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之前,我都會習慣性的掏出手機,點開咪蒙的文章,這似乎已經成為我的習慣之一。然而,在我關注的50多個公眾號當中,似乎只有咪蒙和其他為數不多的公眾號(如惡魔奶爸Sam)能夠做到:只要它的小紅點亮起,我就迫不及待地想點開。顯然,這樣的公眾號的運營是非常成功的,內容受讀者喜歡,發廣告推軟文的超高轉化率讓合作的甲方歡喜雀躍,很多話題都能得到現象級的討論,最后自己掙得盆滿缽滿。
所以,問題來了:在這么多的微信公眾號里,為什么偏偏咪蒙能打造出100w+閱讀量的爆款文章?為了深度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微信公眾號的大環境
咪蒙文章獲得如此大的閱讀量與微信平臺的使用密切相關。2012年才建立,微信在短短兩三年之內就取得了近8億用戶,近600萬+公眾號,足以證明微信這個平臺本身巨大的影響力。
下圖能夠直觀的顯示微信的發展歷程。
微信平臺的用戶數非常龐大,然而剛建立時期很多公眾號的內容卻很無趣,用咪蒙在后來的采訪中說過的一句話來概括當時的現狀就是:關注的公眾號有上百個,三四個月讀下來發現真正不錯的文章還沒有十幾篇。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大多數公眾號的營運者沒有把握一條最最致命的準則:內容為王。然而,咪蒙抓住了這個機會。正是因為這樣,雖然咪蒙2015年才開了公眾號,已經錯過進入這個平臺的紅利期,但是憑借自身原來微博上的的粉絲,以及公眾號上各種有趣的文章持續不斷的更新,創造了兩個月漲粉四十萬的奇跡。
二.“咪蒙”的特殊之處
我給這個小標題中的咪蒙加了引號,是因為我不單單把這個概念看作咪蒙本人,還包括咪蒙的團隊。接下來,我會從三個方面來闡述“咪蒙”的特點。
1.作者咪蒙的個人經歷
咪蒙畢業于山東大學,文學碩士,擔任過南方都市報深圳雜志部首席編輯,有著近20年的文藝工作經驗,寫作功力非常深厚。這是她能夠創造準確切中大眾心理的爆款文章而且能夠順利推廣的最基本的條件。
另外,在真正努力搞好之前公眾號,咪蒙經歷了一次慘痛的創業失敗。5個月燒完了400萬,最后都到了抵押房子還債的地步。
在我看來,咪蒙的這些個人經歷都讓她在打造一個公眾號時受益頗多。簡言之:能力強,人脈廣,有經驗(尤其是從失敗中學到的經驗)。
2.咪蒙團隊的協調配合
我們每天看到的咪蒙公眾號的各種推文的背后,并不是咪蒙一個人在單打獨斗,而是非常規范高效的團隊化運作。咪蒙北京的公司叫做十月初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團隊核心業務就兩塊:自媒體和影視編劇(以及投資)。團隊有13個人,以及8個實習生。
可能在2014年之前,運營一個公眾號一個人就足以能夠支持起來,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個人若想把一個公眾號運營好,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咪蒙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團隊在運作。
而大部分個人的公眾號,運營者都是一個人,大部分可能還都是兼職,光找素材、排版、寫內容就可能花費幾個小時,更別想著去如何推廣了。咪蒙反思自己之前把公司開垮的經歷時,一直都在強調一點,人一定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咪蒙清楚,自己最擅長且唯一擅長的事就是內容,所以運營現在這個公眾號的時候,她一直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如何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內容上。其他方面的工作,比如設計、排版、推廣、公關等等,都把這些項目交給合適的人去做。正是因為團隊的高效運轉,咪蒙只需要把精力都放在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上,公眾號的運營才得以如此成功。
3.咪蒙文章的獨到之處
很多傳統的公眾號推出的文章都非常沒有新意,選題視角平淡乏味,標題難以吸引人,內容東拼西湊,語言冗雜難懂,排版設計缺乏獨特風格,讀者受眾目標模糊……而這些問題正是他們寫出爆文路上的攔路虎。巧妙的是,咪蒙毫不費力地規避了所有的問題,文章寫的是真好。接下來,我就簡單提煉一下,咪蒙文章的吸睛之處。
⑴標題黨
咪蒙文章很大的特點就是,只要你看到題目就特別想點進去看看。她起標題非常嚴苛,每篇文章寫好后幾乎要想十多個標題,和團隊討論之后,才能決定出哪個標題,為的是能夠帶來更多的閱讀量。甚至團隊招人的時候,起標題都是必考的技能之一。深扒一下咪蒙的標題的特點:
極善于制造反轉,比如,先寫一個大家習以為常的現象,然后用直白甚至有些粗魯的語言制造巨大反差,如《收到男友的禮物后,我想報警了》;
擅用直觀的數字刺激讀者,如《不會聊天怎么辦?先做好這10件小事》;
巧用熱點詞語吸引眼球,如《太陽的后裔,我喜歡這種勢均力敵的愛情》,《總有妖艷賤貨替我來愛你》等;
用問句引發好奇心,比如《為什么有的人11歲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當年勇敢一次,人生會不會是另外的樣子?》《“閨蜜”這兩個詞,怎么 就變成貶義詞了呢?》
激發情緒引起共鳴,不按常理出牌,反套路,瞬間打開你情緒的開關。就像,《我們的青春沒有早戀和墮胎,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擬》,《致賤人:我憑什么要幫你?!》;這類標題是不是特別能煽動大家的情緒呢?
因為身邊的人不知在什么時候也曾對你講過類似的話,或者大家也有著相似的親身體驗,然而仔細去思考這些現象,并能有邏輯地做出回應的人卻實在少得可憐。這時,咪蒙就成為了我們內心所思所想的發言人,替我們說出了我們想說但是不敢說或者不知道應該怎么說的藏在心里的話,被咪蒙圈粉再正常不過。
⑵從讀者視角出發
大師的時代已經過去,互聯網時代,大眾更關心的是,你的文章怎么能表達我。也就是說,讀者希望,在你的文章里看到我自己的影子。所以,好的文章,要察覺到人性的痛點,表達大眾的情感共鳴。咪蒙的文章篇篇戳心,能夠敏銳地get到讀者的G點,無非就是遵循兩個原則(咪蒙自己概括):
這件事與你有關;
這件事對你有用
先說第一個問題。這件事與你有關,意思是公眾號寫手必須找到想寫的東西,跟大眾的關聯。所以必須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標題開始,把核心問題落實到跟讀者的關聯上。在選題方面,選取生活中的事例以及大眾關心的話題,仔細觀察咪蒙,會發現她的文章大多聚焦于探討男女關系、職場關系、親子關系,所以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在咪蒙的筆下被寫成了什么樣的角色,都是和你自身有關系的。只要讀咪蒙的文章,你就會被代入劇情,你不再只是一個看客。
比如一些流行文章:《不要把你的窮病傳染給你的孩子》《你是什么人,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
《我們為什么要努力賺錢》
要解決第二個問題,這件事對你有用。你是哪個方面的技術流?你在哪個領域有深厚的積累?你對哪個問題有深入的思考?其實文章寫的就是見識、閱歷和積累。 你在任何小事上有特別的積累,都是有意義的,值得總結、梳理和呈現。 如果你分享的內容還能對別人產生影響,對別人有用,那就再好不過。
比如咪蒙發過一篇:《優雅女性一定要看的50篇黃文》,這也是看了幾千篇黃文才寫出來的,厚積薄發的代表。 其實迄今為止,咪蒙的公號上閱讀量最高的兩篇,都超過100萬的,就是兩篇技術流文章: 《所謂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說話》 提供了31種說話技巧,條條都是干貨。《如何在操蛋的世界里保持快樂》提供了15種保持快樂的秘訣,比較實用。做到這兩點,選材基本就算走在打造爆文的正確道路上了。
⑶寫文套路深
咪蒙的文章看得多了,你會發現,“朋友”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語,幾乎每篇文章都會提到不止一兩次。這可以算是咪蒙文章的第一個技術層面的套路。“講身邊的故事,讓你信以為真”。“我有一個朋友A、B、C…”“我的老板朋友、同事朋友、閨蜜講了一個故事…”這種句型咪蒙信手拈來,運用自如,仿佛每件事都是發生在她身邊的真實案例。然而,只要稍加思考,你就會發現其實不盡然,例如《致賤人》一文中,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有咪蒙寫的那么壞嗎?顯然,她極其熟練地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但是她就是讓你覺得這樣的人你身邊有很多,讓你自我感覺良好,從而給你一種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虛假的自我優越感,被她圈粉,甚至洗腦就很常見了。所以,我把它稱為咪蒙文章的套路之一。
咪蒙文章的第二個套路是極其善用短句的堆砌,把長句難句、只要會阻礙讀者快速理解文章的句子都分成一小節一小節,讓人讀起來感覺非常順滑,就像德芙巧克力的一樣的絲滑體驗,總之,讓你感覺看她的文章是非常爽的一件事情。咪蒙并不是把讀者當傻瓜,覺得他們沒有能力理解復雜的句子,相反,正因為她太了解大眾的心理,很少有人會在工作一天之后還有精力細讀文章,她才會為了讀者的體驗,直接把句子掰開。
咪蒙第三個套路是配圖排版十分精巧。很多時候,看一篇公眾號上的文章,都不用看寫什么,有時候只要看一下排版就知道這是出自咪蒙的,能做到這一點簡直不能更難得。咪蒙文章里善于使用各種小清新的配圖,就像小時候看的童話故事書里插畫,簡單卻不失深刻的哲理;在很多咪蒙戾氣過重的文章里,這樣插畫的使用起到了平和讀者整體感覺的作用。排版上,字號大小、字體顏色、行列間距、段落設置…這些要素的考究,都讓咪蒙的文章隨便拿一篇出來都非常有逼格,讓人感覺非常高級,從而愿意轉到朋友圈里、分享到不同的群里,用咪蒙的文章傳達自己的思想與訴求。
寫到這里,我對咪蒙能夠打造100萬+閱讀量背后的原因基本分析完畢。簡言之,咪蒙之所以是咪蒙,如此獨一無二,就在于四個原因:走心的原創內容、多年的行業人脈積累,創業失敗后汲取的經驗教訓,和敢于重頭再來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