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我有位徒弟又加班了。
而這個加班目前看來是吃力不討好。我們公司新同事入職,會分配師傅。師傅是公司選撥出來的導師團隊。
我是這個師傅,我要陪伴引領新同事6個月。
這個周末,我又收到了一位新同事給我的消息,這次是關于職場中的拒絕。
01
不會拒絕,就當苦力
初入職場,每個人內心都渴望被重視,被發現。
一旦有人找到你,加上固定的對話模式,很容易就接受這個任務。熬夜加班辛苦付出,最后才發現這件事本不是你的工作內容。
固定的對話模式是這樣的:
“小陳啊,你的PPT聽你們部門張經理說,做的相當好,能不能幫我改一下,很簡單。你抽空就幫個忙”
這個找你的人,可能是其他部門領導。也有可能是老員工和技術骨干,也有可能是你想要與他發生工作交集的一位同事。
這時,如果你熱情回復:“好的,那我抽空幫忙改改”。
一切看上去都皆大歡喜,但實際上你已經開始透支自己的原則。
也開始給自己貼上了不會拒絕的標簽。
02
我熱情,我努力,我要抓住機會。
這是我其中一位徒弟顏明,他的心態。
顏明想要證明自己,想要抓住一切展示自己的機會,也想要努力和同事保持好的人際關系。
所以,他有忙必幫。
就算自己熬夜加班,也很熱衷幫其他部門同事修改PPT,甚至一度做到了來者不拒。就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我告訴他,并不是所有的熱情都會得到肯定。
顏明不信。
公司市場部一位老員工,找到顏明。公司有一個重要客戶來訪,需要調整下公司的PPT,聽聞同事間都說他PPT技術好,而且熱情。就找到他,希望能幫忙改改。
顏明本來還準備著這周的拓展活動。
一聽老員工說很急,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悄悄的躲開部門經理的眼睛,幫市場部修改起了PPT。
一方面急切的想要幫市場部完成,另一方面又不想讓自己的部門經理發現,所以慌亂中,PPT的一組數據錄入錯誤。
市場部演示時,市場部領導發現了這組數據錯誤。嚴厲批評了老員工,老員工會議結束后,竟然責問顏明為什么要將這個數據錄入錯誤。
顏明,他想不明白。
如果這個PPT匯報非常成功,領導對PPT的設計效果很稱贊,會是他的功勞嗎?會知道是他完成的嗎?
答案,肯定不會。
03
如何正確拒絕,本不應該是自己的事。
如果看到這里,會產生一個疑問?
難道職場中就要處處拒絕,不是應該主動協作,融入團隊中嗎?
答案當然不是。
我們要學會正確的拒絕。
1)拒絕私下的幫忙。
如果對方私下找到你,要求或者請求你完成一件工作,需要自我權衡,如果關系非常好,也不會太影響自己的工作效率,可以自主決定。
懂得拒絕,場景應對話術:
對方:“小陳,幫我改一個PPT吧,這個月的工作總結,很簡單那種,麻煩了”
你:“PPT這個事,自己多做你也會是高手,我可以給你建議,那些地方修改,如何修改,但要自己動手”
對方:“幫幫忙,這個對你來講真的很簡單吧”
你:“不簡單,如果真簡單我就幫你了,我現在手頭上還有很多工作,我可以給你建議,你自己動手,這樣你受益更多”
對方:“好吧,你告訴我如何改”
2)跨部門的領導或同事,要求你協助完成一件事。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回應對方。
懂得拒絕,場景應對話術:
對方:“小陳,這個接待工作你要參加,這個周末你要來”
你:“沒問題,張經理。我的工作需要我們部門的陳經理安排,麻煩您先找陳經理協商,由他安排我比較好,不好意思啦”
對方:“好,我郵件給他”
這樣做的好處是,部門領導知道你協助幫忙的工作任務,事情的功與過,部門經理都會有權衡和判斷。
3)如果真的要幫忙,也非常不好拒絕。你可以塑造自己幫忙的價值。
職場中,有些同事關系甚好,一定要幫忙,但又不能讓部門領導知悉。
如果遇見純粹幫忙,那務必記得塑造自己幫忙的價值。
懂得拒絕,場景應對話術:
對方:“求救,這個報告你幫我看看有沒有遺漏,能不能幫我加入一些數據,很急”
你:“這件事,我們部門不是提供了數據嗎”
對方:“我知道,但被我刪了文稿,你可以個人幫幫我再補充下吧,請你吃飯”
你:“吃飯不用了。我可以幫你,但現在手頭很忙,我利用下班后來幫你,我今天本來要去參加一個培訓,我請假不去了,下班后幫你搞定,放心吧”
對方:“謝謝,我等你”
就算純粹幫忙,也務必記得塑造自己幫忙的價值,有了前面的鋪墊,就算后面再有這類事情找到你。你也可以選擇今天我的個人時間是否有空,以此來拒絕。
懂得拒絕,真的一身輕松,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職場個中道理有很多,拒絕也是一門學問,需要自己權衡并擇機擇勢做出決定。我們要拒絕的是吃力不討好重復性的小事。當然,也不是一味的事事拒絕,職場環境不同,拒絕的方式和方法也不盡一樣。
所以,我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
感謝閱讀評論,每天都使用PPT的正經職場人,愛分享PPT技巧或職場思維。
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我再點個贊吧