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簡時間,高效溝通 —— 《高效溝通》讀書筆記(一)》
第二篇《致簡時間,高效溝通 —— 《高效溝通》讀書筆記(二)》
第三篇《致簡時間,高效溝通 —— 《高效溝通》讀書筆記(三)》
第四篇《溝通中不僅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態度 —— 《高效溝通》讀書筆記(四)》
提升個人能力,讓溝通更上一層
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
信息的掌握是溝通中比較重要的事情。
信息的收集和掌握可以分為兩大類:
- 一個是外界信息的收集,
- 另一個是溝通對象的信息的收集。
在觀察外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將發生的事情和自己即將展開的對話聯系起來,或者以此為引子來引導雙方的談話,作為談話的鋪墊,這樣可以有效地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強化彼此之間的關系。
在社交活動中鍛煉表達能力
溝通能力并非天生的。溝通是一項技能,而不是一種天賦。
“盡力培養出一種能力,讓別人能夠看到你的腦海和心靈。學著在某個人面前、在人群當中、在大眾之前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念給別人。在你努力這樣去做并不斷進步時,便會發覺:你真正的自我,正在人們心目中塑造一種前所未有的形象,產生前所未有的沖擊。
真正的高效溝通者往往來源于弱關系中,他們在和陌生人交談時能夠表現出出色的溝通技巧,能夠表現出從容的狀態。
而處于強關系之中的人往往已經習慣了彼此之間的溝通模式,交流容易陷入套路和固化模式之中。這樣的溝通往往難以產生什么優質內容,獲得的高價值信息也會很少。
掌握更多知識,提升表達高度
真正出色的溝通者往往具備強大的知識儲備。他們學識淵博、能力出眾,或者至少在專業領域內擁有豐富的知識量,而且知識水平比一般人要高出很多。換句話說,人們所掌握的豐富知識實際上是一種強大的鋪墊。這種鋪墊可以讓溝通者變得更加從容,更具魅力,而且這種魅力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而不是簡單地依靠嘴上功夫取悅于人。
知識量的多少對于人們的溝通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如果人們想要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就不要僅僅將目光停留在技巧的提升上,而應該花更多時間提升內涵。這也是個人魅力的源泉。
最好多讀一些歷史、文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其中研讀歷史可以啟發個人的智慧,提升談話的高度,擴大個人的視野;讀文學書籍可以陶冶情操,確保談話的修養和內涵,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加充實的人;讀心理學書籍的目的則是掌握察言觀色和迎合人心的方法,從而方便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閱讀管理類和經濟類的書籍,可以提升話題的現實性。
強化自己講故事的能力
實際上,除了在信息上占據優勢之外,人們還必須確保自己擁有足夠的魅力,確保自己能夠建立起一個更完美的形象。畢竟溝通的本質就是人際關系的一種處理方式。
在溝通的過程中,需要展示出強大的語言魅力,高超的表達技巧,并不斷修正完善自己的表達方式。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講故事。講故事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溝通技能。
心理學家約翰·伯頓在他的《催眠語言》中這樣寫道:“所有的溝通交流都是邀請對方進入一種催眠的恍惚狀態。”講故事更是一種催眠。它是一種交談式催眠,主要通過交談使對方進入一種更容易接受催眠者影響的狀態。催眠者(講故事的人)可以有效組織更具魅力的語言使整個故事更有吸引力和推動力,運用更加出色的技巧,將溝通對象帶入特定的心理狀態,引導對方相信整個故事中的內容是值得信賴的。這個時候,催眠信息會進入對方的大腦,并輕松控制其心理世界。
在故事中凸顯出談話內容的價值或者自己的魅力,并以此來影響溝通對象的判斷,激發對方的感性認識。提升故事的穿透力和說服力,可以提升溝通的高效性。
豐富自己的肢體語言
種肢體語言,它是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但能起到最大作用的溝通方式。語言學家發現語音和文字傳遞的信息大約為45%,而肢體動作則能傳遞55%的信息。如果人們進行觀察,就會發現肢體語言在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了解這些肢體語言,有助于人們更好地應對溝通,提升溝通效率。
- 一個是通過觀察他人的肢體動作,了解對方的想法和需求,提升溝通效率;
- 一個是通過肢體動作的展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對他人進行暗示,使得一些不方便說出來的話表達出來,一些需要傳遞的信息更加生動、更加完整地表達出來。
不同的肢體動作具有不同的含義,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情感和想法。
肢體語言應該和口頭表述結合起來。
心理學家認為,肢體的動作可能與個人的表達是相互配合的。這種配合原本就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補作用。因此人們需要了解并不斷豐富自己的肢體語言,確保自己可以更好地處理溝通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