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關于戰爭這件大事,孫子認為在打仗之前,就可以看出勝負。
這幾乎是一道邏輯題,計算題。
計算的不是雙方的兵力,至少不全是。
孫子提出了戰爭的五事,第一是道,第二是天,第三是地,第四是將,第五是法。根據這五事,我畫了下圖:
單純看字,也能知道大意。孫子還對其進行了注解: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天,就是陰晴,冷熱,時令晝夜變化。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地,就是戰爭地的遠近,路途的險易,地域的大小,進退是否方便。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將,就是領軍者的智慧,信義,仁愛,勇猛,嚴明程度。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法,就是人員編制,管理制度,軍需費用方面的供應等。
為了更形象的理解,我畫了以下這個圖:
孫子認為,對于雙方這五方面進行比對了解,調查了解深入的一方會獲勝,而沒有進行相關了解的一方會失敗。另外,哪方君主更加清明,哪方軍將更有才能,哪方軍紀更加嚴明,哪家賞罰更加分明,知道了這些,就完全可以比較判斷出誰勝誰負了。
都說孫子兵法可以用到企業經營領域,我將孫子所列出的要素對應成企業的要素,做出以下圖表:
仿照孫子語法,除了參考這五方面,還需要考慮企業領袖的清明,企業高中層領導的能力,執行力,績效機制,知道了這些,就知道一個企業在市場格局下的勝負了。
是這樣的嗎?
與君共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