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小姨一家來我們家拜年。他們一進門,媽媽就熱情地迎上去,夸贊她女兒:”哇,佳佳好漂亮!真的好漂亮!”我愣愣地站在一旁。
坐下來后,她說讓佳佳跳支舞,小女孩于是跳起了舞蹈,媽媽在一邊看著非常興奮,不停地夸她好棒,真的好棒,還跟隨她的動作一起跳。
那一刻,我內心有點難受,有一種情感涌出來,眼眶紅紅的,拼命忍住了。我的媽媽,從未如此夸獎、贊美過我,對我永遠只有各種數落與否定。
我還清晰地記得,和二姨、三姨,還有二姨的朋友一起吃飯那次,她們讓小朋友們向我學習、取取經,我媽立刻說:”哎呀,姐姐沒出息,要向哥哥學習。”她是指不要向我學習,要向二姨朋友的孩子學習。我立刻回了句:“你才沒出息!”那一刻的憤憤不平直到現在還歷歷在目,我知道媽媽對有沒有“出息”的評判標準是賺的錢多不多,或者,女孩子嫁個富二代野雞變鳳凰。可二姨朋友的孩子性別男,長相一般,深大在讀,且還是依靠深戶減分之后才錄取到的。我,長相中上,廣外畢業,從事大家都非常向往的所謂的金融高薪行業。論學習能力,一個考上重本的我哪里比一個依靠深戶才能考上二本的他差?
我出生70天就被奶奶帶回老家,10歲才回到父母身邊,爺爺奶奶很愛我,但長時間的疏遠令我與父母關系本就難以親密,更何況媽媽一直對我是各種否定。
我曾經因為與父母的關系疏遠而非常痛心,受到那句經典的“天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影響,總是問上天、問自己“為什么我的父母不愛我”。去年,終于告訴自己要接受現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不愛我不是我的錯,我要學會好好愛自己。
本以為我內心已經放下了,已經不在乎了。可這一刻,我才知道原來自己還是沒有完全接納現實,還是如同一個受傷的小女孩一樣,在乞求媽媽的肯定與認可。
如何才能精神獨立?每一次的靠近,不喜歡的氛圍、不喜歡的關系讓我不喜歡那個當下的自己,總想逃離,可每一次逃離后,卻又總是想靠近。即便關系疏遠,可似乎他們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聯系,其他的聯系也是基于他們而存在的,似乎需要靠這個聯系來告訴自己還不是那么孤獨,未曾得到的愛,一直期待有一天能夠得到,于是想離開卻又離不開,一直游蕩在這兩者之間。
難道我沒有好好愛自己嗎?我該如何更好地愛自己?才能真正做到精神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