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個朋友,做進口化妝品。學完第17課“引流品”后,她決定,用零利潤的爆款眉筆引流。果然小店流量大漲,但是,不少顧客逛了半天,卻沒買多少東西,客單價很低,怎么辦?
? ? 解決這個“怎么辦”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流量大漲,轉化率也挺高,來的人都在買,但就是客單價很低。這個問題就出在:商品之間的銷售“連帶率”不高。
概念:連帶率
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個傳奇故事,一直激勵著很多銷售。
太太周末要出差,老公去買旅行箱。店員說:那您周末干嘛呢?要不去釣魚吧?她給顧客推薦了一款小號的魚鉤,還有中號的,還有大號的,然后是小號的魚線,中號的,大號的。她問顧客:想去哪里釣魚?海邊?她給顧客推薦了一條游艇。顧客說,車的馬力不夠,怕拖不動。然后,她又給顧客推薦了一部新車 ……
我猜,這個“傳奇故事”應該只是一個段子,但它想講的就是“連帶率”的重要性。
? ? 連帶率,就是從用戶的初始需求出發,深入挖掘相關需求,連帶銷售的產品的比率。太太出差,那您周末干嘛呢?這就是“相關需求”,順藤摸瓜,不斷深挖,然后滿足這些新需求,就能提高客單價。
? ? ? 那我這個朋友應該怎么辦?深挖眉筆的相關需求。
買眉筆的女孩子還可能買什么?還可能買眉刀,和化妝棉;那買香水的呢?還可能買走珠和身體乳;那買眼影的呢?還可能買眼線,和睫毛膏;那買唇彩的呢?還可能買唇膏,和BB霜;那買乳霜的呢?還可能買卸妝液,和潔面水 …… 等等等等。
運用
1、 價格連帶。
價格連帶,就是高價帶低價、正價帶特價。
在快餐店點完套餐,營業員會問:您要不要試試我們最新口味的草莓派?或者:加2元就能升級可樂和薯條,您要不要試試?
別小看這一句話。就算20%的人接受,也是可觀的收入。
2、大件帶小件。
超市收銀臺邊,通常有些1元、2元、5元的商品,比如口香糖。顧客結賬時,一看298元,可能就會隨手拿個2元的小東西,湊個整。
在電商平臺,你可以設計199元包郵,299元送禮,399元自動升級VIP。然后,用戶一看購物車,還差9元VIP,這時“湊單”就跳出來了,正好有件商品9元。
客戶買了不少零食,92元,你隨手抓個10元的零食給他,總價102只收100元,他會覺得占了便宜。
3、親情連帶。
在服裝店,你說:你穿這件衣服真漂亮,要不要給男朋友帶一件情侶款?
在紀念品商店,你說:這個鸚鵡木雕真氣派,要不要也給辦公室同事帶些小的做紀念?
在食品店,你說:這個真的很好吃,要不要給父母也買一些?我們有無糖的。
4、搭配連帶。
你如果賣鞋子,可以順便賣襪子、皮帶、甚至是袖扣;如果你賣時尚女裝,可以順便賣胸針、項鏈、甚至是手表。
最開始說到的,因為買魚鉤,所以買魚線;因為買魚線,所以買游艇;因為買游艇,所以買新車,這就是搭配連帶。
四種連帶,幾乎一定能塞滿顧客的購物車。如果顧客看到滿滿的購物車,萌生了罪惡感呢?記住一個神句:
這不是多買,這只是提前買~
你如果賣鞋子,可以順便賣襪子、皮帶、甚至是袖扣;如果你賣時尚女裝,可以順便賣胸針、項鏈、甚至是手表。
最開始說到的,因為買魚鉤,所以買魚線;因為買魚線,所以買游艇;因為買游艇,所以買新車,這就是搭配連帶。
四種連帶,幾乎一定能塞滿顧客的購物車。如果顧客看到滿滿的購物車,萌生了罪惡感呢?記住一個神句:
這不是多買,這只是提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