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實踐》奠定了德魯克作為管理大師的基礎。該書出版于1954年,自問世以來就成為學習管理的標準教材。經歷半個多世紀的時代變遷,管理著作入過江之鯽,但《管理的實踐》依然暢銷全球,備受管理學界和企業家們所推崇。
我將通過5篇文章,將本書的精華內容梳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德魯克從管理的本質入手,逐步展開,推導出企業管理的任務和目標。
一、管理的本質
? ? ? ? 管理(management)一詞是德魯克首先提出的。德魯克認為管理者是管理的核心,管理者是賦予企業生命、注入活力的要素。如果沒有管理者的領導,“生產資源”始終只是資源,永遠不會轉化為產品。
? ? ? ?管理者的首要職能是經濟績效。在企業制定任何決策、采取任何行動時,管理者必須把經濟績效放在首位。而且管理者也只能以創造經濟成果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權威。
? ? ? ? 企業活動可能會產生大量非經濟性成果:為員工帶來幸福、社會責任等。但是,如果未能創造經濟成果,就是管理的失敗;如果管理者不能以顧客愿意支付的價格提供顧客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就是管理的失敗;如果管理者未能令交付于他的經濟資源提高或至少保持其創造財富的能力,就是管理的失敗。
二、管理企業
? ? ? ? 管理的職責可以分為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管理員工和工作。先來看看管理企業。
? ? ? ? ?德魯克認為企業管理的技巧、能力和經驗是不能被照搬運用到其他機構的。企業管理與政府機構管理、軍隊管理、教會或大學的管理目標和服務對象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管理能力和經驗。
? ? ? ? 德魯克認為管理也不能成為一門精確的科學。盡管管理者需要對資源和要素進行分析、系統學習管理原理和知識以提高其績效。然而,最終檢驗管理的是企業的績效。唯一能證明這一點的是成就而不是知識。換言之,管理是一種實踐而不是一種科學或專業。
? ? ? ? 隨著科技的發展,管理者面對機器的挑戰,很多人認為自動化機器將取代人的工作。而然德魯克卻認為,新技術出現后,一定會雇傭更多的人。技術的革新將會把這個過程往前推進一大步,不但不會導致勞動力過剩,反而需要大量技術高超、訓練有素的人力。未來需要更多的管理者。新技術要求高度的分權、彈性和自主的管理。
三、企業是什么
? ? ? ? 企業是由人創造和管理的,而不是由經濟力量創造和管理的,經濟力量限制了管理者所能做的事情,經濟力量創造了新機會,讓管理者有所作為。
? ? ? ? 不能僅僅從利潤的角度來定義和解釋企業,利潤最大化并不是企業目標,而是企業經營的限制性因素。利潤不是企業活動與決策的原因,而是檢驗企業效能的指標。企業的問題不在于如何獲得最大的利潤,而是在于如何獲得充足的利潤,以應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避免虧損。
? ? ? ? 企業的目的超越企業本身,企業社會的一份子。企業的目的必須在社會中,關于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正確而有效的定義:“創造顧客”。
? ? ? ? 顧客決定了企業是什么,因為只有當顧客愿意付錢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才能把經濟資源轉變為財富,把物品轉為商品。
? ? ? ? 企業認為自己的產品是什么并不重要,顧客認為他們購買的是什么,在他們心中“價值”何在,才具有決定性影響。這決定了這家企業是什么樣的企業,他的產品是什么,以及會不會成功。顧客是企業的基石,是企業存活的命脈,只有顧客才能創造就業機會。社會將能創造財富的資源托付給企業也是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
四、企業的主要功能
德魯克認為任何企業有且僅有兩個基本功能:營銷和創新。
? ? ? ? 營銷是企業的獨特功能。企業之所以有別于其他組織,是因為企業會營銷產品和服務。而教會、軍隊、或政府不會這么做。任何通過營銷產品或服務來實現本身目的的組織都是企業。任何一個不從事營銷或者偶爾從事營銷的組織都不是企業,也不應該把它當做企業來經營。
? ? ? ? 企業的第二個功能是創新,也就是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創新可以表現為更低的價格,也可以表現在更新更好的產品或者提供新的方便性、創造新的需求上;也可以是為舊產品找到新的用途。
? ? ? ? ?由此可見,管理企業必須是一項創造性的,而不是一項適應性的任務。管理者越是創造經濟條件或者改變經濟條件,而不是被動適應,才能把企業管理的得越成功。
五、管理企業的關鍵問題
? ? ? ? 德魯克在這里提出管理的三個經典問題:
我們的事業是什么?
我們的事業將是什么?
我們的事業應該是什么?
? ? ? ? 我們的事業是什么?并非由生產者決定,而是由消費者決定。不是靠公司的名稱、地位或者規章來定義,而是由顧客購買產品或者服務時獲得滿足的需求來定義。管理者首先要回答的就是“我們的事業什么”,并且是通過嚴謹的研究來得出正確的答案。
? ? ? ?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想清楚:我們的顧客是誰?我們真正的顧客是誰?誰是潛在的消費者?這些顧客在哪里?他們如何購買?如何接觸到他們,等一系列問題。
? ? ? ? 我們的事業將是什么?這個問題不是對現狀的思考,而是對未來的判斷。涉及四個問題:
? ? ? ? 首先,市場潛力和市場趨勢,5年或10年后市場會變得多大?哪些因素會影響市場的發展?
? ? ? ? 其次,經濟發展、流行趨勢和品位的變化,或競爭對手的動作,分別會造成市場結構發生什么樣的改變?
? ? ? ? 第三,哪些創新將改變顧客的需求、創造新的需求、淘汰舊的需求、創造滿足顧客需求的新的方式、改變顧客對價值的看法、或帶給顧客更高的價值滿足感?
? ? ? ? 最后,今天還有哪些顧客需求無法從現有的產品和服務中獲得充分滿足?
? ? ? ? 我們事業應該是什么?企業管理層還應該自問“我們是否在從事正確的事業,還是我們應該改變我們的事業?
六、企業的目標
? ? ? ? 任何一個領域,如果其績效和結果對企業生存和興旺有著直接和舉足輕重影響,那么都需要制定目標。企業應該有八個方面的目標:”市場地位、創新、生產力、實物和財務資源、獲利能力、管理者績效和培養管理者、員工績效和工作態度、企業社會責任。設定目標時還要考慮時間的跨度以及各種目標之間的平衡。
? ? ? ? 企業制定目標是為了今天的行動,而明天的成果需要對未來進行預測。因此要達成目標必須采取行動塑造未來,權衡今天的手段和未來的成果,在不久的將來和遙遠的未來之間求取平衡。
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里給管理和企業下了一系列的定義,并且系統的研究了他們的之間的關系,從而建立了管理這門學問,其中的許多觀點,至今仍被奉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