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兩天,咪蒙在她號稱有200W粉絲的微信公眾號里推送了一篇《懵逼了!我的兒子失學了》,哭訴兒子隨她從深圳來到北京,因為各種原因暫時入校無門面臨失學問題。
發布后的第二天,后臺幾千條粉絲留言幫她想辦法。有家私立學校“從天而降”,主動聯系并拋出橄欖枝,提供入學資格。
一夜之間,孩子有學上了,粉絲們也互動起來了,本來是個happy ending。尷尬的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支,有些看客們卻炸了!
炸的原因不是講她動用了多少粉絲資源,也不是因為看內容變現紅了眼。大家揪住不放的點還是因為,她曾寫過的一篇轟動朋友圈文章——《致賤人》。
于是就有人說:恭喜你咪蒙,你終于成了自己筆下的賤人。
2.
其實,過去我還挺喜歡咪蒙的。
剛玩豆瓣那會兒,她發的影評,內容鮮活有趣、文筆功底扎實,能玩轉小清晰也能頻出金句,看完后經常被她的料逗得會心一笑。
但至從她開了微信公眾號后,作為一名曾經忠粉的我,卻越來越看不懂她的調性。
比如:
從閱讀量100W+的爆文《致賤人:我憑什么要幫你》,寫到《偶像戀愛了又怎樣?反正我只是想睡他》。甚至是大言不慚,直截了當怒甩一篇《我們為什么愛說臟話》。
文風和原來也大不相同,曾經有點小清新、字字推敲,現在卻打著“真性情”的旗號。一口一句“老娘臥槽”、“你咋不上天”、“脫褲子”、一路從胡歌“睡”到宋仲基。頗有種“我抽煙、喝酒、說臟話、混夜店,但我是好女孩”的風范。
這些光是看標題就看得我心驚肉跳。
再閱讀內容本身,喜歡放大生活里的小情緒,用力過猛一味尋求與讀者們的共鳴。最可怕的是,文字還兼具煽動性,有種扯著嗓子吆喝拉家常的畫滿感。每次看完后猶如一口氣喝完十八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躁勁。
用最近網絡上特別火的一句話來講,就是:
“我真的快抑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了!太魔性!”
3.
現在她的風格驟然變成這樣,也并非空穴來風。
在這個追求極速,段子手+意見領袖呈井噴爆發的年代,想要迅速吸引看客的眼球,除了身懷絕技以外,是不是還得折騰點標新立異?
于是她說:“也許這個時代,恰恰是需要偏激的”、“想寫出爆款微信文章,標題一定要簡單粗暴。”
就像熬雞湯時找到了一袋濃湯寶,調料方便,蒸制過程中快速融化成濃醇高湯,哪還有什么功夫去靜下心來溫火慢熬。
4.
在這個圈子,她并非第一人,也絕不是最后一位。
大到公司里的品牌公關狗,小到自媒體個人,千人千面、如法炮制、不起個驚駭世俗的標題、不寫個刀槍植入簡單粗暴另辟蹊徑的話題,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會玩新媒體運營。
所以當我們午休時、坐地鐵時、打開手機,看到有人洋洋灑灑,羅列出自己BOSS的N種不是:
從“墻頭草隨風倒”吐槽到“一毛不拔空手套白狼專業戶”;也見過有人寫“老娘愛怎樣就怎樣,關你P事”。
字里行間,一點就炸!
此時,奔著爆款目標寫的文章,文字變成了手中的武器,當成機關槍一樣噼里啪啦胡亂掃一通,你爽你先來!圍觀的人倒是多了,你卻斯文掃地。
10W+只能說你做了一次成功的營銷,可并不意味著你能說出一個好故事。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