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不經意間又想起了小而美這個詞,于是順手借這個題目來寫點東西吧。
小而美這個詞是在前幾年馬云提出來一個概念,大致是要培養100萬個年銷售100萬的小而美的賣家。于是問題來了:
什么是小而美呢?
小有兩重含義,一是指項目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就可以成功的啟動;其次是“市場”的小,或者說目標市場的精準細分,在這點不管是在線上還是線下,都是相通的道理,只有小才夠靈活。“美”,則指的是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將商業回歸至消費者的原點,無論是產品的打造,還是營銷和服務的個性化和雙向性,都體現出了擺脫粗糙,追求細致的方向。這是人性化的商業模式向規模化、標準化的工業化商業風格的挑戰。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因為商品的匱乏,大家對商品缺乏選擇性,于是規模化,集中化,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成為大眾消費的主流,典型的如福特T型車,但是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大眾的消費需求也進一步分化,大家開始追求自己個性化的需求,于是涌現出比如別克,克萊斯勒等眾多有自己鮮明個性的品牌。現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隨著國內電商體系的完善,在一些追求個性化的類目里,比如女裝,一個爆款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誰也不想穿件衣服出來到處跟人撞衫,大而全的店鋪模式也開始逐步消失,若干年前爆紅的檸檬綠茶早已淡出了大眾的視野。
為什么要提出小而美的概念?
雖然阿里系的淘寶天貓一直維持著市場的領導地位,但是面對著來自挑戰者們的壓力,特別是天貓面臨著來自京東的壓力,天貓面臨京東的競爭,無論是產品和物流上并沒有絕對的優勢,但是阿里系有淘寶這個殺手锏,這里是來自于全國的數百萬個人賣家,能提供各種你能想到的個性化,定制化服務,這個是對手們所沒有的,于是馬云就開始提出小而美的概念,包括后來的雙十二活動,提出的都是萬能的淘寶這樣的概念。于是,萬能的淘寶繼續無敵于天下。
其實小而美的概念體現了一種工匠精神,你雖然很弱小,但是你可以把你所在這個小領域做精做專到極致,在面對強大競爭對手時,往往能做到單點制勝,從而站穩腳跟,進而能做大做強。身邊就有個最好的例子,就是小米手環。在小米手環出來之前,市場上有不少很強大的對手。小米手環出來的時候,從品牌,外觀上都不是最好的,但是,待機20天,79塊錢的價格,這兩個核心爆點秒殺一切,不小心就成為了穿戴市場的強者。
在這個萬眾創業的時代里,一定會涌現出無數小而美的企業,在這個時代里,我們不需要去做一個大而全的平臺,巨頭們已經修建好了各種各樣的基礎設施,我們如果想賣東西,我們更應該去想如何在淘寶京東上面去做,我們如果從事內容創業,我們更需要去想如何做好一個微信公眾號。如果要去做手機開發,或許我們都不需要去做一個APP,而去做一個微信服務號(甚至未來會來到的應用號)。在這個時代里,BAT為我們提供了完善的基礎設施,我們不需要再去做發明車輪的事,這時候,我們可以把精力投入到一個更加精準的領域,去深挖,去把它做到極至。
想起過去看過一本書《軟件工藝》,雖然互聯網時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浮躁,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安心的做一名工匠,做著小而美的事,一樣可以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