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讀張愛玲的小說,往往有種揮之不去的殘酷與蒼涼夾在里頭,殘酷是極盡的,蒼涼亦是如此。之所以讓人覺得那種殘酷揮之不去,不過是因為那殘酷便是現(xiàn)實本身,是人性本身,也許我們都知道,不過終究是不愿亦或者是不敢去直面它罷了。然而張愛玲卻是那樣清醒,清醒到冷酷到不留余地,這多少讓我們想起魯迅來,他們的筆鋒猶如刺刀,直擊心靈,讓人悚然亦默然,因為人世本就如此。
? ?或許是家世的變遷,時代的變幻,把張愛玲刺激得太深了,因而她的內(nèi)心早早就埋下了悲哀的因子,因此,她總是能站在人世間之外超然俯瞰人類的悲哀, 人性的自私、卑瑣、冷漠、虛偽、扭曲、變態(tài),在其筆下一覽無遺;愛情的虛假、無愛的婚姻、生命的殘酷與脆弱,在其作品中處處可見。
? ?看過《留情》之后,那一句“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久久回蕩在腦海里,這話里有殘酷有蒼涼,但卻真真確確,實實在在讓人無法辯駁。不免讓人想起她那句“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卻“爬滿了蚤子”。《留情》里面的敦鳳便是如此,表面上是光鮮亮麗,衣食無憂的太太,但也終究是個姨太太,表面上有個溫柔體貼的男人陪在身邊,但那溫情溫存也終究不是純粹的愛戀。敦鳳在舅媽家里和舅媽說她對米先生沒有感情,不過是為了生活,為了安穩(wěn)過日子。而米先生在外人看來倒似乎是溫柔體貼周到愛護敦鳳的。然而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口口聲聲不愛米先生的敦鳳,對于米先生,是愛著的,不然當敦鳳賭氣要自己一個人去舅媽家里先出門時,看到米先生在后面追趕,她雖然和他生著氣,也不愿使他露出老態(tài),因此有意地撿有汽車經(jīng)過的時候才過街,耽擱了一會。這樣的小細節(jié),這時候的小心思,恐怕敦鳳自己都未曾感覺到吧。還有一個細節(jié),當敦鳳要和米先生離開舅媽家里,她自己穿上大衣,幫米先生把他的圍巾送了出來給他,提醒他“圍上罷,冷了。”然而她一面說一面抱歉地向她舅母她表嫂帶笑看了一眼,仿佛是說“我還不都是為了錢?我照應(yīng)他,也是為了自己打算”。為了錢,為了自己打算,為了安穩(wěn)日子,或許之前選擇嫁給米先生確實是為了這些,敦鳳想要理智自私的換取物質(zhì)生活而已。然而她殊不知自己會一步步淪陷,她愛米先生,盡管這愛夾雜了物欲,倒也是有愛在的。她一次次告訴舅媽,自己對于米先生沒有愛,也許也是為了告訴自己不要陷入愛當中去,因為她清楚知道,愛的前提還是生活,日子嘛,總得過下去。但事實是,敦鳳是愛著米先生的,米先生卻沒有愛著她。這恰恰是敦鳳無法說服自己的,無愛婚姻里,她寧愿自己來做那個“罪魁禍首”,做那個無愛婚姻的“主導(dǎo)者”,她的潛意識里也這么認定了的,然而不愛的那個人,確是米先生。在舅媽家里,敦鳳多次提起前夫,表達自己對前夫顯露的留情,或許對于前夫,多多少少還留有點情,而米先生那努力隱藏的,確是對以前太太多有留情。在舅媽家里的局促不安,想到他的妻快死了,他覺得自己的大部分也跟著死了,米先生和他的妻,沒什么值得紀念的快樂的回憶,然而還是那些年青痛苦,倉皇的歲月,真正觸到了他的心,使他現(xiàn)在想起來,眼睛鼻子里有涕淚的酸楚。米先生和他的妻,盡管分開多年,盡管曾經(jīng)的感情千瘡百孔,卻是真實存在過,彼此為之動容過的真情。所以,敦鳳一直是敦鳳,而那所謂的老太婆,始終是他心里的妻。男人的一生,真正的也就只有一個妻。
? 對于米先生的這些,敦鳳是知道的,不然她也不必要賭氣去舅媽家里,不然她也不必處處留心米先生。他們一同到舅媽家里,他們那么近地挨著走挨著坐,米先生在留心他將離世的妻,敦鳳在留心米先生。他們看起來離得很近,其實兩顆心確是離得很遠很遠。 《留情》開頭就講到:“ 炭起初是樹木,后來死了,現(xiàn)在,身子里通過紅隱隱的火,又活過來,然而,活著,就快成灰了。它第一個生命是青綠色的,第二個是暗紅的。”或許,這寫的是炭,是米先生,同時也是敦鳳罷。米先生回憶起他的妻,沒什么值得紀念的快樂的回憶,然而還是那些年輕痛苦,倉皇的歲月,真正觸到了他的心,也許,這就是米先生那第一個青綠的生命吧。至于現(xiàn)在的敦鳳,許是那暗紅的第二次罷了。當米先生仰臉看著天上的虹,想起他的妻快死了,他一生的大部分也跟著死了。所以他那第二次的暗紅的生命也很快就會變成灰了。
? 讀完作品,那種殘酷蒼涼之感揮之不去,說張愛玲殘酷,因為她似乎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只是俯瞰這感情這世情的悲哀,年輕貌美的敦鳳或者表嫂楊太太在無愛婚姻里就算多么光鮮亮麗,讀來還是覺得她們是透明的,抓不住的,相反的,米先生那將死的妻,卻讓人覺得那么真實,讓人不自覺去想象她年輕時候在國外與米先生相識時候的青春活力。所以讓人覺得蒼涼,因為就像文末那句話“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然而敦鳳與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還是相愛著。”“還是相愛著”,倒不如說“還是要相愛著”,因為彼此還要活下去,日子也總要過下去,真實得如此殘酷蒼涼。
? ?張愛玲是個悲觀主義者,她的作品讓人讀來殘酷而蒼涼,但是悲觀主義者也不全是杞人憂天那類罷,張愛玲看到的,更多的是感情里世事里的殘酷真實,說她悲觀,或許是我們不敢直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