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聽聽街邊那些流浪漢的故事吧(1)會說英語的S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曾在她的另一部小說寫道,“他似乎永遠不明白,人性是多面的,每一張平凡的臉孔背后可能都隱藏著一片郁郁生長、獨一無二的原野。” 如果你也曾糾結過給乞丐錢是不是被騙了,不如來看看這些故事吧。這些都是我們去探訪一個專門幫助流浪漢的義工團體聽來的真人真事……

S,是我們見過的極少數受過大學教育會說英語的流浪漢。1996年,他大學畢業,被分配至老家教書,工資每月只有300多元,不滿現狀的他,毅然辭掉工作,到大城市去闖蕩。嘗試過物流、餐飲等工作,但事業一直沒多大起色。當他去應聘一家醫藥公司時,被檢查出肝炎,很受打擊,于是結交了一群不學無術的朋友,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都逐漸被腐蝕。

后因為得罪人被冤枉打斷了右手。外出打工期間,他又交了女朋友,沒想到妻子想不開,自殺了。他后悔得很,這事以后,整個人就垮了。他與家人斷絕了關系,一個人無依無靠,變得不相信任何人,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所有的事情都感覺無所謂了。

于是開始在街上流浪。那時他認為“費力不掙錢,掙錢不費力”,開始學著偷竊。最開始選擇的偷竊場所是他熟悉的大學校園,經常”埋伏“在球場邊,偷偷”拿走“學生們的背包。

后來,為了使良心好受一點,他去食堂拾撿別人剩下的飯菜。居無定所,食不果腹,這樣的流浪生活持續了近一年。后來遇到了一些義工,才漸漸從這樣的生活中脫離。

在義工們的照料下,他的身體和精神漸漸有所恢復。2012年他才有勇氣回家看望父母。那時他父親癱瘓,他在旁照顧多日。父親昏迷一個多月后,不久就去世了。他很感恩在一切還來得及時修復他和家人的關系。他現在在一家老人日托所工作,陪老人聊天,給自理能力不足的老人換尿不濕。

他說,正是因為照顧過癱瘓父親,才使他現在有能力和有心志在日托所照顧老人。對于現在失業率高、心靈脆弱的年輕人,他很想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所造的獨特個體,雖然很卑微渺小,但對家人和朋友來說,卻很重要。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不要輕言放棄,不要失去盼望。


照片 BY 馮君藍


S:“當初那些義工們招呼我說有吃的,是新鮮的,全免費時,我以為他們是偏我的。后來我在這個‘愛心客棧’里住了七個月,感受到一種家的溫暖。因為這里的義工不一樣,他們陪我們聊天,聽我們分享自己的經歷。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像恢復到了起初有追求、有向往的時候。”

問:“你從前的追求是什么呢?”

S:“我的家庭教育還是挺好的。我向往能幸福地生活,行善事,做好人。”

問:“聽義工們說,你現在有時也和他們一起去幫助其他的流浪漢。作為曾經流落街頭的人,你對于怎樣幫助他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S:“(有的)流浪漢并不是那么在乎人給他一個面包或一碗飯,他們更在乎有誰能真正關心他們,并且和他們說些真情流露的話,他們更希望得到關心和認同,他們照樣需要尊嚴。為什么許多的流浪漢被送到收容所,但他們不想住在里面呢?連我也是一樣,我也是曾經被送去待過幾天!因為在里面的工人,他們根本不正眼看流浪漢,骨子里是蔑視流浪漢的,流浪漢在那里并不開心,流浪漢也是人,同樣需要愛和尊重。我覺得,對流浪漢的關愛,就是能走進他們中間,真誠地和他們說話。”

來聽聽街邊那些流浪漢的故事吧(2)老兵L

來聽聽街邊那些流浪漢的故事吧(3)黑話、白凈男生及眾生相

來聽聽街邊那些流浪漢的故事吧(4完結)賣報紙的北歐女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