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盞燈,
昏黃色會讓人感覺到溫暖。
下班路上,總是喜歡看那路旁一盞盞的路燈。黑色的燈桿,昏黃的亮光,照耀著前方的路。有時候在想,為什么是昏黃的燈光,而非白熾燈。
暖黃色的燈光總是會讓人感覺到舒服,靜謐。也許是為了讓晚歸的人們帶來絲絲溫暖吧。
今年上半年家里裝修,陳先生負責硬裝,我來負責軟裝,我們都約定好為經典簡約風,以白色為主色調。
在買洗手間燈的時候,我沒太在意,買了2個頂燈都是白熾光,陳先生又讓買了1個暖光,不大的洗手間居然3個燈。
陳先生說夜里起來去洗手間的時候,還沒睡醒,開白熾光傷眼睛,暖光燈會比較舒緩。
原來如此,后來得知,明度高的顏色,都會使人感覺寒冷或涼爽;明度低的顏色,都會使人感覺溫暖。
若想要家里更溫馨,可以選擇昏黃色的燈,會比較柔和,給人帶來暖意。
色彩除了我們通常意義的認知外,還有很多鮮有人知的效果。
原田玲仁著作《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實用篇》這本書中有探究顏色和心理學2者之前的緊密聯系,一起來學習吧。
-2-
冬季是一個適合戀愛的季節,
可選暖色調的衣服。
在色彩學上,人們根據不同色彩所帶來的心理感受把顏色分為暖色調(紅、橙、黃),冷色調(青,藍),和中色調(紫、綠、黑、灰、白)。
若在寒冷的冬季,穿暖色系的衣服比如紅色,會給人感覺到溫暖。若是藍色就會感覺到冰冷,這就是顏色對人的心理產生的影響。
同樣,若在炎熱的夏季,穿暖色系的衣服,會讓人感覺更悶熱,穿冷色系的衣服就相對感覺到涼爽。遮陽傘是女性夏日的必備品,一般也都會選擇黑色。
這一特性被稱為“顏色的體感溫度”,在美國某工廠,員工休息室的墻壁最初是藍色,到冬天,及時溫度開到24度,員工依舊抱怨太冷。
于是工廠把休息室的墻壁刷成了橙色,等到了冬天再把空調開到24度,居然有人喊熱了。
如此看來,冷暖色是最節能環保的“空調”。利用的好,便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小小的驚喜。
冬天適合戀愛的季節,穿衣為暖色調,更凸現你的溫柔,在寒冷的冬季也會給愛人感覺到溫暖,牽起他的手,踩在積雪的馬路上,內心涌起一股暖流,享受這甜蜜的此刻。
-3-
來場約會,
要去裝修偏冷色調的咖啡廳。
暖色和冷色,不僅能影響我們對環境溫度的感知,還麻痹我們對時間感覺的效果。
據調查,在冷色調的房間中,人們往往感覺時間過的很快,在暖色調的房間中,人們就會感覺時間過的很慢。
餐廳很多都是會選擇暖色調的,可以讓顧客感覺到舒適,溫暖,輕松愉快的用餐,讓人感覺時間過的慢。
可是這樣的環境就不適合等人,會讓人感覺時間過的很慢,易焦躁。
若是要約會,等人場所選擇可以去咖啡廳,咖啡廳一般裝修顏色沉穩,偏冷色的咖啡廳。
而很多創意辦公室就會選擇藍色墻漆,感知時間快的過,不易感覺疲勞感。
不同的場所適合不同的裝修風格和色調,我們要針對性的進行選擇。若是和戀人一起約會,別讓他等太久,若你真有急事,可以去冷色調的咖啡廳等待。
時光易逝,美好年華,選擇一個有情調的咖啡廳,往往在舒適的環境下,內心更放松,吐露著彼此的心事,不知不覺已到了傍晚~
顏色心理學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微妙的應用。
冰箱為什么多為白色或者金色?保險柜多為黑色?電風扇卻很少有紅色?
色彩其實有著不可思議的神奇魅力,
學點色彩心理學,讓我們一起更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