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為什么選擇搞教育?
1.進入大學以后,突然發現奮斗目標沒了,自己一無是處,爆發虛無感。像落入水中的老鼠,要拼命書生。
2.從高中到大學期間通過參加各種打工和實踐活動,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3.社團支教活動讓自己找到個人存在于社會的意義和價值。于是開始立志要從教。
二、我為做教育做了哪些準備?
1.大學畢業后決定投身教育,不要分配,不考公務員,但是都沒有機會進入教育系統。
2.03年有機會進入私立學校教書,認識到教育的問題不是教育本身能解決的問題,于是再次離開家長,尋求答案。
3.05.06年在社會上工作,進一步體會弱肉強食社會的無奈,帶著重重問題的困惑,進入南街學習,走進烏有的大集體。
4.通過學習韓老師文章,尤其是《和諧社會藍圖及其實現過程》一文,終于知道自己希望的社會是什么樣的。于是有了比較清晰的奮斗目標。《矛盾原理》的學習,逐漸學會用辯證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后來感覺到矛盾原理理論上也有缺陷,事物的兩個方面是不平等的,也就意味著不可能和合。精英史觀和后來農場的等級劃分源出于此。
5.在圈子里找到志同道合者結婚后,夫妻關系和諧帶來兩邊的家庭和諧了,教育事業的啟動開始納入進程。真正體會到陰陽和合之美!沒有絕對意義上的誰主導誰,而是自然分工后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雖然也有矛盾和沖突,但即使海可枯石可爛,也不動搖彼此相守的信念。所以進一步體會統一才是事物的本質,對立只是矛盾雙方相互促進,此消彼長的差異的表現。所以陰和陽越是能相互配合,相互促進,事物就能變得越來越強大,牢不可破。
三、我的教育理想是什么?我們如何將理想與現實相結合,從而走在大道上。
? ? ? 我的教育理想是通過教育好學生,實現和諧社會的藍圖。自覺應用韓老師關于三大矛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己內心世界的矛盾和沖突)的理論闡釋,將自然教育,紅色文化和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實施教育。學生懂得這三大矛盾之后,通過立志,修身,優秀的學業,逐漸獲得家長及親戚朋友的認同,從而進一步自覺理解三大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在日常生活中也開始自覺修煉,從而達到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的目的。當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孩子的改變而觀念改變以后,再學習中醫和有機農業的相關知識,逐漸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乃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 ? ? 我們所做的就是讓孩子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學習,孝順父母,尊師愛友,從而逐漸成長為一個真正有益于社會的人。
? ? ?
四、教育實踐如何集腋成裘?
? ? ? ? 從12年起,連續五年每年啟動一到兩個新學校。幼兒園,小學,初中,師范中專,補習學校,夏令營。城市的,農村的,高端的,低端的,傳統文化的,紅色思想的,所謂國際化的學校,家庭教育的,社會教育,學校教育都幾乎做遍了。我覺得老天仿佛是不要我錯過任何一種形式的教育,任何一個階層的孩子。雖然這種淺嘗則止的方式難免有些浮躁,但是于我來講,從理論到各種實踐去貫穿著思考問題,自我感覺思路是非常清晰的。這些年雖然一個學校都沒有堅持下來,但是我自己堅持下來了。而且會聚的資源越來越多,愿意熱心支持教育的人越來越多,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一定會扎下根去。一旦扎根了,就該是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時候了。
? ? ? 那么這種自信來源于什么呢?孩子的變化。一、讓優秀的孩子敢于擔當,敢于立志,二、讓平庸的孩子優秀,找到學習的方向和動力;三、讓厭學的孩子愿意跟著走,不搗亂,不破壞,把富余的精力能夠逐漸投入到正事中,減少無事生非的可能性。當然,個別特別頑固的問題孩子確實還改變不了。
? ? ? ? 老師的變化。一,學校是個溫暖的大家庭,對外界昭示著吸引力。二,讓新來的老師能夠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教育領域中很快感受到個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工作上能扎根了,思想上才能有往上走的可能性。三,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和交流,既有理論的又有實踐的,既有哲學又有具體。不斷提升水平,從而激發自信心,從而生發出把工作變成事業,把事業變成理想的信念。
? ? ? 家長的變化。一開始是挑剔的眼光,通過老師們自身踏實的工作,飽滿的熱情,處處為孩子著想,為家長分憂,逐漸獲得家長的信任和好評。人心溫暖了,對于工作中的細小的差錯家長就能原諒和理解,老師成長的機會和空間就大了。大道至簡——正心誠意,大道貫穿于每個細節中(打掃衛生時候的態度和心情,一心想要把最可口最健康的飯菜給孩子們。糧油安和專供,切菜的時候盡可能細小,孩子才容易咀嚼,做菜的時候想著怎么搭配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讓孩子們長得肥肥壯壯。),心心念念都是如何更好地為孩子服務,更好地教育孩子,不但爭取平時的教育行為小心翼翼,不能因為不慎重給孩子造成傷害,更要思考如何才有益于孩子身心靈的健康(冒著安全的風險頂著家長的壓力讓孩子們進到自然中撒歡,既要呵護孩子,又不能嬌慣孩子,讓他們既活潑懂禮,又和老師同學們親如一家,讓孩子充分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甚至當你采取極端的手段也都是經過慎重思考(比如教育新潔偷錢的毛病,奇奇對老師撒潑,不接受教育,采取打的方式),充分與家長溝通后謹慎用之,而且用了之后切實能夠有效,才能不斷進步,不斷深得家長的信任。所以后來有的家長成為我們最忠實的朋友,時時處處都為幼兒園著想(嬌嬌媽媽,雨欣媽媽,后來這兩位家長都從事中醫保健的工作),也有家長從普通的家庭主婦轉變成為教師,甚至一直跟到農場(吳老師,秀花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