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的7月,呼呼從幼兒園畢業(yè)。面對幼升小的變化,周圍很多家長或多或少的有些焦慮。孩子能適應小學緊張的節(jié)奏嗎?能應付那么多的家庭作業(yè)嗎?能承受功課的壓力嗎?不管我們要面對什么樣的小學生活,但我們已經(jīng)畢業(yè)了,我們要升級了,就讓我們用積極快樂的心態(tài)去勇敢面對一切的人生未知吧。
我想給呼呼一個特別的假期禮物,想起了德國的“磨難訓練營”。就是德國人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意志力和獨立性,在孩子到了6-7歲的年齡,會讓孩子離開自己1-2個月時間,參加野外生存訓練。而呼呼聽說有這樣一個機會后,高興和激動了好幾個月,她特別想?yún)⒓樱谑撬械挠柧殢膮⒓酉牧顮I之前的幾個月就從家庭生活開始進行了。
(一)暑假,孩子一定要學會自理、參與勞動,并學會干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務。
說實話,我自己本人也是獨身子女,我不太愛干家務,也不太能做好家務。但我自從有了自己的家庭后,我覺得會干好家務真的太重要了。不是說家務都可以外面找保姆,因為畢竟外面的人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滿足基本的表面整齊干凈,要達到分類規(guī)整,條理擺放還是得自己親自動手,你總不可能內(nèi)褲都要別人動手擺弄整齊吧?所以,在家務條理擺放這一塊,我也還是在努力摸索中。
而且,家務一定意義上代表項目管理,對孩子的邏輯思維,條理分工,時間效率的管理都是有積極影響意義的。因此,從6歲開始,我就把家務活列在了家庭的規(guī)矩中。現(xiàn)在呼呼已經(jīng)能比較好的勝任洗碗、吸塵、收拾玩具等小的家務活。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她不會那么規(guī)律和主動的去干家務活,但我通常的做法,都會用交換的方式。因為小孩需求總是很多的,她想看電視、想吃冰淇淋、想去游樂場……“如果你能把碗筷洗了,我可以給你看10分鐘的動畫片。”但我極少用到錢來做獎勵,因為我們不要讓孩子感覺什么都可以用錢來做交換。
另外,從5歲半開始,我就有意的推動呼呼要自己學會洗澡、洗頭了。其實有時候也會擔心孩子洗不干凈,而且確切的說,真發(fā)現(xiàn)有時候沒洗干凈。早上我有一次給她梳頭發(fā),發(fā)現(xiàn)孩子頭上還有泡沫的結晶,但這些沒有關系,要依然鼓勵她自己洗。況且在南方每天洗澡,不至于太臟的。
在這次夏令營的提前準備中,我讓呼呼收拾她的箱子和行李。我沒有給她準備過一紙一物。其實,她是在老師發(fā)夏令營準備清單前就已經(jīng)收拾好行李的。我會隨口抽查她看什么東西納掉了。只問了兩個物品,一是防蚊水,她爽快地說我?guī)Я恕R驗樗容^招蚊子,所以我覺得容易記得帶。但另外一個物品,我覺得小朋友比較容易忽視吧。就問她防曬霜你帶了嗎?很驚訝的是她也準備了。所以,我覺得可以不用操心她行李的準備了。最后,把老師的清單給她讀了一遍,她沒有納下的東西,雖然行李箱里面擺得有點亂亂的,但作為第一次能自我準備行李的小不點來說,因為表現(xiàn)很棒了。
雖然她是夏令營最小的孩子,但她在此次夏令營中,就能相對勝任這些小小的自理生活了。
(二)暑假,就該讓孩子和父母小別一下。
我們小時候都有離開父母的經(jīng)驗,尤其到晚上的時候,就像小雞一樣,總要找媽媽,這是人的本能。這次的夏令營,不讓父母參加,無疑也鍛煉了孩子們的獨立和學會與父母的小分別。如果每年的假期能有一次這樣的分別,孩子自己面對群體,面對困難,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或尋求同伴的幫助,或尋求比自己強大的人(老師)的幫助,都讓孩子內(nèi)心能變得更堅強,勇敢。而這些,都是我們希望孩子真正成為的樣子。羚羊從剛出身,就要學會站立,否則它就吃不到媽媽的奶;剛學會吃奶就要自我學會幾小時后開始奔跑,否則就可能被狼吃掉。
在夏令營的前2天,呼呼沒有因為想媽媽而掉眼淚。第一天到了營地,就主動給我電話匯報了營地的情況。“我的小帳篷太漂亮了,像公主的房間。里面還有一只小青蛙,是活得。后來從帳篷里跳出去了。我太喜歡這里了。”呼呼說。“太好了,我想那只青蛙應該是青蛙王子吧。”我驚喜的配合她。
她被分配到了和一位12歲的叫菲菲的姐姐同住一個帳篷,在姐姐的幫助下,他們的帳篷內(nèi)務整理獲得過第一名的好名次。到了第三天晚上,姐姐很早入睡了,呼呼還沒睡著,開始想家了。電話里哽咽著,這是人之常情,哪有孩子不想娘的,到我這個年齡都會常常想呢。于是我和呼呼說:“姐姐入睡了嗎?呼呼是不是睡不著覺,那媽媽給你講一個故事,你就能睡好了。”呼呼說:“好,我要聽媽媽講故事。”“媽媽給你講一個花木蘭的故事……”講著講著,孩子就已經(jīng)入夢鄉(xiāng)了。
一年到頭,孩子都在父母的身邊,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有一種愛是要去接受和孩子的短暫的別離,告別依賴,讓孩子能自我的成長,自我的堅強,為了愈漸長大,她也能更自信和內(nèi)心強大。在和孩子別離的日子里,我也時常想她,舍不得,我也在學會自我堅強。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就是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而強大的成長么?
(三)暑假,就應該把孩子放養(yǎng)在農(nóng)村大自然。
城市里的孩子陪伴的就是電視機、電腦、手機、IPAD、游樂場……科技讓人類進步,也讓人呆呆地坐一天,人也變得呆呆地了。我覺得只有放回到大自然,在泥土中瘋狂的奔跑,在水塘里抓魚打水仗,聞著淡淡地牛糞味,爬上高高大樹……這才是人自然的本性,才是童年的模樣。
(四)暑假,就應該有很多很多小伙伴的陪伴。
我的小時候,總是三五成群的孩子一起。或去樹上抓蟈蟈,或去河里游泳,或爬進山洞里玩泥巴,還吃了很多草叢里的長得像櫻桃一樣的蛇泡。后來老人告訴我,那是蛇爬過的果子,吃了肚子里會有蛇。老人的嚇唬小孩的方式真管用,以后再也不敢碰那些果子,但終究也沒生出蛇來。我們還去地里偷過紅薯,被人發(fā)現(xiàn)逃之夭夭。那個時候看見灑水車,不是立馬就躲,而是追著灑水車,就是對著那股巨流沖濕一身。時過20多年,這些童年的記憶還歷歷在目,回憶起來特別的美好。
而我,想在呼呼的小腦袋里,能多留下這些與小伙伴在一起的一輩子美好的記憶。這些美好,只有與小伙伴們在大自然里的經(jīng)歷才能獲得。
一直有朋友的童年是幸福快樂的童年,一直有朋友的人生才是真正圓滿的人生。
看到你的夏令營,我感覺到自己像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寶貝們的快樂成長,也是我的第二次成長。從夏令營回來,她帶回來了自己用石磨磨得豆?jié){,給家里人每個人都嘗了,很香很甜,內(nèi)心里也真正地很溫暖……
備注:歡迎大家關注公眾號:呼笑而過。這是一個記錄呼呼寶貝和憨憨寶貝的個人公眾號,通過照片和文字記錄孩子關于教育、養(yǎng)育、學習、旅行、攝影、親子等成長的一生。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