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對寫作的重新認知
無論是參加在簡書上和微博上日更活動,還是參加網絡寫作學習班,持續寫作的小伙伴應該和我一樣,內心至少希望通過寫作達到這幾個目的:一是能夠通過寫作輸出,記錄自己的生活、學習感悟,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一筆財富;二是能夠像自己的老師和網紅們一樣,通過寫作,實現賺錢和出書的商業愿望;三是能夠通過寫作過程中自我對話,實現自我心理調整和心理療愈。
特別讓我們心潮澎湃的是,我們熟悉的自媒體大咖們,他們大多通過寫作吸引了大量粉絲,不僅實現了出書、出名、賺錢的目的,還走向了自由職業、斜杠青年之路。這讓不少寫作人開始計劃死磕自己,甚至打算以寫作為生。
前兩天,加了在網群里認識了超過2年的弗蘭克的個人公眾號,他的很多文章讓我重新認識寫作這件事情。說心里話,我看到了他2年前從發紅包求別人看文章、提建議的執著,也看到了他今天開寫作學習班、公眾號有數萬鐵粉(猜測的)、與很多網絡大咖們同臺分享成長的成就,我的感慨很多。
最重要的一點感慨就是,我們對寫作不能寄予太多的拯救自己的含義,從某種意義上講,寫作其實就是一次個人創業,真正能夠成功的其實最多只有5%,而95%的人都會淹沒在滾滾網絡紅塵之中。這是一個自然規律,雖然有道殘酷無情。
02 寫作之外,更重要的是生活
從春節前開始在簡書上持續寫作開始,每天有不少人點贊、評論、關注、甚至贊賞,讓我產生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覺:是不是很快就可以積累上萬粉絲?是不是將來可以出一本書?是不是到某個不遠的將來可以通過寫作養活自己?是不是可以考慮知識產品化的問題?
這幾天在簡書上自己寫的文章的閱讀量大幅度下滑,讓我心境很不好。我這是怎么了?我開始看Spenser、弗蘭克的公眾號文章,并開始反思自己寫作的目的和期望,希望自己更理性的看待和理解寫作的意義。
看到弗蘭克2016年9月寫的一篇公眾號文章《什么人適合寫作?》最后一句話,我突然有點醒悟的感覺。他說:“如果你的生活過得并不好,請努力把生活過得好一點,千萬不要把寫作當作自己的唯一救命稻草”。
是啊,寫作只是我們愛好文字的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希望通過寫作拯救自己人生,絕大多數人注定會失望的。不是說沒有可能,而是小概率事件。寫作再有價值,也只是我們個人成長的一部分。
03 寫作,合理時間分配是什么?
可能是因為很久沒有練筆的原因,剛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每寫一篇超過1000字的都要用超過3個小時的時間,做其他工作的時候,還時不時一整天關注閱讀量、點贊、評論這些反饋。說實話,基本上把我通過時間管理擠出來的空閑出來的整塊時間全部占用了,時間和精力消耗很多。最近寫作速度快了一些,但至少也需要2小時左右。我總在想,這樣的時間投入是不是正常的呢?
前段時間,因為參加時間管理課程學習,我加入了Angie老師的創意打卡群。在群里可以看到Angie老師每天時間安排是:閱讀1個小時,寫作1個小時(5000-7000字),個人成長1小時。Angie老師是女神級的牛人,我和她差距肯定是很大。不過她長期堅持的每天三個“1小時”時間安排方法,應該成為自己學習和模仿的榜樣。
時間和精力是每個人最寶貴的資源,每天寫作占用的太多的時間,學習、閱讀和其他各種輸入的時間就少了,輸出的質量也會逐步下降。成長過程是一個生活不斷平衡的過程。
這樣重度思考,也讓我重新回歸到一個老問題:什么才是我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也許答案才是自己突破人生困境的最終爆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