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有味》是湖南電視臺主持人汪涵的作品,與汪涵的電視節目完全是兩個極端。但都充分體現著他的儒雅與睿智。閱讀的過程,仿佛坐著時光機回到童年。勾起了許多童年的記憶,只是情感寄托的物件不同。靖港香干、糍粑、木盆、油布傘、箭、古琴、墨、稱、雞毛撣子、扇骨。這些帶有年份感的物件在汪涵筆下散發著新生的氣息。 ?
? ? ? ? ? 閱讀《有味》就像小時候吃著棉花糖看露天電影,很甜蜜。充滿幸福感與人生智慧的文字又在不經意間帶動讀者思考生活的意義。很喜歡的一種文風,更應該說很欣賞這種人生態度。
? ? ? ?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城市正在下雨,因為《油布傘》,對雨與傘有了不一樣的體驗。? “人生會有無數次與大雨的不期而遇,也會有無數次的小雨如約而來。”忘了帶傘,有了屋檐下賞雨的時間。像煩燥生活的小插曲,開始注意到雨下的他人。開始注意到雨下的自己。灰蒙蒙的天在此刻異常敞亮,原來照亮心靈的不止是陽光。雨水是一種釋放。眼淚也是。心在雨里得到了洗滌。“雨就是人生的書寫者。大雨落下的時候 它是狂草,細雨潤物的時候它是小楷,該怎樣用它來書寫,全部在于你是否關注著那些不期而遇的雨。忙碌和幸福,清閑和痛苦,在這些心情迥異的時候,人對雨的態度會不一樣。”再有一把傘,便能與雨同行。“雨水之所以愿意落下,是因為它在天上,把滿地盛開的雨傘,看作蓮花。”看著滿大街行走的“蓮花",我的城市原來如此美麗。
? ? ? ? ?連續兩年有兩次到一位師兄家參觀斫琴的機會,因此對古琴有了一點基礎認識。在徐老師那購了學琴一張,又到陳老師那上過體驗課。目前仍然調不成調。想學古琴的初衷是覓一個陪伴終生的愛好,有一個寄情的物件,陶冶情操。但自學的道路總不得法,總以為是沒有老師的指引。《琴之樹》讓我知道其實不然。"等待一棵樹的美麗需要時間,等待一首詩的完成需要時間,我們應該從哪里出發,專心把自己的時間留給樹?”于是反問自己,你有專心把自己的時間留給古琴嗎?汪涵述說了他與一棵樹的美麗相逢,黃絲帶與粉絲帶的相逢。“相逢”這個詞特別浪漫又美麗。與《有味》的相逢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