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嘈雜,人心浮躁,我愿與書為友,用心打磨文字,只為守住一方精神凈土。
各位簡友,大家好!我是魯修修。坐標重慶,專業法學。
從2017年5月15日起,開了個人公眾號“不二特情局”,與三位室友共同運營。本是一個無心之舉,沒想到觸發了自己的寫作細胞,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本無什么寫作天賦,讀書又不求甚解,卻貪圖虛榮,渴望吸引更多讀者。于是,我開始轉戰各大寫作平臺,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切磋技藝。
來到簡書,實屬巧合。
昨晚,因為腦中構思文章的緣故,又未成眠。翻了翻知乎,看到了一個問題:你在大學里遇見過哪些驚為天人的人?
懷著好奇心,點進去看了看。點開點贊最多的回答,是寫一個筆名叫“卷毛維安”的大三學生。看到作者對她的介紹:中文系,大三,簡書簽約作者,公眾號粉絲3w+,還出了自己的隨筆集......
這逆天的經歷,看得我是兩眼發光(可能是手機屏幕過亮),心跳加速啊。馬上去公眾號關注了她的【維安記】,緊接著,我又下載了【簡書】app。
我們覺得維安“驚為天人”,不是因為她真的身懷絕技,天賦異稟,而是同為普通人,維安靠自己的努力和自律,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正是我們羨慕她的地方,她的“驚為天人”之處。
維安給了我一條普通人靠寫作收獲樂趣的路。
曾經,還在【只讀不寫】狀態的我,對“寫作”有著很深的誤解。
第一,我以為寫作的門檻太高,只有那些全職作家或者天生擅長寫作的人,才可以在雜志上發表文章,著書立作。
而于我一般的普通人,唯一和文字打交道的地方,可能就是還在上學的時候,每次的語文考試,那一篇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了吧。
感謝互聯網,給了千千萬萬和我一樣的普通人,一個提筆寫作的機會。我們可以在知乎、豆瓣、簡書和公眾號等各大平臺上,零門檻、零成本寫文章。
寫作不再是少數人的活動,不管你是誰,你在哪里,只要你想,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你都可以將自己的思想化為文字,展示在平臺上。
第二,我以為能寫出好文章,一定要飽讀詩書,學富五車。
這也是大多數人對寫作的誤解。你會發現,如果你對身邊的朋友或家人說,你寫一篇隨筆吧,他們一定會覺得你瘋了,說:“我又不是作家,怎么能寫得出來?”
其實,我們不愿意寫,不是因為不會寫,而是“懶”。
寫作是一個苦中作樂的事情。一篇文章的產出,需要靈感,需要構思,需要把腦袋中想表達的東西轉化為讀的通的文字。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卻也是極快樂的。
寫作的樂趣在于,我的思想變成了手下的文字。
對于我們這些讀點書,又愿意寫點什么的人來說,寫文章最令人自豪的地方在于,我們和自己崇拜的作家們做著同一件事——那就是寫作。
第三,我以為寫了文章,一定要發表。這真的是很幼稚的想法。
寫作明明就是個自娛自樂,順便娛樂大家的事情嘛。誰說寫作就一定要發表、一定要出書呢?
寫作雖是個腦力活動,但我更愿意將自己定義為“寫字人”。
就像很多手藝人一樣,寫作其實是一個用心打磨文字的過程。寫作需要有那么一點“工匠精神”。只有把文字打磨成句子,句子打磨成文章,文章能體現作者獨立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這才不失為一篇優秀的作品。
我剛過19歲的生日,即將大二,是個“乳臭未干”的小毛頭?,F在這個時代太浮躁,大家都喜歡看雞湯濃厚的“勵志文”,或者干貨滿滿的“成功學”。但是,雞湯喝多了會膩,干貨看多了會爆。
如果你感覺自己快要營養過剩、腦袋爆炸的話,不妨來我這里換換口味。
我還年輕,我也沒活明白呢。
不敢說為你指點迷津,但若你失眠,我陪你一起失眠。
最后,祝福你。去吧,愿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簡書】,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