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羨慕人家拍的普洱茶湯色,要么紅濃明艷,猶如紅酒般吸引人;要么明黃透亮,看似琥珀;再看自己泡的湯色,要不熟茶泡成醬油湯,要么生茶泡得渾濁不堪,那人家和我們的差距在哪里呢?今天就給大家說下!
首先我就先說一下湯色沖泡難度比較高的熟茶吧!想泡出紅酒色的普洱熟茶必須注意到這幾點:
1.份量,離開份量談沖泡都是流氓,為什么有時同一款茶同一個人沖泡結(jié)果卻不一樣,往往最容易出現(xiàn)的原因就是在份量上面,很多朋友手感沒練出來前,投茶比較隨緣,有時10g多,有時卻不足5g,而且普洱茶緊壓程度不一,同樣面積大小的茶,重量相差甚遠也是常事,所以想泡好茶第一步就是稱茶(針對新手朋友,玩久了對重量還是有模糊認知的),一般茶水比1:30,200ml蓋碗我們投茶量是6g-7g。
2.器皿,為什么要強調(diào)器皿呢,因為器皿不合適很容易把茶湯沖得渾濁,這里主要強調(diào)的是茶濾、公道杯、還有茶杯,茶濾用于過濾茶水中的渣和茶碎,使茶湯色更為純凈,公道杯用于避免茶葉長期浸泡,過濃或過淡,茶杯就盡量選擇白瓷或透明的(玻璃等),這樣通過對比色澤表現(xiàn)得更明顯。
3.撬茶,這個比較容易說明,就是撬茶需要技巧,為了沖泡得更好,盡量別撬出太多茶碎,使條索保持相對完整,也不是茶碎多完全沖不出,只是茶碎越多,對你的技術(shù)要求越高!
4.茶葉的發(fā)酵程度和所處時期,對應熟茶來說茶葉質(zhì)量對湯色的沖泡影響相對還是沒那么大,一般熟茶只要手法可以,酒紅色完全是可以“ 造 ”出來的,發(fā)酵程度輕的其實泡出酒紅色越容易,重發(fā)酵更容易沖出醬油湯,各位朋友不信的可以自己去試試。對于湯色澄明度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就是普洱所處時期,可以明確一點就是新制茶葉,湯色更容易渾濁,還有轉(zhuǎn)化期的大倉茶沒有醒茶也容易渾濁。
5.沖泡手法(重點),沖泡手法絕對是茶好喝不喝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熟茶的水溫,是否水溫不足,是否高沖急沖(很多沖慣烏龍等朋友都有這個錯誤,熟茶是不講究高沖急沖的,手法盡量要輕緩,別造成太大的激蕩,一急很容易渾濁),悶泡時間掌握是否合適,茶水每泡之間是否瀝請(不要留根),這一點都是要經(jīng)驗積累和針對茶品特點進行沖泡,又很難展開詳談,但是這點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湯色沖不好,第一點就應該考慮自己手法有沒問題。
6.其他因素,常見沖泡期間被翻茶底,基本翻過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茶味都走樣,更別提茶湯會渾濁呢!所以這些因素一點要盡量避免!還有常見的普洱冷后渾等跡象。
接下來給大家說下生茶如何沖出明黃透亮的湯色:
1.年份,生茶想沖出黃亮的湯色一定是要有一定年份的,沒有年份你會發(fā)現(xiàn)湯色是偏黃綠的(就是比較青),一般正常完全新茶的轉(zhuǎn)化,要有明黃色(金黃)沒有3年以上的陳化是沖不出的(廣東倉為例),所以大家可以注意下這點。
2.茶葉質(zhì)量,如果生產(chǎn)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最后成品茶的茶湯也或多或少表現(xiàn)出來,或渾濁或偏紅等等。
3.茶葉撬茶的手法,盡量保持條索完整,別出現(xiàn)太多茶碎。
4.器皿,這點參照熟茶器皿那點。
5.沖泡手法,這點就和熟茶有差異了,相比熟茶要保持平緩的手法不一樣,生茶可以略為激進,還有生茶的悶泡時間和倒清每泡茶水等等技巧,都需要練習,但總的來說,生茶湯色表現(xiàn)沖泡手法的影響因素遠沒有熟茶大。
6.其他因素,還是那個話題,不要沖泡期間翻茶底。
其實網(wǎng)上很多圖片都是擺拍的,常見的熟茶湯色大多都是濃茶注水,人工調(diào)控出湯色來的,生茶或者根本就不是那款茶的湯色,但是對于真正想沖泡出好湯色的茶友,上面說到的基本就是湯色好壞的關(guān)鍵,特別是沖泡手法這點還是要多練,多總結(jié),很難在文章上說得那么清楚的。
(本文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