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易傳原文·文言傳(七)】
文言曰:陰疑于陽必戰(zhàn)(1)。為其嫌(2)于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3),故稱血焉(4)。夫玄黃者,天地之雜(5)也。天玄而地黃。
[注釋]
(1)陰疑(n ǐ)于陽必戰(zhàn):即陰氣到了與陽氣相抗衡時,陰陽二氣就會有一戰(zhàn)。疑,通“擬”,比擬,這里指陰陽二者勢均力敵。
(2)嫌:《說文》曰:“嫌,疑也。”同上文之“疑于陽”。
[3]猶未離其類也:坤卦“上六”雖已兼有陰陽二氣,然仍屬《坤》卦,故曰“猶未離其類也”。
(4)血:為陰的一類,中醫(yī)指氣為陽,血為陰。
(5)雜:天地混雜,玄黃之色。
[參考譯文]
當陰氣強盛到與陽氣相抗衡時,就會與陽氣發(fā)生交戰(zhàn)。這是因為陰氣可與陽氣抗衡,所以就可以與乾一樣被稱作“龍”,但是,它仍然未有脫離陰屬之類,故稱“血”。青黃之色,就是天地之色的相互雜合,天的顏色是青藍色的,地的顏色是黃的。
[解讀]
坤六爻皆為陰,到了上六,陰已到了盡頭。陰居于上,勢極盛厥陰,也意味著陰盡陽生,這就發(fā)生了“龍戰(zhàn)于野”。陰陽雖然混戰(zhàn)在一起,使人難辨,但最終陽就是陽,陰就是陰。“天玄地黃”的本色沒有變。用在人事上,指謬誤一時戰(zhàn)勝了真理,但那只是暫時的,烏云是遮不住太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