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做過一個記憶實驗:識記12個無意義音節,需16.5次才能記住;而識記6節詩,共480個音節,只要8次就能記住。就好比閱讀,要想達到讀完一本書并記住書中的內容可能需要閱讀很多遍,而在充分理解書中內容并能夠靈活運用的情況下,那么記住它就不是一件難事。
而在當今社會移動互聯網普及,人們習慣用智能手機看書,吸取碎片化的知識。人們看書大多囫圇吞棗,并不能理解書中的內容,更別說記住書中的東西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只“讀過”,而且還把讀過的東西快速記到腦子里去呢?在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說,應該讓自己讀過的書物盡其用,盡量讓自己不忘記書的內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我們也要盡量將書中的信息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享受讀書的過程中塑造自我。
作者奧野宣之是以信息整理術聞名日本的“筆記本作家”。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累計銷量超過50萬冊。他的其他作品有《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如何寫游記和散步日記》等。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主要講的是運用筆記讀書法來幫助讀者在讀書的同時更好的吸收書中知識。筆記讀書法即通過做筆記來達到有效閱讀的方法。在掌握更有效、更快速的選書和購書方法的同時,能夠吸收書中的精華知識并將書中精華部分做成筆記從而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一、如何選書和購書?
大多數人買書都是沖動性購買,比如某個人推薦或者順便去書店看到某一本書的腰封書皮好看,總是想著“這本書對我有用”“肯定有我想看的東西”。抱著這樣心態買書的人往往買不到適合自己的書。所以很多時候書看不到一半就放棄了,自然也就達不到有效閱讀。別林斯基曾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 。 ”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講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選購圖書的方法,能夠讓讀者快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圖書。
1、購書清單
在報紙和雜志、新書發行的宣傳頁或者地鐵廣告上看到感興趣的書,將書的書名、作者名和出版社記錄到購書清單上,帶著購書清單去書店,將“覺得自己不需要的書”劃掉,買下自己需要的書并標記“已買”。
2、隨想筆記
把看報紙、雜志、電視報道和路上看到的感興趣的話題,所有好奇的事物都記錄到筆記本里的隨想筆記中去。比如,對報紙上的一則自行車通勤的新聞很感興趣,將“自行車通勤”記錄到隨想筆記中,然后在圖書館搜索有關自行車的書籍,記錄到購書清單上。
值得一提的是,奧野宣之提出做隨想筆記最好用的的方法是筆記本一元化。即將想讀的書和讀過的書包括資料和想法都記錄到同一本筆記里。
3、清單和筆記本聯動起來
將報紙和雜志上看到的書評中的書名記錄到購書清單的同時,將這篇書評剪下來貼在筆記本上,并記錄自己的感想。在找到想讀的書同時又源源不斷補充新的書籍。
通過上述方法整理購書清單不僅可以培養帶著目的去讀書的意識,而且還能看清自己真正的讀書需求并找到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二、如何讀書和記錄筆記?
波爾克說“讀書而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币簿褪钦f,讀書不僅僅是“讀”,還要會思考書中寫的哪些內容,哪些是我需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哪些是我要記住的,哪些是我可以運用到工作和生活當中的。那么,要想思考書中的內容和吸收書中精華,讀書筆記的作用就很明顯了。作者引用了法國文學專家鹿島茂先生在隨筆中闡述的讀書筆記的作用:“圖書都是有重點的,沒有必要從頭到尾詳讀。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點功夫讓自己對讀過的書有印象。即使只記下這本書的作者、書名、閱讀時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堅持寫讀書筆記,這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做出既精煉深刻又有效率的讀書筆記呢?奧野宣之在書中講述了一些方法。
1、做記號
為了更有效率的寫讀書筆記,可以先用做記號的方式篩選出書中的重要內容,然后記錄到筆記上。作者講述的做記號的方法有:
①通讀
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
②重讀
讀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幾頁重新讀一遍。如果仍然覺得很好,就把那一頁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③標記
再重新讀一遍折起上下兩角的幾頁,如果第三次閱讀后仍然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最后將仍然無法舍棄的內容記錄到讀書筆記上。
2、“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這是我認為的全書最有效的寫讀書筆記的方法。這個方法深深的影響著我以后的閱讀和做筆記的方式?!笆[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總體結構為“摘抄+評論”。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首先,在筆記上寫上六位數日期。比如2018年6月28日,即寫為“180628”。然后重讀幾遍做過記號的內容,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篩選出來摘抄在筆記上。最后,在摘抄的文章后面寫上自己的評論和感想。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摘抄文章很麻煩,耽擱時間效率低。其實,摘抄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摘抄不僅可以促進加深對書的記憶,而且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而評論就是思想輸出的過程,在思想輸出的前提下讀書,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變高。
3、剪報式讀書筆記
把看報紙、雜志或旅途中的火車票,看過的不錯的書評都可以粘在筆記本上,或者把書中的內容復印下來貼在筆記本上也有不錯的效果。
叔本華說過“讀書而不思考就不可能心領神會,得到的淺薄印象往往稍縱即逝 ?!彼?,要想記住書中的精華一定要主動思考。而思考的方法就是做讀書筆記。選擇適合自己的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吸收書中的知識并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三、如何靈活運用?
前面所說的都是通過讀書能吸收的東西,也就是思想輸入。而真正考驗交付能力的思想輸出就是能把書中學到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理解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華盛頓說“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之書等于廢紙”??梢钥闯觯行ч喿x的最終目的即為活用。
作者在書中交代平時要養成重讀筆記的習慣,最好是固定在同一場所同一時間,比如晚上八點在圖書館或者家里。在重讀過程中積極思考,將書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術轉述出來,并不斷思考新的東西記錄到筆記上。這些新思考的東西可以為以后自己寫的文章增色。
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最后,作者給出了很多做筆記的小技巧以及做筆記需要用到的工具,相信能夠幫助讀者解決很多做筆記時遇到的問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主要通過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活用這五個部分來強調讀書筆記在讀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購書清單和隨想筆記的來選書和購書,通過記錄讀書筆記來理解吸收書中的內容,通過重讀筆記來提升思想輸出。讀完這樣一本書,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有所讀有所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