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是一部嫩巴黎電影,影片講述的是年齡不詳,據說是12歲嫩巴黎小男孩贊恩的故事,因為父母是被政府下達驅逐令的非法居民,所以孩子們也沒有出生證明,一家七口蝸居在首都的一個貧民窟里。
贊恩和弟弟妹妹們沒有上過學,每天打零工賣果汁,回家還時不時要受到父母的責罵和毆打。
這部電影原來的譯名叫《迦百農》,在《圣經》中,迦百農是一個地方名,但是這個名字在英語和法語中,有著“無規則”的含義,感覺亂亂地,正如電影中所描述的。
贊恩雖然沒有讀過書,但他卻是十分清醒的,大概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的原因。
某天他發現她的妹妹薩哈來例假了,由于擔心被父母發現后會將妹妹早早嫁人,于是幫助她隱瞞這個事。
本以為這樣就沒事了,可是妹妹終究還是逃不過這一劫,妹妹還是被父母嫁給了房東阿薩德,她才11歲啊,贊恩只能眼睜睜看著妹妹被帶走,這種絕望和憤怒,無處宣泄,他下定決心離家出走了。
后來他遇到了一個同樣沒有合法身份的苦命黑人單身媽媽——拉希爾,她收留了贊恩,這讓他有了一個歸宿。
白天他幫她照顧她的兒子約納斯,可惜好景不長,因為拉希爾在一次外出中被警方因無身份證明而扣留,只留贊恩和約納斯相依為命。
為了照顧約納斯,他做過很多事,包括賣曲馬多藥片制成的毒品替代物——曲馬多飲料,后來因為被房東趕出來了,贊恩走投無路了,只好將約納斯賣掉了。
贊恩回到家中,無意間聽到妹妹薩哈的死訊,他徹底崩潰了,拿起刀就沖到阿薩德家,將阿薩德砍傷,也因此,贊恩被判刑了。
在獄中,他通過一個節目的幫助,將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他說了一段讓我很受觸動的話: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或毆打,鏈子、管子、皮帶,我聽過的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滾,你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我住在這里的地獄,我像一堆腐爛的肉。生活是個婊子,我以為我們能做好人,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要我們像地毯一樣被踩在腳下。“
看完影片覺得好心痛,心疼贊恩的成熟,本來這個年齡應該是最純真的,然后再是慢慢由幼稚變成熟,可是贊恩卻是一開始就被迫成熟,被迫接受生活的重壓。我相信在那個地方有很多像贊恩這樣的孩子,他們也渴望有美好的童年,可是現實卻是在扼殺他們的純真。
內地明星姚晨就曾經說過:
“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
本片除了國家政治問題以外,我覺得家長也是需要反思的,為什么你自己都窮困潦倒,食不果腹,連生存都是一個大問題還要生那么多?
為什么生下來又不好好教,而是隨意把孩子丟棄,隨意打罵?
這真的需要深思,在我們中國現在很少這樣的情況了,在那些戰爭頻發,難民遍地的國家,這樣的情況真的是數不勝數。
再回到贊恩父母身上,他們生孩子彷佛像是在養籌碼,是用來交換利益的,他們周圍的環境也是這樣,所以說生育觀只是一個表面,其根源還是畸形的社會價值觀。
這很難改變,需要漫長的教化,也是個人難以改變的,所以這部電影很好的傳達了這個理念,希望可以帶給他們一些觸動,生孩子是一種責任,而不是生出來就可以不管了。
只生不養才是最可怕,現在這個社會做什么都需要考證,做父母卻不用考證,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配當父母。
故事的最后,法官問贊恩:你希望父母怎么樣?
贊恩什么都不要,他只希望父母不要再生了,法官同意了。
故事的最后塞恩笑了,也是整部影片中唯一一次笑了,因為他知道他可以有屬于自己名字的身份證明了。雖然以后他還會有苦難,但是至少他可以看到光了,這些光可以支撐他走下去。
最后,愿所有父母都可以做好充足的準備才選擇去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愿每一個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希望懂事的贊恩能收獲力量和幸福,正如萊昂納德?科恩的《頌歌》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