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

西行之旅終于告一段落,七日來,我的心情狀態不輟,幾乎每天都能夠及時地將自己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它雖然多是片段性的沉思,但“片段的”往往才是斯時斯地最真實的感受;若事后再追憶,難免就會有些失真的成分了,所以,我將本次集體長途之旅的“即時記憶”分成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兩篇《西行漫記》,一部分是隨手記下的“片段性感受”數則,合二為一才是我這次西安穿越之行最完整最真實的記錄……斯時已逝,唯留下這吉光片羽,就讓它們連綴成文吧!

西行漫記一:追憶與誓師

西安,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說它熟悉,是因為大凡學歷史學的,沒有誰是不神往的,且多是在實地考察前早已有過了一番“精神戀愛”,西安一帶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十三朝古都遺址的所在地,追根溯源,西安是我們這些“準內行人士”必去之地,一如猶太教徒之于圣地耶路撒冷與麥加,我們此行亦是要帶著一種朝圣的心境去的。另外,說它熟悉,還因為我去年暑假西漂打工,與其說成是“為稻粱謀”的打工,倒不如說是一次“身心的雙重探險”,毫無功利性的精神流浪。那次的盛夏光年,我大部分時間都是穿梭在喧囂繁華的“井田式布局”的西安大街上,或步行,或乘車,乍看之下,這座現代化的大都市絲毫沒有了古韻古香的氣息,“萬城同一”,這西安竟也能“被現代化”?那簡直是不敢想象了。

記得上海世博會上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卻也不盡然,倒是“生活讓城市更美好”吧!幸好,還能在西安土著的居民身上看到那種純粹古樸性格的影子。西安人性格里的純粹是相對“九頭鳥”的湖北人來說的,他們的性格一如當地的街道一般:直來直往,他們喜怒皆形于色,這樣純粹的性格反倒會讓我們這樣自詡精明的湖北人顯得自慚形穢了……那次意外的西安之旅,讓我收獲最大的不是西安城的風景,亦不是西安城的小吃,而是陜西省圖書館與西安的各大學。

陜圖位于西安市朱雀大街上,旁依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其真可謂是“物寶天華,盡得風流”了,走進他,貯立在石雕“思想者”旁仰望這座圣殿,你會感受到他的一種“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偉大”,至今想來,他的風采仍然歷歷在目!至于大學,我總覺得不是那么盡如人意,西安的大學總給人一種“寸土寸金”之感,毫無武昌大學城那種海納百川的氣魄,它最小的可與我高中母校的面積相當,最大的(估計也就陜師大、西北政法大、西安交大可差強人意)也就不過湖師的面積大小。但總的來說,畢竟西北之學府并不以它的至大而取勝,而是以“有大師之謂”而聞達于世(昔時人文大師紛紛隕落,如今只能以豐富的圖書資源為大師)。

轉換時空,當理想中的西安之旅終于迫近了的時候,反倒是沒有當初那樣期待了。一來,當理想終要實現的時候,心中難免會少些“距離之美”,多的是“臨近的惆悵”;二來,我素來不喜歡集體活動的束縛,但想到大學集體經歷難得,也就妥協了,但這種在“溫室效應”下的旅行于我而言,終會是“十全九美”吧?

下午,全年級召開了一次西行的動員大會,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要數李建剛老師那番精神上的“誘拐”了,在這位浪跡長安多年的“老江湖”的“引誘”下(特別是美食的誘惑),我們此時只有聞而興嘆了,只盼這剩下的時間過的快些,讓這“舌尖上的誘惑”早日成真!

西行倒計時……

西行漫記二:乾陵

不知不覺,第一天的“野外考古見習”結束了。前一天,我們一行參觀了湖北省博物館(綜合館)和辛亥革命博物館(專題館),兩館給人的是兩種不同的視聽感受:參觀省博可以說是“有我之境”,一則是因為我兩年前來過,這次算是故地重游,二是整個省博自己是抱著一種走馬觀鐘(一樓)、走馬觀銅(二樓)、走馬觀瓷(三樓)的心態去觀覽的;而參觀辛博則更多的是“無我之境”[1][2],它給人的絕對是一種神形合一的動態藝術感:紅磚瓦的顏色,欲飛沖天的“雙翅”靈動的落在這人間。看了它,只覺自己早已是身臨其境、情隨事遷了。主題館從一樓至三樓,由清朝晚年諸不平等條約的“恥辱柱”到聲光影立體藝術一體化的武昌起義3D效果影像,一幅幅、一幕幕的近代血淚史向我們娓娓道來,好似給人一種穿越到百年前的震撼……

結束了西行之旅的“武昌預熱階段”,我們一行便乘著列車歷經了數時到達了西安。這行進中的列車難道不正是個“時光穿梭器”嗎?它載著一群對歷史充滿了信仰的癡者從近代中國瞬時間便來到了這千年古都,夢回大唐,追憶秦漢!第一站便是這乾陵。所謂:“兩帝一陵一世界,三山一景一美人”,乾陵之所以被稱作“歷代帝王陵墓之冠”,一在它的神秘(神秘的無字碑,神秘的無頭番臣石雕,神秘的陵墓入道口……),二在它的恢弘(因山為陵,巍峨高雄),三在它的獨特(歷史上唯一一座空前絕后的兩位皇帝的合葬墓)。不過遺憾的是,我們只能窺其全貌,而不能深入其中。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得以進入武則天之孫的墓穴,即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深入地宮,與其棺槨來了個“親密接觸”……帝王總是事死如事生,恨不得要將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榮華富貴帶到陰間續享,可這大千氣象、盛世繁華的背后埋葬的又是多少歷史犧牲者的血與淚啊?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今登臨乾陵梁山之顛,于絕頂處俯覽關中千里沃土良原,只覺是“登乾陵而小關中”了,一笑!

西行漫記之靈感

商業化的信仰是庸俗人類的退化!——觀半坡遺址博物館之商業化現象,可見微知著!

參觀完模擬的秦皇地宮,只覺這千古一帝真是個最大的夢想家,秦皇不惜一切代價將自己精心構建的夢想實現:頭舉日月星辰,身枕江河湖海。陪活葬宮女三千,搬阿房宮、三十六郡于地下陰間……一個地宮就似一個香港大小,而它的陪葬秦俑坑不過是它的萬分之三點五……這就是巍峨秦風的縮影了,讓人無限感動,就讓我們與它及它所在的國度千古永存吧!

寓目者是虛,耳聞者亦是虛,終究還是這美食實在呀!

參觀秦皇兵馬俑,聽江導妙語連珠的講解,感受著四大俑坑的視覺震撼,只覺我們實在是太渺小了……歷史總是沿著她既定的車轍軌跡滾滾向前,文明的華彩原來并非全是層累的,不然后來人也就不會嘆息前人工藝的精湛絕倫了。只有文本的歷史才是循序積累的,而歷史又是什么?歷史是在這古跡古韻中品味到了凝結在生命中永恒的感動!

今天主要逛了半坡遺跡博物館、秦陵模擬地宮、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興慶宮、西安交通大學……雖禁不住誘惑破費買了些“身外之物”,但最令我心馳神往的始終是西安交大(錢學森圖書館)……讀書閱世,我總覺自己是一個冷峻的觀察者,但求于此能夠心領神會,足矣……我只想安靜的,等一個問候!

“天地道從虛里蘊,圣賢情在靜中涵。———道通武陵”抄錄《正草棧道歌碑》(玉豫嘉、梁清寬撰并書,清康熙六年)之部分,于西安碑林博物館。

“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樹茲石于講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彰。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人因思想而偉大,因思想而永恒不滅,歷史高于一切……歷史之所以被感知,在于她千古不變的“心理攸同”,活著的才是歷史!

幸福感是什么?不是第一次的興奮轉眼即逝,而是能將這難得的第一次凝成生命的永恒!第一次來這如畫的城,便有一種企盼過著如詩的生活的渴望,且使之成經典永恒!夜色西安,似繼續著大唐的風韻華章,不夜千年城,靈動的現實人與物似在這雋永詩畫的城中漫游著,在五彩霓紅燈的映襯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心靈畢竟須安放,信仰從來對圣雄。”(陳廷佑,摘于陜西省美術博物館之“渭濱拂素”,陳廷佑詩墨課題展)

漢唐氣象,和而不同。兩漢乃中華繁榮之始肇期,經魏晉南北朝之四百年動亂而始復元氣,故升平之象循環復現,至唐開元年間為中華文明之全盛期,而民族成分之結構,始奠基于兩漢,而終大成于此裂變之四百年。另,漢唐盛世之所成,雖外部有強敵環立,而終成者,則靠內外之合力,內圣外王者,實集大成之功也!漢以武帝朝為最盛,后漸式微,漢文明以外王為先,輔以內在文明之生發(如:海陸絲綢之路,經史之學繁盛于一尊等);而唐之盛者正相反,其以內在多元文明之滋長而漸積多民族國家之氣場,以感染輻射周圍四方(如新羅、暹羅、日本等),而后呈不規則之波浪圈次第擴散……盛唐文明終成中華整體文明之翹楚也!

昔我來兮,春日炎炎;今我往矣,西風烈烈!

來也匆匆,去更匆匆……夢回千年古城游,今朝算是結束了,我們又將回到這繁 華浮世中,繼續這單行線的人生……人生之所以不可以為鑒,在于它的“單行線”與“前途未卜”,于是,我們才有了對昨日的追憶和懷想,以及對未來的憧憬與迷茫,它充滿了夢幻與凄迷的雙重色彩……無論如何,我們都還是要以(苦)行者的姿態繼續明天的!


[1]今寫此條說說,心情甚是沉重,又有力不從心之感,一群鮮有用心去體悟觀察歷史的人,有的只不過是盲從拍照,嘻鬧趕場,然后虛脫結束……對歷史的敬畏難道不應在虛靜中去緩緩尋覓嗎?寧靜方能致遠,思想固能自由……原來,我們只不過是活在自設的監獄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835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76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730評論 0 380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11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73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6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30評論 3 443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8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3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4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25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75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7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84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53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51評論 3 394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1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旅行真正的快樂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過程。遇見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種種的困難,聽聽不同的語言,在...
    未央若閱讀 1,113評論 5 8
  • 2017年7月7日,在“七七事變”8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我拖家帶口的坐上了開往西安的列車。然而這一點我是在7月9日...
    端端老師閱讀 1,954評論 2 50
  • 西行漫記-壺口瀑布 堅持一件事情的難度很可能超過你的想象,尤其是在這個艱難的時代,生活不易,有無數的問題會動搖著你...
    流海漂明閱讀 896評論 0 3
  • 在思金拉措我們沒有很好的適應氣候環境,天冷風大,逗留了一下就回到了車上。也幸好航媽帶上了這瓶生態修復液,時不時噴了...
    刺兒薔薇閱讀 590評論 0 0
  • 夜,很靜,也很輕, 遠方火車的汽笛長鳴, 壓不過窗外雨聲。 又一次被你驚醒, 你這淘氣的精靈, 是誰說你潤物無聲?...
    萌萌的逗比閱讀 259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