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問問自己,接下來想做什么?
再過三個月我就大學畢業了。
考研失敗又暫時沒想好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我,有點茫然。一種“尚未配好劍,出門已是江湖”的恍惚和挫敗感,在心底里油然而生。
看看別人的生活狀態,借鑒或者安慰一下自己。抱著這樣的想法,我開始觀察我身邊的朋友和同學,看了一圈下來,發現了大學生面臨畢業的三種常態。我把它們命名為“放飛自我”“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三種類型,與你們分享。
放飛自我
這一類型的同學,其典型特征就是渾渾噩噩,恍恍惚惚,對自己的未來毫無規劃或者規劃太多。雖然已經到大四下半段,但仍然有人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如何走,并且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
他們中有一些人是因為大學期間對自己毫無約束,整天打游戲、看小說,掛科,缺考,逃課,以致于到了大四,要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發現自己完全沒有優勢和特長,沒有核心競爭力可言,換言之就是用人單位根本看不上他。當然這一部分人,或許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等著他,那就是怎么拿到畢業證書。
另外一些人倒不是沒有核心競爭力,而是因為什么都想干。他們有許多想做的事情,以致于對自己到底下一步到底要做什么完全拿不定主意,比如我。
我在參加完被我稱之為”重在參與“式的考研之后,本來計劃考個教師資格證,以后回老家當一名小學老師,于是報了教師資格證考試(3月份考)。后來,發現學校有一個針對大學生畢業生的“西部計劃”,作為志愿者去西藏、新疆等地區服務兩年,我又動心了。
不過,好在我還有三個月的時間,我現在只希望做好我手頭的事情,學習、生活、寫文。或許某一天,我也就不糾結,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一名教師或者大學生志愿者,甚至是其他什么身份,一切都是未知數。
仰望星空
這個類型的同學,有一個普遍特征就是有理想有抱負,但是實踐起來卻叫苦叫累。
他們做著年薪幾十萬的夢,但是現實生活中的實習工作卻不給力。對別人侃侃而談你有一個夢想,卻沒辦法把自己手上的任何一個工作任務做的漂亮。整天不是抱怨老板龜毛、沒有慧眼就是指責哪位同事不上道,這樣的人,更是不在少數。
或許有一個詞用來概括這一類的畢業生更加精準,那就是“眼高手低”。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夠有更大的價值,但是卻未曾見過他們何時展現過其價值所在。他們總是這個工作太累不想做,那個工作工資太低不想做,另一個工作要整天出差不想做。到頭來,一個工作也沒有。
去年12月份,我的一個朋友打電話跟我吐槽他們學校招聘會。他說他滿心歡喜地帶上簡歷去招聘會,走了一圈下來,卻完全沒找到合適的工作。
我問他原因,他說有些崗位沒有五險一金而且工作內容很雜,有些崗位薪資不錯卻在省外。我又問,那你想要找什么樣的工作呢?他說想要一個離家近的,有五險一金的,不經常出差的,穩定有保障的工作。
當時,我就沉默了。我開玩笑地跟他說:“要不你回家問問你爹媽愿不愿意一直養著你?”他義正言辭地說:“那怎么行,我還想要三年內賺夠錢給我爸媽買一棟大房子呢?!?/p>
我……
腳踏實地
這一類型的同學,我想我不說你也知道他們的特征。他們踏實努力,有自己的規劃。要么準備深造,要么已經拿到不錯的offer。他們對自己接下來一年、五年甚至十年時間要做什么,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大致規劃。
這樣的人是令人敬佩的,但是卻少之又少。大多數人都走一步看一步,而他們走一步看三步。最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的走一步看三步,不是好高騖遠式的,而是可實現的。
以上就是我的歸納,你屬于哪一種類型呢?不妨問問自己,接下來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