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793字,閱讀時間3分鐘)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韓國7本,日本40本,俄羅斯55本,以色列64本,中國已經淪為世界上人均閱讀量最少的國家之一了!無獨有偶,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會》里說:在中國旅行時發現,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書店卻寥寥無幾,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這些話足以刺激得抗日憤青們怒發沖冠了。我向來對日本人存有一份戒心,可是這一次,我還真是對這個敢說真話的日本學者心存一份敬意,畢竟敢于說出真話的人少之又少,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泱泱大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地方,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竟然淪落成為一個幾乎不閱讀的民族! 對此,我感覺到的不僅僅是羞愧,更是悲哀。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些反應有點過分了,不就是沒有看書嗎?還至于這么危言聳聽嗎?雖說我們沒有看書,但是我們天天都在上網,看電視、刷微博、看微信,我也在閱讀啊!的確,那些碎片化閱讀的確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但由于缺乏足夠的深度,缺乏系統性,且并非自己的探索和感悟所得,那還遠非真正的閱讀,那只能帶給我們一種閱讀的感覺,暫且把它稱為“偽閱讀”。
什么是真正的閱讀呢?真正的閱讀,那是一個人全然忘我地將自己的沉浸在一個非功利的世界里,跨越時空界限、超越信仰種族藩籬、與另一個心靈進行的深層對話。“你與作者在另一個世界里快樂、悲傷、憤怒、平和。”那是一段段無法代替的完整的生命體驗。
為什么要閱讀?我們都是行走在現實世界里,衣食住行,缺一不可,生存與發展的壓力無處不在。如果你未能堅持終身讀書學習成長,且不說,知識老化淘汰、觀念陳舊落伍,迅猛發展的時代將把你無情地拍死在沙灘上。更為可怕的是,你將會在現實的汲汲營營中陷入精神的荒漠,被浮華的世風裹挾著失去人生的航向、或人云亦云,或麻木不仁。而閱讀拓展我們的視野,升級我們的大腦。如果生命是一種體驗,那么,一個人的閱讀量越大,閱讀品質越高,其生命品質也越高。在真正忘我的閱讀中,我們得以從日常的雞毛蒜皮中抽離出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定位自己和世界的關系,發現多元世界的豐富性。沒有比發現生活的另一番精彩,生命的無限性可能性更能激發人的潛能和活力的了。
在穿越時空,和那些偉大而高貴的靈魂對話的過程中,你會認識很多巨人。曼德拉為了人類的尊嚴,在牢獄被囚禁27年而矢志不渝堅守信仰;史鐵生在長達60年的生命歷程中歷經癱瘓、尿毒癥等種種不幸,卻愈挫愈勇,用生命寫出了激揚而深邃的文字,激勵著我們;德魯克早在60多年前就告訴我們創造客戶才是企業存在的目的,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精髓;喬布斯的近乎于瘋狂的對客戶體驗的極致追求,一次又一次地將科技和藝術完美結合,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在對話與探索中你會發現:相比那些偉人經歷的磨難,你所經歷的那點小挫折簡直不值一提;而那些困擾你多年的問題,居然好幾千前就有智者給出過答案;那些充滿隱喻的智慧的聲音,恰似黑暗中的火炬照亮了你前行的道路。那種欣喜,猶如他鄉遇故知;那種驚詫,宛如在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上,遇到了同行者。
閱讀的確不能直接帶給我們現實的利益,但是它能夠帶給我們比金錢、聲望更為重要的內心的豐沛富足。閱讀也不能立刻令我們脫離現實世界里的窘迫和困境,但是它能夠讓我們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現代社會,物質富足的同時,人們飽嘗情感疏離、理想幻滅、精神貧瘠的痛苦。也許,閱讀是對現代人心靈的最好的療愈。 閱讀和旅行相似,或者可以這樣說,閱讀是靈魂的旅行。生而為人,我們自詡為萬物之靈,而閱讀會讓我們變得謙卑和寧靜。閱讀拓展了我們生命的寬度、廣度、深度。如果你的世界是個圓,閱讀,會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讓這個圓的半徑不斷擴大。你知道的越多,你覺察到的未知也越多。閱讀讓你從根本上脫離無知者無畏的“甜蜜”狀態。閱讀,讓我們在這個喧囂的世界有了沉默了權利;閱讀,也讓我們在這個沉默的社會有了說話的權利。閱讀提升你的靈魂品質和格調。
也許我們不曾意識到,當我們放棄看電視、上網、聊天、購物,靜靜地打開書本時,我們已經做出了一個對自己的生命品質和幸福有著積極而深遠影響的選擇。一本本充滿智慧的經典書籍,就好似一顆顆色彩斑斕的彩貝,散發著迷人的光芒,輻射出巨大的能量。此時,她正靜靜躺在時空沙灘上,等待著愛書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