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眼珠子
1
前天,由于我的疏忽大意,導致公司兩家客戶的供貨單據交換了??蛻艨吹絼e家的供貨單據,并沒有說什么,只是輕描淡寫讓我們取回單據。但公司的業務員非常生氣。因為供貨價格的不一致,有可能導致供貨價格較高的客戶會拒絕繼續合作。
業務員很生氣的投訴了我,最后鬧到老板也知道了,老板表示嚴肅處理。我也覺得這是很低級的錯誤,認真檢討認罰。最后,公司象征性的罰了我50塊錢。
對我來說,50塊錢并不多,不痛不癢的。然而,我到財務交賬的時候,一位并不算很熟悉的同事居然很心疼地跟我說:“你怎么這么不小心啊,罰了50塊錢。你知道現在賺錢多難啊。”
看到她一臉心疼的樣子,我很錯愕,外加一點小感動。我知道會有人說出這些話,替我惋惜,安慰我。但我沒想到會從她的口中說出。
我們的關系并不好。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她開好了發票,我才能繼續做自己的工作。她工作效率并不算高,我每天都要等上半個小時才能拿到發票。
因此,我對她的印象很不好。覺得這個人,工作效率低,不懂變通,說話還帶著刺。
然而今天她說的這番話,讓我對她有很大的改觀。除了工作上的缺點,心地還是蠻好的。
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我們和同事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和家人的相處的時間,有時候難免對某個人產生好感,繼而有和ta交朋友的心思。
我想了好久,還是搖了搖頭。并不是她這個人不合適。而是她的身份,同事。
同事之間可以做朋友嗎?我覺得不合適。(并不是不可以)
同事本來就是追求利益聚攏在一起的一群人,為了同樣的目標,一起合作,一起努力。搞定目標客戶后,大家會歡呼,擁抱,吃飯慶祝。
這很正面,但依然不合適。為什么?我們得了解我們處在一個什么位置,身邊同事又是什么立場。
有句話在網上非常流行,我是來工作賺錢的,不是來交知心朋友的。這句話點出了重點,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賺錢,和你一起賺錢的是同事,在公司的平臺下相互爭奪資源,以供自己賺更多的錢。
而同事就是站在利益競爭的橋梁上和你一起往同一個方向前行的,相互合作又相互競爭的工作伙伴。
利益的橋梁在沒有受到沖擊的時候還能穩固,當牽扯到核心利益的時候,這座橋如摧拉枯朽般轟然崩塌。所謂的同事朋友就會反目成仇,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2
我想起幾年前,有一個很好的高中同學在QQ上跟我說了一件事。她非??鄲?,因為她被最信任的同事背叛了。
原來,她有一個很要好的同事,平時下班后一起逛街買的東西,一起吃飯,一起看電影,就像一對好閨蜜,同學完全把她當做了知心朋友,幾乎無話不談,就差住在一起了。
兩人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工作的過程中,肯定有委屈,有不公平。私下找朋友吐槽發泄一下也無可厚非。同學選擇了很好要的同事,在她面前大吐苦水,說完全不是自己的錯,還要承擔責任諸如此類的。
她同事當時沒說什么,第二天選擇了把事情告訴了上司。
公司知道這件事之后,逼她辭職。最后,她不甘心地離開了這家公司。
當時她跟我說了這件事之后,我給她列出了三個不應該。
第一,你不該和同事成為朋友,至少不可以是掏心掏肺的朋友。
第二,你不該和同事在下班后繼續談論公司的做法,尤其是對你的同事。
第三,你沒有和同事保持正確的安全距離。
同事就是上班時候的合作伙伴,下班就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盡量不要進入對方的生活。
其中的利益和友情,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很難區別開來的。一旦有了糾紛,別說是同事,就算是朋友,關系也到頭了。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一件事情的看法,一千個人可以有一千種看法??捶ㄟ@種東西是非常主觀的。尤其是牽扯到公司內部的各種差錯,不公平的時候,看法就成為了衡量親近與否的尺度了。
人是很主觀的一種動物。
你和我的看法一致,我對你的印象好了幾分。你和我持相反的觀點,你就不對我胃口。然后就有了所謂的辦公室政治。
有句很經典的臺詞,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
這句話放在職場同樣適用。
公司有公司之間的競爭,內部也有同事之間的競爭。工種不同,部門不同,崗位不同也一樣會產生競爭。仔細想想,年終優秀員工,優秀部門評選。這些這些都是公司鼓勵員工之間相互競爭的措施。
即使你不愛這些虛榮,也不代表你可以超然。你的上司,你的部門同事,他們會無意有意的把你捆綁在統一戰線,去競爭更多的公司資源。
人在職場,你代表的不止你自己,還代表著整個部門的立場。公司部門涇渭分明,立場交錯,沒有人可以超脫這種競爭環境,超脫的都已經離開了。
朋友之間是相互謙讓,相互交心,同事之間就是相互合作,相互競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和相處方式很難做到水乳交融。
我們真正的朋友往往來自校園,或者其他沒有利益牽扯的地方,但不會來自職場。區別在于同學之間很少,甚至沒有競爭。(學習競爭除外)所有的學習資源都是公開的,共享的。我們要做的是在同樣的資源下吸收更多的知識。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和同學可以做到交心交底,談天說地,點指江山,可以毫無顧忌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而同事不會成為你的朋友,他不會謙讓公司給的利益,也不會委屈自己去成全你的成功,甚至踩著你的肩膀往上爬。
我們不以最大惡意去揣摩同事,但也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個透明人,所有的東西都往外說。
所以得出的結論就是,永遠不要把同事當朋友,與同事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保持距離并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