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疫情又來了,活動都被暫停。正好梳理下思路,立個今年的flag:拓展下即興戲劇的邊界。很有意思的想法,繼續(xù)往下,那么問題來了,即興的邊界現在在哪里?這個邊界是怎么得出的?是誰畫的?是個共識嗎?想研究清楚就往前倒,即興誕生之初是什么樣子的?到現在突破了幾次邊界?你現在在那個邊界里?真實的它到底什么樣子?你真的了解即興戲劇嗎?
? ? ? ? 這么想下去真的是要窮經皓首了。拋開問題看本質吧,我一定不了解它的全部,那是它哪方面讓我能持續(xù)不斷的深入下來呢?甚至妄自尊大的想突破它的邊界!首先排除這是一份工作,因為在工作方面我真的沒做的太好,那是責任?不完全是,責任一定是構筑在某個原始動力之上的。
? ? ? ? 拋開問題看本質吧,從事即興戲劇跟我之前喜好的事情有什么共通?進入不同的世界,高凝練的體會與感受,然后,應該是:發(fā)現詩意!這個詩意不是從已有作品里文字中感受到的那些,那是別人的詩意,跟你無關,最多只是共情,也不一定共到點上。我需要發(fā)現屬于自己的詩意:一條你天天經過的路,突然有一天你抬頭看了一眼,原來這個建筑是這樣的;跟著導航騎自行車,發(fā)現是條死路,高科技不好使了,你要自己決定往左還是往右,你突然想到洋子哭歧途的事情,你就這樣跟千年前的人產生了鏈接。這些發(fā)生在今天,發(fā)生在剛才的事情恰恰就像是會出現在舞臺上,出現在長劇里的情節(jié)。
? ? ? ? 也許即興戲劇里比較重要的感受力,想象力是發(fā)現詩意重要的能力,也許它結果的不可預見性恰恰滿足了我對于詩意的苛求。那就回到原始問題本身,好像也解開了,詩意沒有邊界!當我意識到這個結果,扔掉邊界這個概念的時候,好像輕盈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