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帶過一個學生,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學習差,非常努力,雞叫起床學習,人家已經睡一覺醒來,她還在挑燈夜讀,不到夜里十二點絕不休息,才初三。看著實在心疼,后來和家長聊了聊,家長呢是很積極的參與孩子中考大關,方式嘛,不敢恭維。孩子在家學習,家長一直在催寫作業要快點,手機計算器標配跟前,所有計算題,全部上計算器,沒寫完不讓睡覺,孩子有問題不會,直接給參考答案,或網上搜答案,然后把答案寫上去,完工。
和這位家長溝通的時候,筆者明白了孩子的問題出在哪里。這位家長,很重視孩子中考成績,對于現狀非常著急。家長第一句話,老師,我這孩子智商不行,學習太差,怎么辦……家長是一肚子苦水。
筆者反駁了第一句,顯然孩子智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家長說這話時,很大程度上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二,家長在孩子學習方面要做的是鼓勵,不是懷疑。家長積極重視孩子的教育,這很好,方法也是很重要的,簡單粗暴會適得其反。
既然是家里寫作業,那就是課后鞏固知識,一直催實在沒有必要,孩子沒有掌握,催ta寫一百題除了浪費時間精力,打擊信心,沒有任何意義。
習慣是很重要的,對于成年人來說,自制力都沒有那么強,誰能自信的說不會因為手機分散專注力?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手機在手邊,怎么能專心學習?效率怎么提高?有些科目是禁止使用計算器的,平時練習怎么可以養成完全依靠計算器的習慣?很多學生,簡單的倍數關系都觀察不出來,需要計算器。
睡眠也是一個問題,沒有足夠的睡眠,怎么保證學習質量?睡眠不足,記憶力下降,精力不足,學習起來自然更吃力,打擊積極性和自信心。為了寫作業而寫作業,本末倒置,寫作業是為了鞏固知識,不是尋求心理安慰。
看答案雖說也是一種學習方法,但不是每個學生都適用,何況是在沒有經過思考的情況下直接看答案,沒有理解,只能視為抄答案。
最麻煩的一點,這孩子似乎一切都是在迎合老師和家長,老師問,明白了嗎?學生說,這個很簡單,完全懂了,家長問,老師講的都懂了嗎?嗯,能聽懂,挺容易的。最后,反饋在試卷上是不及格,稍微拐個彎,就不知道什么跟什么。沒有走心和理解,只為迎合。
還有一個學生的通病,不認真看題,大體瞄一眼,馬上下筆,家長經常嫌孩子寫作業慢,給孩子心理暗示,能不能答對不要緊,重要的事要快。孩子不是做題的工具,平時在家練習,不是考試,重要的是搞懂知識點,能夠舉一反三,學習起來才事半功倍。
最后筆者和家長溝通,要求家長先改變自己急躁的性格,管好自己的嘴,做好監督工作。該收收,該督促睡覺就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