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娘,這個連自己親爹都不認的‘’守財奴‘’竟是個皇后

書接上回。

晉王李克用有十三個兒子(包括義子),被稱為‘’十三太保‘’。其中除了三太保李存勖是他親生外,其他的十二個人都是他的養子。

在這十三個人中,排名第十三位的太保李存孝力大無窮、天下無敵,可以與西楚霸王項羽相媲美,有人評說‘’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意思是若天有把,他們能把天拉下來,若地有環,他們能把地提起來。

由于只有李存勖是李克用的親生兒子,李克用去世以后,眾將擁戴李存勖成了新的晉王。

但是有人不服啊!手握兵權的李克用的養子李存顥、李存實覺得自己年長于三弟李存勖,所以對他襲位甚為不滿。他們或稱病不朝或見而不敗。更有甚者,他們把這些不滿情緒轉化成了謀反的行動。這兩位兄長聯系叔父李克寧發動叛亂,意欲謀害李存勖并且想投靠后梁。李存勖沉著應對,他取得了監軍張承業、大將李存璋等人的支持,先下手為強,把還未來得及采取行動的叛黨捉拿歸案。

經過了多年征戰,李存勖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勢力越來越大。

天佑二十年(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眾人勸進,在魏州稱帝,改天佑二十年為同光元年,沿用‘’唐‘’作為國號,史稱‘’后唐‘’。此時距離他襲晉王位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五年。

稱帝后的李存勖面臨的形勢并不樂觀。

在北方,契丹不斷侵擾,兵鋒直指幽州。可就在這關鍵時刻,潞州守將李繼滔背叛了自己,投靠到了后梁的旗下。李存勖面對緊張局勢顯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經過一系列舉措和征戰,終于化險為夷,短短數月就扭轉了不利的局面。923年9月,后梁將領康延孝投奔后唐,他是一個掌握軍事機密的重要人物,他把后梁軍隊的情況悉數稟報了李存勖。在他的建議下,后唐大軍乘虛開始進攻汴州。10月初九日,后唐軍隊功破汴州,后梁末帝朱友貞自殺,后梁王朝正式滅亡,存國僅15年。

李存勖和后梁的戰爭打的是‘’為唐復仇‘’的旗號,所以滅梁以后他拆了朱氏宗廟,把朱溫、朱友貞等追貶為庶人。他本打算掘開朱溫的陵墓,來個劈館戮尸,就像當年戰國的伍子胥一樣,但是身邊重臣張全義等人力勸,他放棄了這一做法,最終只鏟除了墓地闕室以泄憤懣。

滅后梁以后,李存勖遷都洛陽,洛陽改稱東都,原西京太原改稱北都,魏州改稱東京,太原改稱為西京。

924年,后唐吞并了唐末軍閥李茂貞建立的岐國;

前蜀最后一位皇帝叫王衍,此君荒淫無道,不問政事,喜歡微服私訪,日夜飲酒,巡游諸郡。當后唐大軍兵臨城下之時,他帶著棺材,自己綁縛著出城投降。李存勖命令王衍舉族遷居洛陽并信誓旦旦的保證:‘’我會封給你一塊土地,不會虧待你,日月星三辰為證,絕不會騙你的。‘’

王衍于是帶領宗族、百官、家族數千人啟程前行,他走到關中時,因為發生戰亂,只能暫時就地駐扎下來。此刻的李存勖要東征平叛,他擔心王衍在后方作亂,便命身邊宦官去殺王衍一家。本來李存勖是要把王衍一行千余人全部殺掉的,但是樞密使張居翰認為殺降不詳,于是把詔書中的‘’王衍一行‘’改為‘’王衍一家‘’,從而使得投降來的大臣和宗族千余人免于一死。王衍母親徐氏臨死的時候高喊:‘’我兒舉國降順,皇帝許以不死,而今卻行殺戮。他言而無信,必遭報應‘’。

由此可見李存勖是個疑心很重且殺戮無度的人。

后唐吞并了前蜀以后,南方諸國因此驚懼不已。后唐勢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刻,就得說說李存勖的私生活了。

李存勖為晉王的時候,一妻兩寵妾的地位幾乎相當。正室衛國夫人韓氏、側室燕國夫人伊氏還有最得寵的魏國夫人劉玉娘。李存勖稱帝以后,想把他最喜歡的劉玉娘封為皇后,可是那兩位的位次都在劉氏之上啊。此時,丞相豆廬革、樞密使郭崇韜非常及時的上了奏章,盛贊劉玉娘的賢德,不排除這就是一個局的可能。于是,李存勖下旨冊立劉玉娘為皇后,另兩位分別為淑妃和德妃。

劉玉娘,魏州人,自幼生活貧困,隨同父親劉山人乞討為生。大一點以后,跟著父親在街頭靠賣唱為生。

李存勖的手下將領袁建豐在征討后梁的途中,看到了貌美艷麗的劉玉娘,于是把她送給了晉王府,做了貞簡太后的一個婢女。她與父親從此也是天各一方,失去了聯系。在晉王府,她受到了更好的訓練,歌舞樂器樣樣拿手,而且成年以后,越發出落的楚楚動人。

一天,李存勖去給母親請安,見到了貌美如花的劉玉娘,甚是喜歡。于是央求母親把這個婢女賞賜給自己。劉玉娘肚子也很爭氣,成為晉王妾以后不久就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李繼笈。

劉玉娘自知自己出身低微,所以總是和其他人吹噓自己是官宦之女,因為戰亂才受到牽連的等等。

話說,劉山人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打聽到自己的愛女現在在晉王府做了晉王的愛妃,還給自己生了心愛的外孫。他興沖沖來到晉王府,要求見女兒女婿和外孫。守門人哪敢怠慢,趕緊把這事稟告了晉王李存勖。

李存勖并不介意劉玉娘的出身,打算去和老丈人相認。于是就去和劉玉娘商量一下。可此時的劉玉娘正在和別人吹噓自己對兒時優越家境的記憶呢。聽到來了這擋子事,這個愛慕虛榮的女人說:‘’妾去鄉時,略可記憶,妾父不幸死于亂兵,妾時環尸慟哭而去,此田舍翁安得至此?"

一句話,俺爹已經死了,這老頭估計是來騙財的市井無賴,不認不認!連見都不見一面。

她下令軍士打了親爹二十軍棍,把他轟了出去。靠,這女人真夠狠!

心機女劉玉娘終于如愿以償地做了皇后。這個自幼貧困的女人表現出了對金錢的無比貪婪。就像現在的某些貪官,經常會因為少年貧困掌握權力以后便補償性享樂。

李存勖自幼愛唱戲,還給自己取了個藝名叫‘’李天下"。早年的時候,他四處征戰打天下,沒有時間和精力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現在都做皇帝了,自然得盡情的樂一樂。于是,戲子們受到了皇帝的寵信,自由出入宮中,和皇帝打打鬧鬧,打成一片,有的還做了高官。群臣們敢怒不敢言。

有一次,莊宗李存勖穿上戲服,粉墨登場,他走上臺去,環顧四周,喊到:"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一個伶人上去扇了他一個耳光,說:‘’李(理 )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兩聲,難道還會有其他人嗎?‘’李存勖不但沒有歸罪他,還給予了他重重的賞賜。

劉玉娘之所以深得李存勖寵愛,和她身上的藝術特質很有關系。

老娘終于不缺錢了,得好好撈一把!

于是,朝廷的貢品有一半都被劉玉娘拿到了后宮。《資治通鑒》上說:‘’皇后生于寒微,既貴,專務蓄財。及為后,四方奉獻皆為二,一上天子,一上中宮‘’。

貢品算得了什么?稅收也是這樣,一半上交國庫,一半得老娘留下。所以過不了多久,后宮里的金銀珠寶就堆積如山了。

還不覺得夠,還得借助皇后的身份做買賣,估計劉玉娘若不做皇后一定會是一個好的商人。她到全國各地做起了買賣,以權壓人,賤買貴賣。于是市面上出現了‘’玉娘牌‘’瓜果、‘’玉娘牌‘’化妝品甚至柴火都是‘’玉娘牌‘’的。

可這世界并不太平,李存勖需要打仗,打仗就得花錢啊。

國庫空虛,軍隊到了克扣軍糧的程度,有的軍人甚至要賣兒賣女才能活命,甚至有人被餓死。

劉玉娘當皇后的第二年,河南發生水災,黃河決堤,大水淹了七十五天,但是國庫卻連救濟糧都拿不出來。可是,劉玉娘后宮的財物卻一分也不愿意拿出來。

連草根、樹皮都沒得吃了。大臣們請求李存勖拿出后宮的財物補充軍隊給養,賑災救民,以后災難過去了再還給后宮。李存勖是答應的,可是劉玉娘不答應,她拿著兩個盆、拉著三個皇子出來對大臣們說‘’后宮就這些東西了,大家拿去救急吧‘’。大臣們面面相覷,再也不敢提這件事情。

李嗣源是李克用的養子,此時手握實權。

926年,鄴都發生兵變,李嗣源奉昭平定兵變,他早就對李存勖夫婦的所作所為有所不滿,于是和變兵合流,起兵反對李存勖。

李存勖親自率軍征討。但是此時軍心渙散,經常有人叛逃到敵軍陣營。李存勖再三撫慰士兵,承諾如果勝利以后予以重賞。可士兵們說,我們的妻兒老小都已餓死,要賞有什么用呢?

一切都已經太晚了,還沒有發生戰斗,軍隊里叛逃的人數已然過半。

能征善戰的李存勖決定最后一搏。可沒曾想到,身邊的親信、指揮使郭從謙突然發動叛變,率所部進攻李存勖。李存勖雖然勇猛,身先士卒,但不幸被流矢射中。

他急忙把箭拔出,在眾人的掩護下逃了出來。進了后宮,此時他覺得口渴無比。

劉玉娘聽說莊宗中箭,連看都不去看他一眼,直接讓宦官遞給他一碗糯漿。中箭以后,喝酒漿只會死得更快。李存勖口渴的要死,也來不及多看,一口喝了下去,不久就丟了性命,死時僅43歲。

看李存勖已死,劉玉娘帶著兩箱金銀珠寶,趕緊逃跑。在逃亡的路上,她為了求得保護,竟然和李存勖的弟弟李存渥睡在了一起。看來,她深知女人美色的力量。

看看實在無路可逃了,她帶著金銀細軟出家做了尼姑。

雖然劉玉娘認為她的好運氣是由佛祖帶給她的,所以有大量的錢財都捐到了廟里,但是她實在不算是一個有慈悲心的人。

李嗣源并沒有因為她出家而放過她。

不久,她被新任皇帝李嗣源賜死。

一個貪欲太重的人是注定成不了佛的。

這個故事希望能警示后人,貪乃萬惡之源,五毒之首,一定要遠離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