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認識一對美國夫婦,有一兒一女,一家人都金發碧眼,以致于好多人以為他們是北歐人。兩個孩子像洋娃娃一樣萌,走在路上遇到穿軍裝(沒錯,是中國軍裝)的人時,這倆娃總會很熱情地向那人擺手打招呼。后來我才知道原來倆娃的父親曾經參過軍(當然是美國大兵),所以孩子們對軍人們打心眼里有崇敬之情。
一日,我們一起走在大街上。旁邊的綠化帶上倒著一個人,像是醉漢,已經有交警在那處理。那位曾經的美國大兵、現任的奶爸忽然感慨地說道,“在美國也有好多這樣的人,尤其是一些退伍的士兵。”
我心里恍然,看來有些事情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
老兵L,義工們在一個垃圾桶前發現了行動不便的他。垃圾桶就是流浪者的飯碗,有些流浪者還會把垃圾桶當做自己的“地盤”,而互相爭奪。L雖然年僅50歲,但在我們看來像是已過七十。據義工們介紹,L曾經當過兵,而且槍法好,是當年他們隊里的“第一槍”。
2005年,他忽然中風,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帶著唯一的孩子離開,至今杳無音信。他的工作出現變動,暫時失業。在這期間,父親在母親去世后另娶一妻,弟弟身陷囹圄,妹妹也不知所蹤。
2008年,在又一次與家人爭吵后,他決定一走了之。5月12日,大地震發生時,他剛走下抵達成都的火車,混亂中,行李全被偷走。舉目無親,身無分文,行動不便,待他反應過來,已有了一個新身份——流浪者。
露宿街頭的日子首先要解決的是吃飯。他守著垃圾桶,拾取別人扔掉的食物。有時,睡覺的地方被別的流浪者看中,就會被扔石頭、被驅趕,甚至撿的空瓶子和拐杖都會被偷。他被義工們發現時,幾乎都不能動了。剛來時,大便、洗澡都需要義工們幫助,奇妙的是,他漸漸好起來了,現在他的生活已能完全自理。
每天,他6點起床,把愛心客棧的院子、廁所打掃得干干凈凈,也熱心接待新來的義工們和流浪者們。
記得我們去探訪那次,還問過他有沒有想過以后的生活。他沉吟了一會,有些焦慮地說,希望能找個看門之類的工作。
大約不到半年,他再次中風,倒下之后再未醒來。
照顧他的義工說,就像是上天知道他會離開這個“家”一樣,那天愛心客棧正好聚集了一些朋友敘舊。雖然大家都不知道那是L的最后一餐飯,但那天他真的很開心,就像是跟家里人團聚一樣。他走的時候,很平安。
(后記:L住了幾天ICU病房,義工們為籌錢焦頭爛額。后來醫院將醫療費用全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