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正午時分,我與小俊相對而坐,共享午餐時光。他手邊隨意擱著一本剛從書房取出的張曉風散文集,淡青色的封面在光影中泛著溫潤的光澤。
? ? ? ? 近來,小俊沉浸在張曉風的文字里。他這樣描述閱讀感受:“張曉風的文字平靜恬淡,卻總能在不經意間讓人心頭猛地一顫,令人回味。”這本散文集已是他近期閱讀的第三本張曉風作品,足見癡迷之深。
? ? ? 用餐時,話題自然地落到了讀書上。小俊坦言,有些書他會反復品讀。他讀書極快,沉浸其中時,往往半天就能讀完一本,可我此前竟不知他還有重讀的習慣,因為很多書讀完就忘,所以會重讀兩遍、三遍。帶著好奇與些許擔憂,我問道:“好多書讀完就忘,你會不會覺得這樣讀書沒什么意義?”小俊望向我,神情認真地說:“雖然具體內容會淡忘,但閱讀時,文字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讀書不該太功利。”這番話讓我心頭一震——我原擔心他對讀書的意義有所誤解,此刻才發覺,是我多慮了。他接著說:“對有些人來說,讀書或許只是消遣,但對我而言,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被叵肫饺绽?,閑暇時光里的小俊,大多都是手捧書卷靜靜閱讀,這份對閱讀的堅持,著實令我自愧不如。
? ? ? ? 小俊吃飯總是慢條斯理,專注于碗中菜肴,米飯也是一小口一小口地細嚼慢咽。他一邊咀嚼,一邊悠悠說道:“汪老師講過,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她讓我們學習這種純粹、不帶功利心的讀書方法?!痹捳Z間,滿是對老師的認可與推崇。
? ? ? ? 我順勢轉換話題:“感覺你很佩服汪老師,那在所有老師里,你最佩服誰呢?”小俊幾乎沒有絲毫猶豫:“所有老師我都佩服!”這樣的回答,滿是真誠與敬意,讓我倍感欣慰。畢竟,唯有從心底認可、崇拜老師,學校教育才能真正滋養他的心靈,賦能他的成長。
? ? ? ? 為了讓他更深入地感受老師們的閃光點,我引導他說說每位老師的獨特之處。小俊頓時打開了話匣子,眼中閃爍著欽佩的光芒:
? ? ? “高老師簡直是‘語法活字典’!不管是課本上學過的,還是沒接觸過的語法點,她都了如指掌,課堂舉例更是張口就來,太厲害了!”
? ? ? “徐老師特別會教學,每當我們困惑時,他總能找到最通俗易懂的辦法,一下子就把難題講得明明白白?!?/p>
? ? ? ? “物理汪老師最絕的是徒手畫圓,畫出來的圓跟圓規畫的一模一樣,每次看都覺得不可思議!”
? ? ? ? ? “語文汪老師飽覽群書,看過的書就像刻在腦子里一樣,書里的情節、細節,她都能繪聲繪色地描述,聽她講課就像走進了書里的世界?!?/p>
? ? ? “吳姨媽的地理知識儲備驚人,她上課根本不用帶書,各種拓展知識信手拈來。而且她還懂心理學,我們的小心思都逃不過她的眼睛?!?/p>
? ? ? ……
? ? ? ? 小俊如數家珍,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對老師們的欽佩是如此真摯純粹。細細分析,他佩服老師的點,無一不聚焦在專業素養上。這不禁讓我深思:作為教育者,想要贏得學生發自內心的欽佩與信任,最堅實的根基,還是不斷夯實專業基礎,提升教育智慧。唯有以扎實的學識為舟,以高超的教育藝術為槳,方能在學生的心靈海洋中,劃出最動人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