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讓師生徜徉在清香氤氳的書信世界
? ? ? ? ? ? ? ——記文峰中學開展“家校社聯動,牽手傳統書信”活動
? ? ?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凈土”愛得深沉。
? ? ? ? 這片凈土,就是文峰中學專門為班級、家庭、聯盟校、社區提供的一塊用傳統書信拉近心靈距離的寶地。在網絡化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書信已經成為久遠的故事,人們習慣用電話和微信溝通。這種溝通似乎少了本真、深沉、文化的味道。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讓書信成為情感交流的紐帶,2017年,學校唱響了“重拾經典書信文化”最強音,開啟了文峰中學第一屆書信活動。2018年的美麗三月,我們如期迎來了第二屆書信活動。4000余封飽含深情的書信,飛向全國各地。孩子們在一封封書信文字中,學會溝通、信任、互幫;學會尊重、體諒感恩;學會自尊、自信、快樂。
? ? ? 我們徜徉在清香氤氳的書信世界里——
? ? ? ? ? ? 親子書信催生幸福之花
? ? ? 在第二屆“鴻雁傳書,溫暖你我”親子書信活動,總有些動人的畫面感動著我們,我們感嘆:幸福就在親子書信中。
? ? ? ? 808班姝琪同學在給母親的書信中寫道:“時光在悄然流逝,媽媽,您已逝去容顏。我在您不規則的皺紋中,讀懂您的艱辛和我的任性。媽媽,請允許女兒對您說聲抱歉——親愛的媽媽,無論歲月有多么的滄桑,現實是多么的殘忍,您永遠是我一生的感動和幸福!”孩子的母親展信觀閱時,心中浪潮翻滾,眼中淚花閃爍。她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即寫下回信:“看到你信上那雋永的文字及一件件難忘的往事,我由衷欣慰。我的小棉襖長大了,懂事了。女兒,你未來的人生路還很長,道路會崎嶇,需要你積極應對。天道酬勤,相信這點,你會成功。我們共同努力吧!”母女倆在書信中找到對話的默契,感受到彼此的關心與期待,并提出共同成長的意愿。書信讓母女更加親密。
? ? ? ? 805班萬強同學給父親的書信中說:“爸爸,我永遠是您最真的牽掛。您平日里賣命地工作,為了誰?當然是我。如今,我的腰桿是挺直的,而您的腰卻一天比一天彎曲。每次望見您遠去時佝僂的背影,我的心真的好痛。您,給了我學習的動力和堅持奮進的勇氣。”孩子真情訴說,流露出對父親深深的愛。萬強的父親告訴我們,孩子從小性格內斂,不善言辭,不喜表達情感。這次書信活動,讓他學會用文字溝通。這次活動也讓孩子明白真實樸素的文字,最能打動人心。書信活動,讓家校互動,幫助家長重新找到教育契機,在這紙筆間收獲了更多的教育幸福。”
? ? ? 教育的領域是自由的領域。在這個自由的空間中,讓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掌控自己生命的發展權、創造權,在書信中充盈、放飛其本真。這樣的教育收獲的是真實的幸福。
? ? ? ? ? ? ? ? 聯盟書信架起友誼之橋
? ? ? 趁著第二屆書信傳真情的東風,東寶區陽光教育希望聯盟文峰行動組在文峰中學、栗溪實驗學校、馬河中學三所聯盟學校中開展“攜手共筑少年夢”書信交流活動。
? ? ? 活動伊始,學生情緒激動,異常興奮,寫信給了他們練筆、結友、交流感情的平臺。全體同學積極選擇書信對象,圍繞“少年夢想”這一主題,選取素材,認真構思,斟詞酌句,執筆成文。近200名文峰學子與聯盟校生結對筆友,介紹自己學習和生活情況,暢談少年夢想和現階段的奮斗目標。書信幫助孩子們架起了友誼之橋。活動雖然已接近尾聲,學校、老師、孩子之間卻已形成一根無法擰斷的情感紐帶。七年級張老師和栗溪實驗學校李老師在活動中建立了真摯友誼。張老師結合學校開展的“名著閱讀,點亮人生”天天故事會德育活動,帶動李老師班上的45名孩子閱讀名著,講述名著,感悟名著。張老師還在班中組織捐書活動,孩子們將自己閱讀過的名著讀本捐贈出來,打包郵寄給學習伙伴,與盟校盟友共同閱讀。兩校的孩子都會寫下讀書心得,通過鴻雁傳書,讓思想通過文字碰撞。書信架起一座友誼橋,兩個學校的孩子們,由普通的朋友變成了親密的合作伙伴、精神摯友。
? ? ? 這次書信活動,讓孩子從校園走向社會,在教育實踐中學會自主合作、交流化解、尊重信任、團結友善、感動感恩;讓他們在活動中準確定位、不斷挖掘自身潛能、創造內在價值;讓教育變得真實、有溫度,生命成長成為自覺自愿的行為;讓孩子成為一個有公民意識的“人”。
? ? ? ? ? ? ? ? 寄語傳遞師生溫暖之情
? ? ? 寄語成為本屆書信文化中的“微書信”,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師生可以在考試前后,課堂內外,親情補位之際等多個時段,寫下卡片寄語送給彼此。卡片雖小,卻傳遞著師生的情誼。
? ? ? 七年級蘇興榮老師教雙班語文,工作巨大壓力。卡片寄語是蘇老師走進孩子,拉近距離的重要媒介。蘇老師在學校的親情補位活動中,充當一個單親家庭孩子的媽媽,用卡片這一“微書信”幫助孩子走出陰霾,笑對生活。開學初,她送給孩子一張開學寄語:“孩子,開學了!你的目標定了嗎?先確定本學期的大目標,再定定每個月、每一周的小目標吧?我給你設計了一張目標達標表,去規劃規劃。我會與共同完成的。”月底,孩子送給她一張帶有笑臉的卡片,“蘇老師,謝謝您!您幫教會我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不再拖交作業了,不再遲到了,不再胡亂書寫了。”四月,蘇老師送給一張閱讀寄語:“孩子,當前語文考試閱讀量增大,名著閱讀分值比重加大,語文學習如果只局限于課堂,這樣是對自己的負責任。閱讀才能豐富人生啊!送給你一本《海底兩萬里》,記得在四月份讀完它。”月底,孩子捧來了一本厚厚的讀書筆記,筆記扉頁上貼著一張粉色的卡片:“蘇老師,一開始好難讀,讀著記著寫著,我愛上這本書。我還會繼續讀下去,謝謝您!”五月了,蘇老師又送給孩子一張表揚卡片:“期中考試了,各科成績不錯!我為你驕傲!加油!五月繼續耕耘,六月收獲碩果。”孩子收到卡片,雙眸凝視著默默愛著他的蘇老師,向老師深深鞠了一躬。蘇老師眼中也閃爍著幸福的淚花。
? ? ? 卡片寄語融入了老師的愛與責任,曼妙的文字給了孩子前行動力和具體的方法,教孩子學會微笑、理智地面對前路。勇敢地向這個世界展示自己的美好就是一種自我的完成與超越。這種完成與超越全在這張智慧的卡片文字中,這微書信中。
? ? ? “讓校園成為師生升起希望的地方”是文峰中學的辦學理念,全體文峰人為著這個目標,潛心德育研究,聯動家校社參與實踐活動,借助書信讓交流文道結合,用情真意切的文字,讓孩子如沐春風,催開心中芬芳四溢的品德之花。這片“凈土”,讓孩子們去掉了本能的“小我”,蛻變成社會的“大我”,從而成就價值的、道德的“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