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孟嘗君官復原職的時候,也是齊湣王最得意的時候。仗著祖父齊威王,父親齊宣王打下的底子,齊國強盛極了,和西方的秦國不相上下。秦國不敢小看齊國,齊國也不敢輕視秦國。秦昭襄王和齊湣王就約定,天下要由秦齊兩國平分,秦國稱西帝,齊國稱東帝。
? ? ? ? 公元前286年,齊湣王約會了楚國和魏國共同滅了宋國,把宋國的土地分了。宋國本是春秋時期的大國,這會兒讓齊國滅了,各國都很驚訝,對齊國挺害怕。齊湣王得到了宋國大部分的土地,他可還不滿意。他說;“這回滅宋國,全是齊國的力量,楚國和魏國怎么能坐享其成吶?”他趁人家不防備,突然派兵攻擊楚軍和魏軍,從他們手里搶過來好幾百里的世界。楚國和魏國從此恨透了齊國,反去跟秦國交好了。
? ? ? ? 齊湣王并吞了宋國大部分的土地,越發驕橫起來了。他對大臣們說;“我早晚把周朝滅了,就能當天王。只要自己有力量,誰還敢反對?”孟嘗君勸告他說;“宋國為了狂妄自大,得罪了列國,大王才把他滅了。請大王別學他的樣兒。天王雖說失了勢力,終究還是列國諸侯共同的主人。大王怎么說要去攻打天王吶?”齊湣王說;“為什么不能吶?成湯征伐夏桀王,武王征伐殷紂王,我為什么就不能當成湯和武王吶?可惜你不是伊尹,姜太公罷了!”君臣倆就這么鬧了別扭。齊湣王又把孟嘗君的相印收了回去。孟嘗君怕在得罪他,就帶著門客逃到大梁,投奔魏公子信陵君去了。
? ? ? ? 齊湣王自從孟嘗君走了以后,更加狂妄自大了,天天想去進攻成周,自己好當天王。這一來,列國諸侯都對他不滿意,北邊的燕國就趁著機會,前來報仇。
? ? ? ? 原來燕國在公元前314年那年,起了內亂。當時的齊國趁火打劫,借著平定燕國內亂的名義,派大將匡章把燕國滅了。后來燕國人發起了一個復國運動,找到了以前的太子,立他為國君,就是燕昭王。各諸侯國反對齊國,燕國各地投降了齊國的將士也起來反抗,擁護燕昭王。匡章沒法兒鎮壓,只好退回齊國去了。燕齊兩國這就結了仇。燕昭王回到都城,修理宗廟,整頓朝政,搜羅人才,操練兵馬,立志要向齊國報仇。
? ? ? ? 這回燕昭王聽說齊湣王轟走了孟嘗君,還想去進攻成周。他就對他最信任的將軍樂毅說;“燕國受齊國的欺負,已經這么些年了。我天天想替先王報仇,就是不敢太魯莽。如今齊王無道,跟諸侯結下冤仇,這正是滅掉齊國的好機會。我打算發動全國的軍隊去跟齊國以死相拼,您看怎么樣。”樂毅說;“齊國地大人多,很有力量,咱們單個兒去攻打,怕辦不到。大王要征伐齊國,必須聯絡別的國家。列國之中跟咱們緊挨著的是趙國。大王跟趙國一聯合,韓國準會加入。孟嘗君在魏國也恨著齊王,他也許會請魏王幫助咱們。這樣,燕國聯合了趙,韓,魏一同去征伐,準能把齊國打敗。”
? ? ? ? 燕昭王就請樂毅去跟列國聯系。秦昭襄王正怕齊國太強大,也愿意幫助燕國。公元前284年,燕國的大將樂毅,秦國的大將白起,趙國的大將廉頗,韓國的大將暴鳶,魏國的大將晉鄙,各人帶著本國的兵馬,按著約定的日子會合在一起。燕國的樂毅當了上將軍,統率五國的兵馬,浩浩蕩蕩地向齊國進攻。戰國時期最有名氣的一次戰爭,這就開始了。
? ? ? ? 上將軍樂毅跑在趙,韓,魏,秦各國兵馬頭里,到最接近敵人的地方去指揮作戰。四國的將士一見,個個拼命往前打,把齊國的兵馬打得死的死,傷 的傷,剩下的只能往后退。齊湣王萬萬沒想到五個國家都來打他,慌了手腳,只好逃出臨淄。趙,韓,魏 ,秦這四國的將士打了幾回勝仗,各自占領了齊國的幾座城,就心滿意足地駐扎下來,不再接著往下打了。樂毅認為奪下來的城由他們幾國守住,也很好。他自己就帶著本國的軍隊接著往下打,沿路宣揚燕國軍隊的紀律,安撫齊國的人民。
? ? ? ? 樂毅出兵才半年,接連打下齊國七十多座城,齊湣王也給人殺了,只剩下莒城(在山東莒縣)和即墨兩處還沒投降。齊國眼看著要亡國了。樂毅一想;“單靠武力,收服不了齊國的民心。民心不服,就算把齊國全打下來,也守不住。好在齊國只剩下兩座城,也不能再成什么大事,不如拿恩德去打動齊國人,叫他們自己來投降。”他就做出幾件討好齊國人的事情,例如;廢除當初齊王所定的苛刻的法令,減輕人民的捐稅,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優待地方上的名流等。樂毅圍困莒城和即墨三年,可還沒打下來。他就下令退兵,大軍駐扎在離城十來里的地方,又下了一道命令,說;“城里的老百姓出來打柴,讓他們隨便來往,不準為難他們。瞧見挨餓的,給他們吃;受凍的,給他們穿。”要是燕國的君臣能夠信任樂毅到底,實行收服人心的辦法,那么,莒城和即墨的抵抗也許長久不了。可是有人從中破壞,辜負了樂毅的一番苦心。
? ? ? ? 燕國的大夫騎劫對燕太子說;“齊王已經死了,齊國就剩下兩座城。樂毅能在半年之內打下七十多座城,為什么費了三年工夫還打不下這兩座城?這里頭準有鬼。”太子點了點頭。騎劫接著說;“聽說他怕齊國人心不服,因此要拿恩德去感化他們。等到齊國人真的歸順了他,他不就當上齊王了嗎?他再要回燕國來當臣下才怪吶!”太子把這話告訴了燕昭王。燕昭王一聽,蹦了起來,怒氣沖沖地打了太子二十板子,罵他是個忘恩負義的畜生。他說;“先王的仇是誰給咱們報的?樂毅的功勞簡直沒法兒說。咱們把他當作恩人還怕不夠尊敬,你們還要給他說壞話?就是他真做了齊王,也是應該的呀!”
? ? ? ? 燕昭王責打了太子之后,索性打發使者上臨淄去見樂毅,立他為齊王。樂毅非常感激燕昭王的心意,可是他對天起誓,情愿死,也不愿接受這封王的命令。
? ? ? ?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燕惠王信任騎劫,正像燕昭王信任樂毅一樣。他還算顧全大局,沒把樂毅革職。可是不久又傳來了謠言,說什么“樂毅本來早就當了齊王了,為了討先王的好,他不敢接受王號。如今新王即位,樂毅可就要做王了。要是新王另外派個將軍來,一定就能攻下莒城和即墨。”燕惠王信了,就派騎劫為大將,把樂毅調回來。
? ? ? ? 樂毅嘆了口氣說;“要是回去,萬一給新王殺了,喪了一條命倒不算什么,只是太對不起先王了。”樂毅原來是趙國人,他就回到老家去了。趙王歡迎他回到本國,封他為望諸君。
? ? ? ? 騎劫當了大將,接收了樂毅的軍隊。他有他的一套辦法,把樂毅的命令全改了。燕軍都有點兒不服氣,可是大伙兒敢怒而不敢言。騎劫下令圍攻即墨城,圍了好幾層,可是城里早就做了準備。守城的將軍田單,把決戰的步驟已經很周密地布置好了。
? ? ? ? 田單是齊國田氏遠房的貴族。齊湣王在世的時候,他是個無聲無臭的小軍官。后來燕軍進攻即墨,即墨大夫出去抵抗,打了敗仗,受了重傷死了。城里沒有人主持,軍隊沒有人帶領,差點兒亂了起來。大伙兒就公推田單為將軍,才有了個帶頭的人。田單跟士兵們同甘共苦,又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妻子都編在隊伍里。即墨的人見他能這樣做,都愿意服從他。
? ? ? ? 田單知道樂毅的本領強,不出去跟他打仗,老是很嚴實地守著城。等到燕惠王一即位,田單就鉆了空子,暗中派人上燕國去散布謠言。燕惠王果然派騎劫去接替樂毅。田單又叫幾個心腹扮作老百姓到城外去談論。他們說;“以前樂將軍太好了,抓了俘虜還好好地待他們,城里的人當然不怕了。要是燕國人把俘虜的鼻子削去,齊國人還敢 打仗嗎?”另有人說;“我們祖宗的墳都在城外,要是燕國軍隊真刨起墳來,可怎么辦吶?”這種仨一群,倆一伙兒的談論,傳到騎劫的兵營里。騎劫聽到了這些話,就真把齊國俘虜的鼻子都削了去,又叫士兵把齊國城外的墳都刨了,把死人的骨頭拿火燒了。即墨的人聽說燕國的軍隊這么虐待俘虜,全憤恨起來。后來他們在城頭上瞧見燕國的士兵刨他們的祖墳,就都大哭起來,咬牙切齒地痛恨敵人,大伙兒全都一心一意地要替祖宗報仇。
? ? ? ? 即墨的士兵和群眾都紛紛地向田單請求,一定要跟燕國人拼個死活。田單就挑選了五千名壯丁,一千頭牛,先訓練起來,叫老頭兒和婦女們在城頭上值班。他又搜集了好些金子,打發幾個人裝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給騎劫送去,說;“城里糧食已經吃完了,不出三天就得投降。貴國大軍進城的時候,請求將軍保全我們的家小。”騎劫滿口答應,交給他們幾十面小旗子,叫他們插在門上作為記號。騎劫得意揚揚地對將士們說;“我比樂毅怎么樣?”大伙兒說;“強得多了!”這一來,燕軍凈等著田單來投降,用不著再打仗了。
? ? ? ? 那些派去的人回報以后,田單就把那一千頭牛打扮起來。牛身上披著一件褂子,上面畫著大紅大綠,稀奇古怪的花樣;牛犄角上捆著兩把尖刀;牛尾巴上系著一捆浸透了油的麻和葦子。這就是預備沖鋒陷陣的牛隊。那五千名壯丁組成一個“敢死隊”,他們都畫上五色的花臉,拿著大刀闊斧,跟在牛隊后頭。到了半夜里,拆了幾十處城墻,把牛隊趕到城外,牛尾巴點上了火。牛尾巴一燒著,一千頭牛可就犯了牛性子,一直向燕國的兵營沖過去。五千名“敢死隊員”緊跟著沖殺上去。城里的老百姓狠命地敲著銅盆,銅壺,隨著跟到城外來吶喊,霎時震天動地的喊殺聲夾著鼓聲,銅器聲,嚇醒了燕國人的睡夢。
? ? ? ? 燕軍將士手忙腳亂,慌里慌張地找不著家伙了。睡眼朦眬地一瞧,成百成千的怪獸,腦袋上長著刀,已經沖過來了!后面還跟著一大群稀奇古怪的妖精。膽小的嚇得腿也軟了,一開步就癱倒在地上。能跑的見了這些鬼怪,哪兒還敢抵抗吶?別說一千對牛犄角上的刀扎傷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隊員”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國軍隊自己連撞帶踩地一亂,也夠受的了。大將騎劫坐著車,打算殺出一條活路,正巧碰上了田單。這位自認為比樂毅強得多的大將,就給田單像抹臭蟲一樣地抹死了。
? ? ? ? 田單整頓了隊伍,立即往下反攻。整個齊國轟動起來了。那些已經投降了燕國的齊國將士一聽到田單打了大勝仗,就殺了燕國的將士,準備迎接田單。田單的軍隊打到哪兒,哪兒的老百姓就起來響應,田單的勢力就越來越強大了。
? ? ? ? 沒幾個月工夫,被燕國和秦,趙,韓,魏四國占領著的七十多座城,一座一座地全都收回來了。齊國將士和老百姓沒有不高興的,因為田單恢復了父母之邦,立了大功,大伙兒要立他為齊王。田單說;“太子法章住在莒城,我們早已有了聯絡。我哪兒能自立為王吶?”他就把太子接到臨淄來,擇個好日子,祭祀太廟,太子法章正式做了國君,就是齊襄王。
? ? ? ? 齊襄王對田單說;“咱們齊國已經快亡了,全靠叔父重新建立起來,這功勞實在太大了,叫我怎么來報答您吶?我封叔父為安平君,請叔父不可推辭。”田單謝了恩,當時就請齊襄王繼續發憤圖強,防備燕國再來報復。但是齊國經過這幾年的戰爭,到底削弱了,在沒有力量跟秦國爭奪天下了。
? ? ? ? 燕惠王直到騎劫被殺,燕軍打了敗仗之后,才想起樂毅的好處,后悔也來不及了。他寫信再去樂毅來,樂毅回了他一封信,說明他不能回來的難處。燕惠王悶悶不樂,又怕樂毅在趙國怨恨他,就把樂毅的兒子樂閑封為昌國君,繼承他父親的爵位。這一來,樂毅好像做了燕國和趙國的中間人,他有時候到燕國住,有時候到趙國住,來來往往的,兩國都把他當貴客,他也勸趙王跟燕國交好。到了兒他死在了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