在真氣運行法產生、整理、實踐、推廣過程中所有默默付出的朋友。感謝平涼崆峒山傳承基地的老師們的辛勤付出。祝福有緣人四時吉祥,健康長壽,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