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種失敗叫“紅顏禍水”。
在男權主導的社會體系下,
男人失敗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女人,
當然,女人大多也就成了背鍋俠,
比方說,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
或許從馬嵬坡后,
人們已經把大唐王朝走向衰敗的責任全都推給了楊玉環。
可事實上,
這個女人即使備受李隆基寵愛,
卻從不過問政事。
就連那個著名的奸相、貴妃的堂兄楊國忠,
也不是楊玉環向唐玄宗推薦的。
相反,如果不是此人為了一己私利,
激化了安祿山與唐中央政府的矛盾,
如果不是玄宗大玩權力制衡之術,
最后玩大發了,
“安史之亂”或許會來的更晚一些,
大唐盛世或許還能更延長一些。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
但把一個王朝衰敗的原因僅僅歸咎于一個女人,
似乎太不厚道。
2
楊貴妃莫名背了這口黑鍋著實冤枉了些,
但后唐莊宗李存勖的皇后劉氏,
卻為后唐王朝的迅速衰落貢獻出了自己的洪荒之力。
李存勖其實是個挺復雜的人物,
年輕時候勵精圖治,
打出了五代時期最大的地盤,
等到掙了些家業后,整個人開始飄飄然,
不愛女人愛伶人,
沉迷于藝術創作不能自拔,
每天只知道放飛自我,
導致后唐的一片大好形勢付諸東流。
在這個不斷敗家的過程中,
皇后劉氏起到了很好的助攻作用。
3
劉氏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
老爸劉老頭靠賣藥占卜為生,
留著一臉茂密的黃色胡須,
人送外號“劉半山”。
有一年,李存勖的老爸李克用率兵攻打劉氏的老家魏州(今河北大名),
李克用有個叫袁建豐的手下在大街上騎馬溜達時,
于人群中發現了當時只有五六歲的小女孩劉氏,
正跟老爸“劉半山”走街串巷算卦賣藥。
袁建豐見這小女孩長了副美人胚子,
長大了肯定如花似玉,
二話不說直接搶走,
送給了李克用的媳婦、李存勖的老媽曹氏,
幸運之神有時候來的就是這么突然,
劉氏的命運從此改寫。
曹氏見她頗有靈氣,
親自叫她唱歌跳舞、學樂器。
幾年后,小劉已經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這個時候的李存勖也已經繼承了老爸晉王的位置。
有一次李存勖過生日,
曹氏帶著劉氏一起去參加party。
真是知子莫若母,
party結束后,曹氏打道回府,
劉氏卻留下來長住了,
從此,劉氏獨得李存勖恩寵。
4
劉氏發達后,開始有人就來認親戚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他那能掐會算的老爸劉半山。
李存勖聽說老丈人來了,也不知真假,
趕緊讓劉氏來認認。
可當初劉氏被搶走的時候才五六歲,
她哪里記得住老爸長啥樣,
不過當初搶劉氏回來那位袁建豐不是還活著嗎,
說不定他能提供些什么線索。
李存勖問袁建豐,
你當年搶皇后回來的時候,
她身邊還有什么人嗎?
袁建豐答,當時有個滿臉黃色胡須的老頭一直守在皇后身邊。
李存勖于是把劉老頭叫出來,讓袁建豐辨認。
袁建豐是個耿直的漢子,
這么多年過去了,他也記不清老頭長啥樣了,
但是一看到眼前這位也長著標志性的滿臉黃胡子,
加上身材、長相又有幾分相似,
十分肯定地回答,就是他,他就是皇后的老爸,您的老丈人。
正在這個時候,劉氏來了,
他一看老頭,也十分肯定地說他不是我爸,
我爸早死了,當初我正抱著他的尸體痛哭呢,
你丫就把我搶來了,這老頭是誰我不認識。
老袁瞬間被打臉,
是不是當年那老頭他不確定,
但他敢確定的是當時那老頭并沒有死,
可既然人家自己的親爹都不想認,
我特么瞎管什么閑事,
老袁也就不再說什么。
其實,劉氏矢口否認不是自己親人即可,
大可不必說人已經不在世了,
這樣一說,不就承認自己一個娘家人都沒有了嗎,
完全堵死了自己的路啊。
這恰恰是劉氏故意為之,
因為她是一個虛榮心極強的女人,
一直為自己低微的家庭出身而感到羞恥。
尤其是在后宮爭寵的過程中,
一與其他那些出身高貴的嬪妃相比,
她的虛榮心越是無限膨脹。
5
劉氏原本不是李存勖的正妻,
能夠做到皇后的位置,
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
這就是后唐的三朝元老郭崇韜。
李存勖做了皇帝后,有意立劉氏為皇后,
無奈還有正妻韓夫人在,
而且也遭到太后和以郭崇韜為首的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對。
劉氏于是派心腹去做郭崇韜的思想工作,
你看皇上很想立劉夫人為皇后,你要是能夠支持這件事,
皇上肯定非常高興,劉夫人也會感激你,
將來你有皇上和皇后這兩個大boss做靠山,
離上天就不遠了。
郭崇韜一聽,果然是對自己絕對有利的事情,
于是再次上書李存勖,
請求立劉夫人為皇后,
就這樣劉氏順利做了皇后。
可做了皇后之后,
劉氏又是如何對待自己這位“恩人”、政治上的盟友的呢?
郭崇韜是后唐的元老級人物,立有很多軍功,威望很高。
后來,郭崇韜與李存勖的兒子李繼岌一起率軍滅了前蜀,進駐成都。
這個時候,與郭崇韜有過節的幾個宦官聯合向李存勖打小報告,
說郭崇韜有謀反之心。
李存勖雖然惱怒,但頭腦還是清醒的,
并沒有立即查處郭崇韜,
而是讓他回京把事情說清楚。
這幾個宦官見李存勖沒被忽悠住,
便去找劉皇后做工作。
劉皇后的的兒子劉繼岌此時正在蜀中,
倘若郭崇韜真的反叛,
兒子肯定身處險境。
于是,在未請示李存勖的情況下,
劉氏以皇后的名義命人秘密處死了郭崇韜。
可憐的郭崇韜,沙場征戰一生,
卻死于自己人的手中。
郭崇韜死后,后唐失去了一員大將,
再加上李存勖寵幸伶人、宦官,
招致軍人的不滿,
為后來軍隊的叛亂埋下了禍根。
6
劉氏誤國,并不僅僅是因為她擅作主張殺了一員大將,
更由于她的貪財好利,導致后唐軍心進一步渙散。
劉氏非常善于斂財,
她經常讓下人扮成商人的樣子,
去市場上賣東西,并說這些東西是皇宮所賣,
這樣一來,價格自然會高一些,
尤其是那些官員們為了拍皇后的馬屁,
無論需要與否,總也要高價來買些東西回去,
劉皇后因此掙了不少錢。
而地方上的各級官吏知道皇后如此愛財,
在進獻貢品的時候,往往準備雙份,
一份給皇上,一份給皇后,
這著實是一筆不小的收益。
劉氏善于斂財,也視財如命,
即使是國家需要,
她也絕對堅守自己的初心。
有一年,后唐天下收成不好,導致國庫極度空虛。
軍隊中有些不穩定分子,
聽說軍餉不足,準備摩拳擦掌來個反叛。
有大臣就請求李存勖能夠拿出皇室的一些財物以作軍餉,
等來年國庫充實了再還給李存勖。
李存勖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畢竟是為保住自家的江山所用,這錢應該出。
誰知劉皇后一萬個不愿意,
她說,我們老李家能夠得到天下,
不僅僅是因為能打仗,還因為天命所歸,
既然天命在我們這里,其他人能拿我們怎么辦。
不知是該笑她傻還是笑她天真,
敵人就在家門口,還舍不得拿出一點錢破財免災。
宰相把李存勖拉到偏殿,悄悄做他的思想工作,
而劉氏則躲在屏風后面偷聽,
她越聽越生氣,
突然,她抱著兩個梳妝盒,
還帶著三個幼小的皇子撲通一下跪在李存勖面前,
痛哭著說,官員們的貢品我都已經賞賜完了,
就剩下這點東西還有這幾個小兒子了,
就把他們作為軍餉賞給軍士們吧。
李存勖和一眾大臣被劉氏這一招打了個措手不及,
“宰相惶恐而退”。
李存勖拿她沒有辦法,這事只能擱置下來。
不久,李存勖的手下趙在禮叛亂,形勢極其危急
這個時候,李存勖趕緊打開皇室的小金庫,
準備把大批財物賞賜給三軍將士,
可是為時已晚,將士們早不吃這套,
我們家人都餓死了,你才想到發軍餉,晚了。
“吾妻子已饑死,得此何為!”
“陛下與之太晚,得者亦不感恩。”
李存勖派李嗣源率兵平叛,
誰知李嗣源中途倒戈,
反過來攻打李存勖,
李存勖手下早已軍心渙散、無人作戰,
最終李存勖被自己的親兵亂箭射傷。
所謂患難見真情,
這個時候,劉氏估計已經看出李存勖快要完蛋了,
正在后宮收拾自己那些財產準備跑路呢。
身受重傷的李存勖躺在大殿里,太渴需要喝水,
劉氏只讓宦官送去一些吃的,
甚至都沒有親自去看望李存勖最后一眼,
不久,李存勖死去,叛軍攻入皇宮。
此時的劉氏早已跟小叔子李存渥一起私奔在逃亡的路上,
史書記載,“在道與存渥奸”。
據說隨行的有幾百匹馬,
馬上掛滿了劉氏積蓄多年的財物。
等逃到太原,劉氏突然削發為尼,
企圖逃過李嗣源的追殺,
可不久之后,李嗣源的手下還是找到了她,結束了她短暫的生命。
這正應了那句老話,自作孽不可活,
要是早點破財免除,
說不定這皇后的清福還能再享受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