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octype定義
這個標簽是一種通用標記語言的文檔類型聲明,它主要就是告訴標準通用標記語言解析器應該使用什么樣的文檔類型定義 Document Type Definition(DTD)來解析文檔。
Doctype的作用就是聲明文檔的解析類型(document.compatMode),也就是告知瀏覽器的解析器用什么文檔標準解析這個文檔。如果DOCTYPE不存在或格式不正確會導致文檔以兼容模式呈現。
DTD是為新標記建立文檔并進行規范說明。
自描述數據的規范。通俗的來說,DTD就是一套關于標記符的語法規則,是html的驗證機制。
DTD定義了文檔中的元素(標記和屬性)和實體,以及相互關系。數據和結構分離。
通過DTD驗證XML文檔的有效性。DTD為解析器提供了解析XML文檔的依據。
所以每個XML文檔必須指定對于哪個DTD有效。
Strict如果您需要干凈的標記,免于表現層的混亂,請使用此類型。請與層疊樣式表(CSS)配合使用。
Transitional DTD可包含 W3C 所期望移入樣式表的呈現屬性和元素。
如果您的讀者使用了不支持層疊樣式表(CSS)的瀏覽器以至于您不得不使用 HTML 的呈現特性時使用。
Frameset DTD應當被用于帶有框架的文檔。除 frameset 元素取代了 body 元素之外,Frameset DTD 等同于 Transitional DTD。
//用于XHTML 4.0 的嚴格型
1
你不禁會想html5的聲明什么都沒有,瀏覽器也能解析呢?
//html5
1
HTML5不基于 SGML,因此不需要對DTD進行引用;但是需要doctype來規范瀏覽器的行為(讓瀏覽器按照它們應該的方式來運行)。 而HTML4.01基于SGML,所以需要對DTD進行引用,才能告知瀏覽器文檔所使用的文檔類型。
由于歷史的原因,各個瀏覽器在對頁面的渲染上存在差異,甚至同一瀏覽器在不同版本中,對頁面的渲染也不同。在W3C標準出臺以前,瀏覽器在對頁面的渲染上沒有統一規范,產生了差異(Quirks mode或者稱為Compatibility Mode);由于W3C標準的推出,瀏覽器渲染頁面有了統一的標準(CSScompat或稱為Strict mode也有叫做Standars mode),這就是二者最簡單的區別。
W3C標準推出以后,瀏覽器都開始采納新標準,但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保證舊的網頁還能繼續瀏覽,在標準出來以前,很多頁面都是根據舊的渲染方法編寫的,如果用的標準來渲染,將導致頁面顯示異常。為保持瀏覽器渲染的兼容性,使以前的頁面能夠正常瀏覽,瀏覽器都保留了舊的渲染方法(如:微軟的IE)。這樣瀏覽器渲染上就產生了Quircks mode和Standars mode,兩種渲染方法共存在一個瀏覽器上。
那么瀏覽器究竟該采用哪種模式渲染呢?這就引出的DTD,既是網頁的頭部聲明,瀏覽器會通過識別DTD而采用相對應的渲染模式:
1. 瀏覽器要使老舊的網頁正常工作,但這部分網頁是沒有doctype聲明的,所以瀏覽器對沒有doctype聲明的網頁采用quirks mode解析。
2. 對于擁有doctype聲明的網頁,什么瀏覽器采用何種模式解析,這里有一張詳細列表可參考:http://hsivonen.iki.fi/doctype/
3. 對于擁有doctype聲明的網頁,這里有幾條簡單的規則可用于判斷:對于那些瀏覽器不能識別的doctype聲明,瀏覽器采用strict mode解析
4. 在doctype聲明中,沒有使用DTD聲明或者使用HTML4以下(不包括HTML4)的DTD聲明時,基本所有的瀏覽器都是使用quirks mode呈現,其他的則使用strict mode解析。
5. 可以這么說,在現有有doctype聲明的網頁,絕大多數是采用strict mode進行解析的。
聲明位于位于HTML文檔中的第一行,處于 標簽之前。
告知瀏覽器的解析器用什么文檔標準解析這個文檔。
DOCTYPE不存在或格式不正確會導致文檔以兼容模式呈現。
DTD(文檔類型定義)可以定義合法的XML文檔結構,它使用一系列合法元素來定義文檔的結構。
標準模式的排版 和JS運作模式都是以該瀏覽器支持的最高標準運行。
在兼容模式中,頁面以寬松的向后兼容的方式顯示,模擬老式瀏覽器的行為以防止站點無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