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用某專車軟件,司機看起來就像是江湖人士,感覺渾身都是故事,車不是很好,但也是收拾的井井有條。引起我留心觀察他的是車上的導航,按理來說導航里面的聲音都是很嚴肅的,結果出現了如下聲音:
“前面闖紅燈拍照,減速減速,別任性”
“注意限速,別被罰款,省下的錢可以請我吃飯喲”
...
聽慣了新聞聯播口氣的我一度以為車上還有別人,聲音好聽到酥。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這一人群是多么享受身邊有這么一個溫柔體貼的女孩子與自己交流啊。
這就是市場需求。
本身直播出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快消費來臨的時候,正好趕上手機直播的熱潮,就目前的應用市場來說,128G的內存都裝不下這些軟件。早前的YY時代的游戲直播、美女主播,人都有一大癖好,喜歡窺探人們的隱私,所以說直播這個市場是有需求的。
1,美女都在哪里直播
直播平臺那么多,網紅明顯不夠用了,于是出現了人人都能當主播,人人都想當主播的趨勢。人都是喜歡去熱鬧人多的地方玩,所有的這些社交應用同理,主流平臺無非就是映客、一直播、花椒、斗魚、YY,(列舉到這里才發現直播平臺真的好多啊) 為了證實這一觀點,我分別去了各種直播平臺,手機到現在還是一卡一卡的,原來每個平臺都是美女,因為都化妝了。
待的時間久了,真有一種“線上夜總會”的別樣錯覺。
2,美女在哪我在那
截止到2016年中旬,一共有116家直播平臺,這個數字比2012年的25家增長了4倍,這么大規模主播的涌入,誰不想進來分一杯羹。PC端的數字呈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手機直播,方便快捷不受環境限制。曾經的直播老大YY也推出自己手機客戶端,(百度MOTA數據顯示,YY以2.16%的安裝覆蓋率排名第一,總覺得數據有待考究) 之前火爆的17直播也不見新聞了,反而映客倒是一直穩扎穩打,在移動直播端也是一直處于NO1的位置,人均啟動次數3-5次。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衍生出一大堆網絡宅男,持續消費者這群腐女。
前段時間papi醬在八大平臺直播,直接讓這幾個平臺感受到了春運的感覺,其中有一個直播平臺公布了站內打賞63W多金幣,折合成人民幣6.3W多(100金幣=1元人民幣)。難怪現在的媒體都開始用月收入分分鐘上萬來形容現在的主播,背后的具體情況是怎樣,恐怕沒有多少人是清楚的。
3,直播怎么賺錢
每個平臺有每個平臺的算法,以映客舉例:
映客的禮物需要用鉆石購買。鉆石是1元10個,而鉆石到主播手中,變成了“映票”,32個才能兌換1元。如果你想將映票兌換成鉆石,也要接受266:100的比例。相當于,主播通過映客賺取的收入,映客要直接拿走68.75%的比例,只有31.25%能歸主播所有。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那么多主播會不停的喊哥哥給我發個大寶劍,給我刷個游艇了。平均下來,一個主播每天直播4-6小時,保持穩定的在線人數,要是有點才華的,表演個才藝,每月僅僅來自禮物的收入就在1W左右,如果博人眼球的話,四五萬也是輕輕松松。
4,我也想當主播
為了證實主播平臺的水有多深,我準備深入淺出探索一下。
11:50開始直播,沒有任何粉絲,直播過程中沒有推送到第三方平臺進行推廣,一分鐘不到涌入17個人進入我的直播間,這17人暫且都不能稱之為人,因為都是沒有肉體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即馬甲用戶。
這很好,一下子讓我達到“自嗨”的高潮,“17個人看著我,有點緊張怎么辦”,“今天沒化妝,不想露臉,”一系列的潛臺詞在我心里亂撞。
不過這些機器人都是吝嗇鬼 ,禮物不刷、打賞不給,一分錢都不肯給我...
當主播賺錢了的永遠都是那些經常蹭熱門的,很多像平民主播就只能靠博眼球上位了,這也就導致了為什么直播行業也是色情最灰色的地帶。所以就出現了為什么有那么多主播直接穿個睡衣、裹個蕾絲就出來的,打打擦邊球,擠擠肉,爭取賺點錢找個老實人就嫁了。
之前覺得看直播會讓人變low,現在想想不以為然,何為low?何為不low?林子聰一天到晚叫我去玩游戲我都沒搭理;張靚穎每天幾十遍的叫我打開天書世界,故此就算是當網絡主播也并不難看。你看她是在直播,其實人家是在上班賺錢,你坐在電腦前摳著腳吃泡面,人家還沒有嫌棄你不務正業呢。迎合市場需求,符合大眾審美,順帶還把錢賺了,想想自己能不能做主播,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